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六章预测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种类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

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预见性。

一个有成就的管理者不是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人,而是能预见变化,提前采取行动的人。

124
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预测工作。

预测是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

这种估计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去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知。

预测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125
预测的作用⑴有助于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程度;⑵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外部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⑶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126
预测的步骤⑴提出预测课题和任务,⑵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⑶建立预测模型,⑷确定预测方法;⑸评定预测结果;⑹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126-127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征
决策为了达到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28
组织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有“应该达成的既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可利用的代替方案”,即决策需要由“目标”和“代替方案”这两方面的因素。

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⑴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

⑵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正确决策的特征
⑴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⑵决策要求以了解和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基础;
⑶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⑷决策要求对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⑸决策所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129-130
第三节决策的类型
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例行问题是指那些日常的、重复出现的管理问题。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新颖、性质不完全清楚、结构不甚分明、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130-131
决策的类型
⑴按决策范围分类包括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⑵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包括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⑶按决策的依据分类包括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⑷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包括肯定型决策、非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⑸按决策的评价标准分,有最优标准、满意标准和合理标准之分。

131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至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即针对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问题,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

程序化决策又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则属于“结构不良的决策”。

132
传统程序化决策技术中最普遍的是惯例。

与惯例相关的是标准操作规程。

组织结构也是一种有效、全面的程序化决策手段。

现代程序化决策技术几乎全部包含在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两种技术和手段中。

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与人们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有关。

133-134
决策有效性的标准
⑴最优决策(理性决策)。

该观点可以追溯到泰罗,并为运筹学
和管理科学家们一贯坚持。

最优决策的条件是:问题清晰明确;目标
单一明确(利润最大化);所有方案已知;偏好清楚、意志、稳定;没有成本、时间约束。

⑵满意决策(有限理性决策)。

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西蒙因其贡献和影响在他晚年获得了很多顶级荣誉,如:1975年的图灵奖、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奖、1986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1993年美国心理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西蒙的博学足以让世人折服,他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

“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决策者在决策之前没有全部备选方案和全部信息,而必须进行方案搜索和信息收集;决策者没有一个能度量的效用函数,从而也不是对效用函数求极大化,而只有一个可调节的欲望水平,这个欲望水平受决策者的理论和经验知识、搜索方案的难易、决策者的个性特征(如固执性)等因素调节,以此来决定方案的选定和搜索过程的结束,从而获得问题的满意解决。

因此“管理人”之所以接受足够好的解,并不是因为他宁劣勿优,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根本不可能获得最优解。

⑶合理标准。

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
1984)。

这一观点认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决策做到完全合理是很难
的,但管理者应在合理性的限度内,根据变化的性质和风险大小尽可能
地做出最好的决策。

136
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第四节预测与决策的方法
预测方法大致分为外推法、因果法和直观法三类。

136
外推法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这种方法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同时考虑事物发展中随机因素的影响。

优点是简单易行,只要有历史数据就可以对未来作出预测;缺点是没有考虑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凭数据说话,因而长期预测的可靠性不高。

适用短期和近期预测。

137-138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外推法中常用的一种。

按时间将过去的数据排列起来,研究其发展趋势。

其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因果法通过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预测未来。

回归分析预测法是其中的一种。

直观法主要靠人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

德尔菲法是其中之一。

138
德尔菲法即专家预测法:
⑴无记名投递征询意见。

根据预测内容选择专家,并将预测内容设计成具体问题,规定统一的评价方法,然后将问题邮寄给专家,背对背地征询意见。

⑵统计归纳。

收集专家意见,对每个问题进行定量统计归纳。

通常用回答的中位数反映专家的集体意见。

⑶沟通反馈意见。

将统计归纳结果反馈给专家,每个专家根据反馈信息慎重考虑其他专家的意见,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般经过3-5次反复,可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140
决策方法有两大类,即主观决策法和计量决策法。

141
主观决策法利用心理学成果,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做出评价和选择。

计量决策方法决策的“硬技术”,它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之上。

包括:
⑴边际分析法。

根据这一方法,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与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⑵费用效果分析法。

其基本思想是找出每种方案费用与效果的对比关系,据此进行方案的选择。

⑶概率方法。

⑷效用方法。

⑸期望值方法。

决策树是期望值方法的一种。

⑹博弈论方法。

⑺线性规划方法。

决策树法适用于带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型决策。

决策树是以树状图示来表示决策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用符号表明各种不肯定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进行择优决策。

计算期望值:
E(全套)=(120×+70×+20×)×8-200=400
E(部分)=( 90×+65×+45×)×8-140=408
本篇历年考试题型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