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把人的头21年的发展特点作了一个说明:第一个七年(0~7岁),儿童通过模仿来学习。
华德福教育认为过早的单一的智力开发会透支幼儿用于建设身体和进行模仿的生命力,不利于幼儿身心的整体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所以,玩家家、烹饪、家务劳动、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造型、绘画、唱歌、做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生日庆祝和节日庆典、户外活动和园艺劳动,以此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第二个七年(7~14岁),孩子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学习。
在华德福学校,班主任从一年级带班到八年级,讲授主课。
同时有不同的课任教师担任手工、音乐、韵律舞、外语、体育等教学。
第三个七年(14~21岁),青少年开始探索真理,体验思考的力量。
当学生开始探索“我是谁”,“我如何面对和进入世界”等问题时,教学中就应注重寻求事物的意义。
如:在研究数学法则的同时,要学习有关的诗歌和音乐;在欣赏达·芬奇的绘画时,要做光学的实验;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探索科学、音乐、艺术、哲学、宗教和人类发展的关系。
导读:仆人近期在研究华德福教育,了解越多,越欣赏这种充满人性化的教育,当然,华德福教育也有弊端,仆人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著文讨论。
这篇文章是从网上看到的,非常精彩!说的是否有道理,家长看完后自己判断,里面的观点,基本上与国舜坚持的一致,所采取的举措,也有许多与国舜相同,建议家长认真看看,希望能得到启发。
你听说过华德福教育吗?早读书、早识字符合孩子的成长时令吗?电视、电脑给孩子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小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玩具?孩子要自由,还要规矩吗?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孩子还有意义吗?吴蓓老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华德福教育的传播者。
华德福教育有哪些新观点、新看法,请看记者对吴蓓老师所做的访谈——点评:近期仆人看完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一书,还是受到很多启发的,吴蓓对华德福了解颇多,也做过众多考察,参观过许多华德福学校,在国内,算得上一位华德福教育专家,只是对她许多具体做法,颇有异议,觉得并不符合华德福理念,建议对早教感兴趣的家长认真看看此书,还是很值得的。
华德福(Waldorf)教育是一种已有80多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
1919年,鲁道夫·斯坦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联合国开始向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支持和认可(华德福教育的优势的确极为明显,国舜之所以在很多举措方面采纳华德福教育,原因在此,仆人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中国大陆,德国人卢安克最先在广西农村推行华德福教育,曾赴英美学习华德福教育课程的吴蓓、黄晓星、张俐、李泽武等人,也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开始了华德福教育的实践。
无论什么教育都应该适于其时记者:现在,年轻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舍得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投资。
但是,教育投资不一定是你投多少就回报多少、你投得越多就回报越多那么简单的事——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不注重全面发展的超前教育,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毁了孩子的童年幸福(所有爱孩子的家长都请反思这句话,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金钱、时间和精力等都投入极多,不但没有用,实际上是在迫害孩子)。
华德福教育倡导“万物皆有时”,这对急于早期教育的家长有何启迪?吴蓓:华德福早期教育以自然和大地的韵律,以及生命的周期为核心,在这种教育里,不会有人去干扰孩子的游戏,更不会有家长、老师去给孩子增添额外的负担。
华德福教育主张什么事情都应该适于其时。
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3岁时就做3岁时该做的事,4岁时就做4岁时该做的事。
——千真万确,如果家长能理解和认同,您是绝对不会把孩子送进当前广为存在的、以认字、识数、舞蹈、美术等以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养内容、缺乏起码的爱与自由的幼儿园的!国舜的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效的应用“教育要适于其时”的原则。
学龄前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各种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器官——都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孩子这时的健康,会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注意,身体的健康绝对是第一位的,但仆人要说,心理的健康更为重要,请想想为什么?)。
国外有研究表明:一些中老年人的疾病,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他们童年所受的伤害,只是到了中老年才以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孩子的身体要长好,就需要充足的运动量(这方面,国舜具有强大的优势,百花每天室外活动时间将超过4小时,将有大量的游戏和自主活动)。
孩子与生俱来的活力是通过运动来表现的,他们本能地就需要不停地跑,不停地动,需要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健康,以活动促发展。
——因此,一定要给孩子自由和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室外活动的空间。
儿童的学习和成人的学习是不一样的。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有坐在家里、教室里,跟着家长、老师读书才是学习,而到外面去玩沙、玩水就是在玩,而不是在学习。
——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和幼儿园实在太多太多了。
然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精辟,千真万确)。
家长们所谓的读书、识字、算数这样的智力学习,是孩子们到了适当的年龄才需要的;如果提前进行这样的智力学习,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
——这句话再明白的说明为什么当今主流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是以残害孩子为主要结果的,我们的孩子不是天生就笨,大量的孩子一毕业就失业、啃老、存在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其实就是教育的结果!若要细究原因,还得从6岁之前寻找。
很多教育机构打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诱人口号让家长接受他们以教孩子大量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所谓教育,害人匪浅。
对大多数中国家长言,实际上一开始就输了,而且输得极惨。
家长仅看本文可能无法深刻理解,感兴趣的话请看《为何加会伤人》,小巫等人的书,会有启发,更有探究精神的家长可以看看斯坦纳的原著,体会会更深。
试想,那么活泼灵动的孩子,你却让他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哪怕是学习10分钟的课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都是非常难受、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识字、算数是需要大脑理解、思考之后才能进行的学习。
——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
本来需要用于长身体的能量,却用于大脑的智力学习,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真正需要的、更为重要的学习。
所以,孩子的早期学习应该是以活动为基础的学习,对于他们,运动、发现、体验比什么都重要。
——请家长务必深入理解这句话,几乎所有成年后有成就、活的精彩的人,看他们的童年,活动和探究是其主要生活内容!反观当今的社会,有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甚至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孩子学了多少东西,可悲啊。
此外,超前教育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使孩子损失开放、热情、灵活、想象力、创造力、朝气蓬勃、好奇好问这些做人的素质(不是吗,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仆人在家长会上讲过少年班的事,很多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但懦弱、任性,不会交往,真的很可悲,究其原因,难道不在家长身上吗?仆人之所以对士杰、多多等孩子给予厚望,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妈妈很早就把孩子送到了国舜,我们一直给予他们爱、自由和充分的体验,希望妈妈们能更多的配合,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好)。
如果在童年时代,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这些素质,长大后弥补起来就会事倍功半,若要重新再培养,那就更难了(仆人认为理论上可能,实际上基本不可能的)。
所以说,童年是发生奇迹的时候,未来的生活是童年的果实(这句话仆人本来想作为本文的题目的,太精彩了)。
越原始简单的玩具,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诚哉此言)。
记者:华德福教育为什么要提倡家长、孩子自己动手做家务,而不主张孩子早早地就学会按电钮?吴蓓:孩子的早期学习,除了通过感官体验在学习,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模仿在学习。
孩子看着爸爸、妈妈做什么,就喜欢照着样子去模仿。
特别是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妈妈在厨房择菜,他们也会跑到厨房来择菜;妈妈扫地,他们也会拿把扫帚学着扫地。
再大一点的孩子,他们模仿父母的行为,虽不再像两三岁的孩子那样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他们会把他们看到的事情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个观点,国舜的家长一定不陌生,我们曾强力推行过,现在则是自愿,把重点放在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上。
所以,在家里,家长需多给孩子一些这样的可学习仿效的机会,孩子看得见,才会学着去模仿。
如果家长都是在超市把速冻饺子买回家,往开水锅里一倒就完事了,孩子看不见和面、拌馅、包饺子的过程,就缺少了可模仿的原型。
——注意,现实中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的。
过去,我们都是用手洗衣服,孩子能看见妈妈怎么抹肥皂,怎么搓衣服,怎么清淘衣服;现在,我们把所有的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插上电源,摁一下摁钮就完事了。
国外华德福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课,说国外的孩子按摁钮的机会太多,摁钮一按,机子就转起来了,一些孩子因此都患上了肌肉萎缩、各器官发育不良的毛病。
让孩子看到日常生活的过程,看到每件事是怎么做的,甚至看到家长做木工活、水暖活、种植活,不仅会给孩子提供模仿游戏的榜样,还会让孩子明白每件事是怎么做的,一步一步是怎么发展、完成的。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一摁摁钮就完事,就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许多无法弥补的认知空白。
——是的,国舜在这方面怎么做,家长以前看到了,现在我们会做得更多。
记者:为什么华德福教育要倡导孩子玩天然玩具、自己动手做的玩具,而不主张孩子玩电动玩具、塑料玩具?吴蓓:孩子的玩具最好是由纯天然材料做成的,树枝、圆木、树皮、树叶、果实、贝壳、泥沙可做玩具,碎布、棉花、麻线、纸盒也可做成玩具。
越原始、越简单的玩具,越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千真万确)。
一截圆木,时而可做一张桌子,时而可做一面鼓,时而可做方向盘,时而可做车轱辘……根据游戏的需要,孩子时刻都可变换手中玩具的名称和用途。
孩子在沙里、泥里的挖掘更是典型的发挥想象力的活动(孩子在国舜在这些方面会得到充分的满足):既挖了坑,修了渠道,垒了城堡,又锻炼了手工技能。
孩子玩的游戏越多,想象力越丰富,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什么事情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遇到挑战时,能够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解释的非常到位,请家长认真思考是否有道理。
但这样做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孩子会很脏。
如果你观察孩子捏黏土的情形,你会发现它有一种镇静的效果:孩子注意力集中,呼吸深沉、舒缓,捏出的东西充满想象力。
而买的橡皮泥掺杂了油,释放出一种难闻的气味,手摸上去也太黏,对孩子的健康很不利。
就地取材,用泥土、面团就可以捏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器具,这用天然材料就能做的玩具会使孩子的身体更健康,行为更环保,何乐而不为呢?——注意了,很有道理啊。
大街上的芭比娃娃,眼睛那么大,睫毛那么长,似乎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娃娃,但华德福教育却认为,那样标准的、没有表情变化的娃娃,不能给孩子留下任何可想象的余地,不能算做真正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