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实验班管理办法(试
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组部提出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落实上海财经大学“立德树人”的卓越财经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特别是那些在学术上能够领先一步,具有研究潜质的拔尖型学生,我院从2018年开始成立“会计与财务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
为促进我院实验班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遴选出真正符合要求的学术型人才,提高实验班学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为确保实验班教学质量,促进和激励在校本科生积极创新、勤奋学习、知行合一、个性发展,秉持优中选优的指导理念,学院实验班每年择优录取不超过30名学生。
第二章选拔机制
第三条实验班学生面向本院学生招生,每届实验班选拔于本科生大一第二学期末开始,学生通过个人申请、学院专家组面试的方法择优产生。
第四条实验班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成绩优秀,大一第一学期成绩绩点在班级前50%。
如申请人数过多,则按绩点进行排序,择优选择不超过50人进入面试;
2.有较强创新精神,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学术培养或专业能力潜质;
3.诚实守信,品行优良,学风端正,无违规违纪行为。
第五条面试由学院教师组成面试小组,公平、公正、公开遴选。
第六条大一第一学期成绩权重占50%,面试权重占50%,加权后按总分排名择优录取并公示。
第三章退出机制
第七条实验班学生,如有学习困难、兴趣不足或有其他特殊原因,在大三结束前,允许其中途申请退出,退出之后不可再申请进入实验班。
申请退出的学生原则上应回到实验班选拔前相应的专业班级。
选拔前是ACCA中外合作班的学生,则不能回到ACCA,学院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学生意愿,将其调剂到会计学或财务管理非中外合作专业。
第四章培养管理
第八条实验班秉承会计学院“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严守“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协同海外知名高校的力量,重点培养国际型学术研究人才。
第九条实验班培养计划包括:通识教育课程(70学分)、学科共同课(27学分)和专业课(24学分),拔尖型课程(11学分),第二课堂(17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毕业实习(4学分)。
拔尖型特色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研究(3学分),公司财务研究(3学分),计量经济学与软件应用(3学分)。
第十条实验班学生需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修读2门暑假国际课程,所得2学分作为拔尖型选修课学分计入培养计划。
第十一条实验班学生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申报的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挑战杯”孵化项目等。
第五章相关政策
第十二条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师生采取自愿原则双向选择。
实验班导师至少须具备硕士导师资格。
导师指导实验班学生,每届原则上不得超过1人,每年指导的学生数合计原则上不超过3人。
第十三条实验班学生按照非中外合作班级标准缴纳学费。
ACCA中外合作班级学生进入实验班之前按照中外合作班级标准缴纳学费,进入实验班之后按照非中外合作班级标准缴纳学费。
第十四条ACCA班级学生进入实验班之后,不再享受ACCA、学校和学院为ACCA班级学生提供的相关政策优惠。
第十五条实验班学生享受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具体规定如下:
1.如果学校有为实验班学生提供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优惠,则按照学校的规定执行。
2.如果学校没有单独为实验班学生提供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优惠,则与本院其他班级学生同等享受学校和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
第十六条除了上述硕士生推免资格以外,如果学校有为实验班制定其他相关的政策优惠,则按照学校的规定执行。
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负责解释。
(2018年3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