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信用与信用制度

第2章信用与信用制度


则。
2
2、经济学或金融学范畴中的信用 从属于商品货币范畴,是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 一种借贷行为。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信用: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还本
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移,是一种特殊的
价值运动形式(G—G’)。体现为货币资金的
借贷行为,与债权债务密切相关。
3
◈广义的信用: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 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即隔 期如约偿付的意志和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 物资、服务的能力。 3、理解信用的含义应把握两个要点: (1)信用活动双方所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与 债权债务同时发生; (2)信用关系的建立以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任为基础。
展起破坏作用。 积极作用:极高的利率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6
2、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的含义
◈借贷资本是指货币所有者为了获取利息而贷给企业及其他 经济主体使用的货币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 ◈借贷资本是在高利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高利贷有着 根本区别:利率水平较合理。用途上具有明显的生产性。
(5)信用关系能形成链条,相互传递,但诚信和 信誉一般不会形成链条。
9
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在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
(1)从逻辑上推论,借贷行为是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 (2)从历史的角度看,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 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4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的本质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信用活动具有风险性
5
2、信用的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还本付息。 ◆四个具体特征: (1)契约性。 (2)偿还性。 (3)财产性。 (4)风险性和利益性。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制度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体系
1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的含义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1、伦理道德范畴中的信用
通常指诚信,即通过履行自己诺言而取得他人的信任。包
括信任、声誉、遵守诺言等。体现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
1、按期限,可划分为长期信用和短期信用; 2、按地域,可划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3、按信用主体,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 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以及其他信用形式等
22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企业信用 民间信用
主要表现形式 赊销商品,预付货款、分期付款、委托代销等
10
(3)从产生过程来看,信用产生于商品货币关系之 中,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紧密相关。
二、信用的发展 1、信用的演变规律 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化、从简单到复杂。
11

信用方式的进化
物 借


信用活动领

域的扩大


货 币 借 贷
生产
宏观
流通
经济
领域
领域
12
尚未
信用工具 工具
的发展
化的
信用
尚未 流动 化的 信用
6
二、信用与诚信、信誉的区别
(一)主要差异 诚信是指个人守信自己对他人的承诺,是一种行为规
范;信誉是指个人的声望和名誉,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是一种形象标识;信用则是建立在诚信和信誉基础之上是 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过程,体现价值转 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7
(二)具体区别 (1)诚信是内生的取决于人们自身的品德。信誉外生于
14
(3)高利贷的本质特征 ①利息高,剥削程度重,一般是年率30%—40%,高者可
达200%~300%。 ②非生产性。高利贷大都用于生活急需、缴纳租税,很
少用于生产。 ③高利贷反映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现了高
利贷者、奴隶主、封建主共同瓜分小生产者的剩余产品甚至 必要劳动的生产关系。
15
(3)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高利贷信用以消极作用为主 消极作用: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甚至对生产发
17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相同点
(1)都是为了获取利息的生息资本. (2)都是不变更所有权而只暂时转让使用权的借贷 (3)都必须有借有还。
18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差别
(1)利率水平不同.借贷资本利率低于高利贷利 率,处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上
(2)借贷用途不同。高利贷主要用于消费,不具 有生产性;借贷资本主要拥有生产,具有生产性.
社会的评价;信用互生于授信方和受信方。 (2)诚信取决于承诺主体自身。信用和信誉的确立则大
都依赖于中介机构。 (3)诚信是社会信用制度的思想基础,体现着人们的精
神境界和人格品位的高低,不具有商业价值。“信誉”是无 形资产,“信用”是一种交换手段,二者都具有商业价值。
8
(4)诚信是个人的义务而非权利,“信誉”则是 某些人的权利,而“信用”则往往是权利与义务的结 合体。
19
(3)资本来源不同
高利贷资本主要来源于富人的货币,借贷资本来
源于社会各阶层闲置的货币及闲置的产业资本和商业
资本
(4)经济关系不同
高利贷反映高利贷者与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不平
等经济关系及高利贷者、奴隶主、封建主共同瓜分小
生产者剩余产品甚至必要劳动的关系。借贷资本反映
借贷双方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流动 化的 信用
信用类型
借贷 信用
13
1、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的概念 高利贷信用,简称为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
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活动,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 信用形式. (2)高利贷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根 源: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出现 经济基础:小生产的广泛存在
20
2.借贷资本的特征 (1)是一种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双重性质的资本。 (2)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生产价值和增加价值的能力。 (3)具有特殊的价格形式。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是使 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21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信用形式是信用作用于经济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借贷行 为的具体方式。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签发信用工具 发行国债(国库券和政府债券等)
赊销、消费信贷,分期付款 ,信用卡 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银行信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