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生态安全与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青岛生态安全与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青岛生态安全与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3叶立国(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摘 要] 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青岛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青岛生态安全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恢复和保护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护青岛生态安全,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切实加强水源恢复和保护,加大系统实施生态建设的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作为保障。

[关键词] 青岛生态安全 胶州湾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08)11—0081—043本文为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青岛生态安全与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QDSK L080107)成果。

收稿日期:2008209222作者简介:叶立国,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从上世纪末始,青岛市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国内前十位。

青岛市环胶州湾而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周边环境系统形成巨大压力。

胶州湾湿地作为青岛市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健康状况正日趋恶化,正在威胁着青岛的生态安全。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青岛生态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青岛生态安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青岛生态安全”理念之内涵生态安全已经成为21世纪的挑战,[1]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安全、社会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2]“青岛生态安全”是整个青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

必须把“青岛生态安全”理念上升为青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使之成为青岛市制定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石,方可保证青岛地区可持续发展。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青岛生态安全是整个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不能以危及青岛生态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第二,青岛生态安全包括生态环境安全、生物安全、食物安全、人体安全等诸多方面,生态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生态系统安全”可以为人类提供其他多种安全的保障。

第三,青岛“生态系统安全”重点包含三个方面: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河流生态系统安全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可以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栖居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河流生态系统安全可以为青岛地区提供重要的、也是短缺的淡水资源和优雅的城市环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关乎整个青岛市的未来发展,青岛市历来以美丽的市内滨海景观著称,“世界知名特色城市”是其奋斗目标,港口、旅游、海洋是其三大特色,这些都要以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作为支撑。

第四,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安全是青岛生态安全的瓶颈。

如果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一旦突破其所能承受的能力,整个胶州湾将成为一18片“死”海湾,不仅不能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势必会危机整个青岛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青岛生态安全之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青岛生态安全、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008年上半年,青岛市政府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整体战略,突出体现着胶州湾对于青岛市发展的重要地位。

在青岛市这一总体发展的战略体系中,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三个子系统之间具有整体性特征,即任一子系统的运转必将影响到其他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各个子系统间处于内在联系之中。

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青岛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如果健康状况下降,生态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如果胶州湾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即可维护青岛生态安全。

青岛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则可以促进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护,实现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反之,生态安全受损,生态系统缺乏健康的外部环境必将进一步恶化,病态加重,阻碍其服务功能的发挥。

青岛生态安全可以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发挥其优越性,可以更好的吸引投资,发展青岛经济;反之,生态安全受损,不仅优势不复存在,还必将破坏青岛已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致使发展资金大量外流,危及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三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随着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演化形成一个闭合的反馈环相互影响。

如果充分认识其内在关系,按规律办事,可以发挥正反馈作用,恢复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健康,提高青岛生态安全,促进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发挥负反馈作用,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反之,以破坏生态系统健康为代价发展经济,这一反馈环必将把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推向死亡的边缘。

正反馈作用会加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负反馈作用会阻碍生态系统健康的恢复。

作为三个子系统之一的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必将直接危及青岛生态安全,破坏整个系统的和谐,严重阻碍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二、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健康状况胶州湾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河口海湾,总面积37414km 2。

[3]青岛市环胶州湾而建,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青岛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青岛市城市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4]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健康的胶州湾湿地可以为青岛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提供丰富、洁净的动植物产品;强大的调节气候的功能;巨大的净化水质的功能;调蓄水量功能,使青岛地区降低或免受海洋自然灾害的攻击;还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由于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以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了青岛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但是,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正在遭受严重威胁,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服务功能将不复存在,青岛生态安全将严重受损。

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近五年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而且存在逐年加剧的趋势。

海湾生态系统由于其半封闭特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类型,[5]极易受到多方面的生态胁迫。

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不健康状况的体现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面积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胶州湾湿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从1988的508183km 2减少到2002年的471183km 2,到2005年更是降到了436179km 2。

[6]胶州湾沿岸又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因此,成为了商业、工业用地的重要来源。

湿地面积减少的直接途径主要两种:填海造地和湿地的直接利用。

第二,工业污水、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导致胶州湾湿地健康状况下降。

胶州湾沿岸有十余条河流经湾入海,河流沿岸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导致入海水质很差,进入胶州湾,使水体污染严重,几乎所有入海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导致胶州湾赤潮频发,严重影响渔业、沿海工商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多处沿海湿地出现“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症状,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几近丧失,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第三,由于胶州湾沿岸独特、优28越的地理位置,使各商家、开发商、旅行社等趋之若鹜,大量人口向胶州湾沿岸湿地聚集,已经大大超过湿地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

结果必然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遭到逐渐破坏,进而使生态承载力进一步下降,超载严重,破坏加重,进入恶性循环。

三、维护青岛生态安全,保护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一)恢复和保护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护青岛生态安全必须成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切不可以牺牲生态系统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青岛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胶州湾地区又是青岛市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中共青岛市委十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城市发展战略。

2008年9月24日市规划局公示了《胶州湾东岸青岛新客站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将在胶州湾东岸北起白沙河,南至海泊河68公里滨海沿岸建设融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服务城区。

这两项具体决策都突出体现着胶州湾在未来青岛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从其他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考察,粗放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对胶州湾及沿岸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巨大生态胁迫,使原本处于不健康状态的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雪上加霜,最终危及该地区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成为未来胶州湾地区的根本指导宗旨,切不可再一次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在以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必须坚持四条原则:第一,“拥湾发展”过程中不可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占用”胶州湾湿地及海域,干扰或破坏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青岛市发展过程中,土地是最稀缺资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向大海征地”。

胶州湾是典型的半封闭海湾,湾口狭窄,宽度仅为3138km,[7](P847)海湾面积是其生存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面积在迅速减少,必然导致胶州湾“纳潮量下降和潮流流速降低,湾口流通量减少,与黄海水交换量减少,不利于污染物向外海排放,削弱了自净能力”,[7](P850)势必严重影响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

第二,“拥湾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源。

控制污染源是恢复和保守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必经途径。

坚持“纵横结合”的原则:“纵”是指胶州湾入海河流沿岸污染源控制。

胶州湾沿岸有十余条河流入海,据笔者实际考察发现,几乎每条河流水质都很差,诸如李村河、张村河等均已成为污水和垃圾排放的积聚地,必将直接威胁入海口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严重影响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横”是指胶州湾滨海沿线污染源控制。

胶州湾近三百公里海岸沿线是未来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阵地,大量工商企业、城市居民聚居于此,工商业及生活污染排放量巨大,必须严格控制,否则必将直接威胁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第三,利用多种途径保护胶州湾沿线尚处于健康状态的湿地生态系统。

胶州湾沿岸多数地区尚处于开发阶段,还存在大量沿海滩涂人类未予破坏,保存尚未破坏地区的健康状态可以为已破坏地区提供典范和生态影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

笔者认为这些地区未来发展应主打生态特色,进行原生态旅游等的开发和建设,提倡生态休闲和生态经济,[8]使之成为打造滨海特色城市的先锋典范。

第四,尽可能使工商业及居住区适当远离滨海沿线,降低对滨海湿地的生态压力,保护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不受破坏。

沿海特色经常成为开发商的宣传卖点,但是大量人口向海滨积聚,不可避免的会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施予巨大压力。

可以通过城市规划使工商业和城市居住区适当远离滨海一线,或使滨海沿线居住人口密度降低,形成一层缓冲带,缓解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保护其不受破坏。

(二)切实加强水源恢复和保护,以维持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湿地水文特征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决定性因素,[9]水健康也是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的最重要指标,恢复胶州湾水健康相当于恢复胶州湾血脉,可以成为维护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的最重要力量。

但是当前,胶州湾生态系统水质较差,欲恢复其健康状态,笔者认为必须实施立体化水质保护与恢复工程:第一,严格控制海上污染源,保障胶州湾水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