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园林PPT课件
29
华清宫
30
31
32
33
34
35
36
❖ 北宋时建筑技术和绘画都有发展,出版了《营 造法式》,兴起了界画。宋徽宗赵佶先后修建 的诸宫,都有苑囿。政和七年(1117)始筑万岁 山,后更名艮岳。艮岳主山寿山,岗连阜属, 西延为平夷之岭;有瀑布、溪涧、池沼形成的 水系。在这样一个山水兼胜的境域中,树木花 草群植成景,亭台楼阁因势布列。这种全景式 地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园林,称为山 水宫苑。
9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
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 为代表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 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15
16
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 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 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 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 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 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 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20
21
4、隋唐: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22
隋唐时期是古代园林发展的 全盛期。
❖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都洛阳大力营建宫 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风格 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采取了 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 之中。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10
根据文献记载, 早在商周时期我们 的先人就已经开始 了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树木、鸟兽 进行初期的造园活 动。最初的形式为 囿。囿是指在圈定 的范围内让草木和 鸟兽滋生繁育;还 挖池筑台。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 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 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37
❖ 洛阳名园指北宋时期洛阳城郊的花园、宅园、 别墅,多数是在唐代旧园的故址上修葺改建的。 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1095)提到唐代公 卿贵戚在洛阳的府邸园林有1000多处,后因 战乱,池塘竹树废为丘墟,高亭大榭成为灰烬。 北宋时有的修复,李格非曾游览并加以评述的 有20处。其中花园3个、宅园6 个、别墅11个。
❖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等,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 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 及休养胜地。
4
5
6
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 色和分类
8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
❖ 五个时期 ❖ 1、生成期 ❖ 2、转折期 ❖ 3、全盛期 ❖ 4、成熟前期 ❖ 5、成熟后期
第八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1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2
→ 假山
↓
↘
花草
水 池 树木
3
古典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山水画、烹饪和京剧并称“中国文化四绝”。
❖ 中国园林: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 读书养性等而建的包括山、水、石、动 植物与厅、堂、馆、榭、轩、楼、台、 阁、亭、廊、路、桥等各种建筑物的综 合建筑群。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4
25
26
27
28
❖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 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 百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 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 有湖池,渠流连环。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 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 一种公共游乐地。
38
39
40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
17
❖ 金谷园 是西晋石崇的府宅园第,位于河南县 金谷涧中(今洛阳西北),去城千里,也称河 阳别业。石崇在西晋曾为官二十余年,任上劫 夺杀人,攫取了无数的财富,以至当年无人能 与之相匹敌。史书称其财产丰积,室宇宏丽, 生活极为豪侈。《世说新语》 中记载了多条 有关他穷奢极侈的生活及与人争胜斗富的故事。 甚至连厕所中也放置了绛纱帐大床,陈甲煎粉、 沈香汁之属,令十数丽服美脾侍引,有如闺阁 绣房,其余房舍园池的奢丽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后世常将石崇视作豪富的象征,金谷园也 成了奢华园第的代称。
13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 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 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 瀛”。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14
❖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 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 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 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 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 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 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 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 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18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同时在哲学思 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社会动荡、战 争频繁,令人深感朝不保夕,士大夫为逃避 世事而寄情山水,比较注重现世人生的享受。 这一时期私家园林比较流行,另外,随着佛 教的广泛流传,产生了大量的寺院建筑。寺 庙从一开始便与园林有着紧密联系,首先是 帝王崇佛,将佛寺引入苑囿。寺庙园林也就 开始形成。
11
商纣王沙丘平台
12
❖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一池三山”为代表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 自然):
❖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 内容;
❖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 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