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题命制技术与高考命题研究

试题命制技术与高考命题研究


常模参照测验 75分 第40名 70分 第30名
与名次有关,进步了。
标准参照测验 75分 良好水平 70分 合格水平 与名次无关,与标准在试卷 上的分数体现有关。退步了。
5
类别
常模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
学生成绩的比较对 象
内容取样全面性
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与常模群体的平均表 现进行比较
较窄
与代表掌握程度的标准进行 比较
难度与区分度
较难的试题对高水平考生区分度高, 较易的试题对低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 中等难度的试题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
信度
信度是衡量测验分数一致性或可靠性的一个指标, 即用一个或一组测验对同一被试群体施测多次,所得结 果的一致性的程度,以及测验分数所反映被试真实水平 (即真分数)的可靠性程度.
区分度
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的考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若水平高的考生得分高,水平 低的考生得分低,则区分度高。
是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 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 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这种区分能力的 高低.一般认为,区分度的数值达到了0.3,便可以接受;达到了0.3以 上为好的题目;在0.4以上为优秀题目;低于0.3的题目,区分能力差.
试题命制的最直接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招 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 《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每年只有一个 版本,而《考试说明》主要是依据《考试大 纲》编写,版本相对多一些,其主要根据命 题单位进行分类。高考《考试说明》的共同 特点是依据《考试大纲》,并结合当地的实 际情况,对各学科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等 做出具体的规定,是命题的直接依据。关于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关系,有一种 说法是《考试大纲》是上位的,《考试说明》 是下位的。通常《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 少于《考试大纲》中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不是依据中学教
测验的可靠程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或者说是测量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程度。 信度通常用一种相关系数(即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信度 则越高。 当系数为1.00时,说明测试的可靠性达到最高程度; 而系数是0.00时,则测试的可靠性降到最低程度。
对信度的要求因测试类别的不同而不同,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0以上。
容易 0.85 40% 30%
适中题 0.70 30% 30% 20%
较难 0.50 10% 20% 30%
难 0.30
20% 30%
很难 0.10
20%
难度的表示方式通常用难度值(得分率)来表示。通常认为难度值≥0.75的试题为容 易题;介于0.45到0.75的为中档题;≤0.45的为难题。对于一份试卷来说,其难、中、 易题的数量比例应为中档题多,难题和容易题少。近5年来,高考难度几乎稳定在 0.5~0.55之间,高考中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值比例约为3:5:2。
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提出:英语学业水 平考试和英语高考的命题要着重 考查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运用 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特 别是听、说、读、看、写的能力。 同时,要通过语言材料的选择、 考查量点的设置、考试项目和考 试形式的设计等,直接或间接地 考查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效度
效度是反映一份试卷有效性或准确性的指标.
学生是否能够升入高一级学 校升入哪类学 校
4
教育考试的类别
• 测验(考试)类别 常模参照测验:根据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解释个
人学业表现的测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对于考生的能力作出 区分,为选拔升学等提供依据。
标准参照测验:依据明确界定的学习任务范围及标准来解
释个人学业表现的测验方法。
学生A 第一次 第二次 判断进步与否
材确定的,但教材是命题的重要参考。
命题要求
质量指标
难度
信度
区分度
效度
1. 难度
难度是指试卷(题)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 所以难度事实上是容易度.P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试卷(题)越容易。
有关考试难度水平估计一览表
难度 章节 考试 高考
竞赛
最易 0.95 20%
较宽泛
命题的首要任务
结果的报告与解释 典型测试
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区 选择能反应标准行为、关键 分学生群体能力程度 行为的项目,难度与区分度 的试题。避免“太易” 不被关注。 与“太难”的试题。
在已知群体中的相对 是否达到标准,达到程度如
位置

高考、中考
水平考试、学业质量监测
6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 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 意见》)提出:考试招生要“有利 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 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要“体 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 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要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 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 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 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试卷命制技术 与高考命题研究
课 程 目 录
CONTENTS
一、考试的目的与类别 二、中外试题欣赏 三、试卷与试题的命制 四、高考命题研究
一、考试的目的与类别
量监 控测试
学业水平考 试
中高考
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学业质 量,做出关于教育质量的判断
学生是否达到标准要求或获得 高中毕业学分、证书
和学习能力。
命题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提出:考试“应具 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 的难度”。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 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 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 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 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 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 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 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