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疗法护理版
sao2
>80%
表现
无紫绀
指针
一般不需氧疗
60-80%
有紫绀 呼吸困难 有明显紫 绀 呼吸困难
需氧疗
绝对适应症
<30mmh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氧气枕法
• 氧气枕法用氧气枕代替氧气筒供氧
• 一般用在氧气筒准备不及的危重患者抢救、转 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
• 使用时让患者的头部枕在氧气枕上,借助头部 重力 使氧气流出
• 不适于长期使用
– 不准确
普通面罩: 注意事项
• 氧流量至少6 lpm
– 冲走呼出气中的CO2 – 防止重复吸入CO2
• 可以不使用湿化瓶 • 将面罩覆盖口, 鼻及下巴, 并将可弯曲金属条 固定在鼻梁 • 调整头上的弹力带, 以利固定并保证患者舒适
普通面罩
吸氧装置 储氧部分容量 氧流量(lpm) FiO2
1.鼻导管或鼻塞
• 恒定氧流量
鼻导管或鼻塞
优点 • 使用方便 • 耐受良好 • 活动自如, 方便吃饭及 交谈
•
•
• •
缺点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 很难达到高的吸入氧 浓度(< 0.40) 不能用于鼻道完全梗 阻的患者 可能引起头痛或粘膜 干燥 容易移位
鼻导管或鼻塞: 注意事项
• 氧流量最大5 – 6 lpm • 如需> 6lpm, 应更换其他吸氧装置 •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破溃
普通面罩
氧疗—发展史
概述
氧气治疗(oxygen therapy):利用各种方式将含 氧气体输送给人体,预防或纠正低氧血症,其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机体氧输送。 氧气治疗应被视为一种药物治疗手段,也存在剂 量、疗程和并发症等问题。 2002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 氧气治疗的临床指南 定义 氧气治疗是预防或治疗缺氧的一种手段,所提 供的吸氧浓度高于空气氧浓度.
• 住院患者普遍应用 • > 50%的住院患者没有医嘱即接受氧疗
Small D, Duha A, Wieskopf B, et al. Uses and misuses of oxyge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m J Med 1992; 92: 591-595
氧疗的方法
适应症 (2002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
• 临床证实的低氧血症: 两项指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正常成人 在正常休息状态下PaO2为80~100mmHg,SaO2 为91~99%,当低于正常值时,可以确定为缺氧。 其中氧分压: 60~79 mmHg为轻度低氧血症 40~59 mmHg为中度低氧血症 40 mmHg以下为重度低氧血症
基本概念
• 低流量:设备提供的氧气流速低于患者的吸气流 速,患者在吸气时会有容积不等的空气被一同吸 入,与患者的吸气流速、潮气量有关。1-2升/分 • 高流量:设备提供的氧气流速高于患者的吸气流 速。6-8 升/分 • 低浓度:一般将<35%称为低浓度氧。 • 较高浓度:一般将35%-50%称为较高浓度氧 • 高浓度:一般将>50%称为高浓度氧。
• 包括鼻导管,面罩吸氧、呼吸机供氧和高压氧等, 各有一定适应症和优缺点。 • 1.鼻导管或鼻塞供氧 • 只适用于低流量吸氧,流量过高可使呼吸道 黏膜干燥,分泌物硬结,故气体必须湿化并尽可 能接近体温。吸入氧流量每增加1L,吸入氧浓度 约增加4%。鼻导管吸氧简便易行,耐受性好,可 长时间持续进行,不影响病人谈话及进食。缺点 是不能达到较高的氧浓度,吸入浓度难于恒定, 病人吸气流速较高或部分用口呼吸时,吸入氧浓 度降低。
•1773年,瑞士的一名化学家Carl Wilhelm Scheele 也发现了氧气,Priestley 的朋友 Antoine Lavoisier成功地重复了Priestley的试验, 并将这种气体命名为氧气。 •1958年 Alvan Barach第一次将氧气规范地应用于 细菌性肺炎的病人。 •1960年代中期产生便携式液体氧气,是家庭氧疗的 一个革命 。 •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系统地评价氧疗 在慢性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有益作用,这些研究人员 为现代氧疗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此领域的发展。
氧疗—发展史
据历史上记载,氧气是由Joseph Priestley在 1774年8月1日发现的。当他加热红色的氧化汞 时,得到一种无色的气体,并且这种气体能使 蜡烛燃烧的火焰更加明亮。于是他将气体装入 一个倒置的钟型容器内,他本人和两支小老鼠 首先试着呼吸这种“纯净”的气体,感到有一 种“轻快和舒服的感觉”,他预言这种气体在 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种时髦的物质。
– 避免固定过紧 – 检查鼻孔或耳廓有无压迫
鼻塞法
• 鼻塞法 用塑料制成的球状鼻塞代替鼻导管 插入鼻前庭,供给患者氧气。 • 优点:简单、舒适,易被病人接受。 • 缺点;易脱落,病人睡眠时需固定。 鼻塞规格有大、中、小号,大小以能塞住鼻 孔为宜。
临床表现
pao 2
轻 度 中 度 重 度 >50mmhg 3050mmhg
适应症 (2002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
• • • • 怀疑存在低氧血症的紧急情况 严重创伤 急性心肌梗塞 麻醉或手术后短期氧气治疗
局限性 (2002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
1.对于血液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氧气治疗的 效果有限 2.当存在通气支持的指征时,氧气治疗不能替 代机械通气
氧疗的现状
– FiO2高于鼻导管, 但仍不固定 – FiO2 0.60
• 若患者为低通气, CO2可能蓄积在面罩内, 造成高碳酸血症
普通面罩
优点 • 吸入氧浓度略高于鼻 导管
– 0.60 – 差别不显著
缺点 •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 很难达到高FiO2 • 保持密闭是提高FiO2 的前提
– 影响饮食及交谈 – 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头罩式给氧法
• 头罩式给氧法 将透明的头罩放在新生儿、 婴儿的头部,根据病情变化调节罩内氧浓 度。 • 此法安全、简单、 舒适、有效 。
普通面罩
• 优点:无刺激性,用于张口呼吸的病人。
• 缺点:对进食饮水等造成不便。病人有拘 束闭塞感。
普通面罩
• 最常用的吸氧装置 • 密闭性差, 通气孔较大 利于空气进入 • 储氧部分(reserv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