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六版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六版 第一章管理概述
2、历史发展:管理活动的必然性
1)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 从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农业社会、现 代工业社会,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在不断发生变化。 2)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泰勒提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管理: • 1、制定标准定额 • 2、挑选一流工人 • 3、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层。 • 4、实行新的奖励制度。 • 5、例外原则。
管理属性——管理是科学与艺术
的结合
1、管理的科学性(事):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规范 化的理性行为。
2、管理的艺术性(人):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 得的心智技能
1、管理是一种心智技能。 2、管理技能只能在实践中习得,在 实践中提高
4、管理科学的发展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软学科。 4、管理学在方法上时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相结合的学科。 5、管理学是一门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
• 学生分析⑴依据你现有的认识,你能分析赵智勇的工作发生
了哪些变化?他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是管理?
(一)管理的概念
1. 管理的词义 2. 管理活动的发展 3.管理的定义 4.管理科学的发展
1、说文解字: 管理一词的由来
• 管理一词作为外来语,英文是manage, 原意是指“训 练和驾驭马匹”的意思。 • 我国古代分别用“管”与“理”单音词来表示。 管:最初指乐器,管弦。后“管北门之钥”又由于钥匙 是开锁的关键,掌管之意,具有约束性,于是便引申 为管理的意思。 理: “治玉治民为理”。最初是指对玉的加工,后来把 对老百姓的治理,也叫做理。 引申也有管理的意思 同义词:管束、管治、治理、统驱、总领、节制、主管、 执、掌、制
• 而且,钱广言也关注整个工厂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本车间 如何适应大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唯一令他头疼的是他不懂 技术,对车间的许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束手无策,只能听别人的。而 作为车间主任这种基层管理者,这种技术能力显然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钱主任在享受工作成就感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 学生分析 ⑴你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 ⑵你可以向这位钱主任提出一些建议吗?
返回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政治与文 化素质 含 义 内 容 指管理者的政治思 想修养水平和文化 基础 指管理者在所从事 工作领域内的知识 与能力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 体状况与心理条件 政治坚定性、敏感性; 事业心、责任感; 思想境界与品德情操
基本业务 素质
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 务素质
健康的身体; 坚强的意志; 开朗、乐观的性格; 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学习内容
一、管理者 1.管理者的概念 2.管理者的类型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的概念
• 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 强调职位、职权、下属。 • 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 强调对组织富有贡献的责任。 • 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 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返回
2.管理者的类型
本次课任务
• 1、加管理学作业群,更改群名片。 • 2、借一本书《企业管理》,下载打印群内 资料“模块二 企业管理” • 3、课下完成本学期“考证目标”的具体计 划(如:时间、费用、学习方式及进度安 排)。
Hale Waihona Puke 二、管理的属性——管理的二重性
• 管理二重性原理: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 有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 的普遍性,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 定的。 2、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 特殊性,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返回
管理故事:三个和尚有水喝
创新思维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 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 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第三节 管理客体 ——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学习内容
一、管理对象 二、管理环境
一、管理对象
• 1、人员:核心要素 • 2、资金:筹措、运用、管理。
• 3、物资设备:物资管理、物流管理
• 4、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 5、信息:信息是管理的手段,更是带来效益的重 要资源。
3.管理对象——职能活动
管理者最经常、最大量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组织实现基本职能的各种 活动。 企业的职能活动主要包括: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广告、商务 洽谈、服务、内勤财务、人员管理等等。
返回
身心素质
管理者的技能
基 本 技 能
含
义
内
容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 技 术 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 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 识、技术和方法的能 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 技 能 力
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 人际交往,融洽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了 人 际 指管理者处理人 事关 解并满足下属需要,进行有效激励的能力; 系的技能 技 能 善于团结他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的能力 等 概念技 指管理者观察、 理解 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能(构 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 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 想技能) 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 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返回
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 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 的工作,不会指挥其他管 理人员
返回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的素质: 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 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 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见表) 3.管理者的技能(见表) 4. 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见表) 5.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
?
最有成绩的管理者
活动 传统管理 沟通
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关系
平均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四种活动的时间分布
类型
平均的 管理者 成功的 管理者 有效的 管理者
32% 13% 19%
29% 28% 44%
20% 11% 26%
19% 48% 11%
返回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创新
(1)按管理层次(见下表)划分
高层管理者:决策层
中层管理者:执行层
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
按管理者层次分类
高层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第一线管理者 (督导人员)
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 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工作
一、管理机制
1.管理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2.管理机制的构成
2.环境管理
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管理者必须抓好环境 管理。
1)了解与认识环境 2)分析与评估环境
3)能动地适应环境
主动适应一般环境; 积极干预、主动影响任务环境;
利用稳定环境快速持续发展;以权变管理应对多变的动态环境。
第四节 管理媒介 —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学习内容
一、管理机制 二、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的概念 1.管理对象---组织的形态 2.管理对象---资源或要素 3.管理对象---职能活动
管理对象的概念
管理对象的内涵: 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 管理对象的外延: 管理的对象应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组织 资源与职能活动。
1.管理对象——组织的形态
• 社会组织 : 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完成特定任务,而以社会规程,结合在一起
的人的群体。
按社会功能性质分: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 军事组织、其他社会组织。 • 社会组织内部的单位或部门
组织内部设置的各种单位或部门,行使职能的部门。
2.管理对象——资源或要素
管理的直接对象是组织的资源和要素,包括:
管理情景: “什么是管理?”
赵智勇是公司技术部的干事。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七 年了。他独挡一面,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驾轻就熟。 最近,他被提拔到公司所属的售后服务部做主任。他每 天不但要处理大量业务工作,而且要管理自己的部下,还要 同大量的顾客打交道。他整天忙的不亦乐乎,而且,不知道 在总体上怎样把握。 他在问自己:“什么是管理?都包括哪些方面?”他急 切地想弄清管理的本质与构成。
管理者正是在对各种活动进行筹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 发挥着管理的功能。
管理职能活动的两大目标:1、效益(成果) 2、效率(过程)
二、管理环境
1.管理与环境
2.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3.环境管理
1.管理与环境
• 管理环境 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 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3)管理广泛适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管理活动的应用领域 • 军事管理:孙子兵法 • 工程管理:长城、金字塔、都江堰 • 国家管理:亚当-斯密国富论 • 行政管理:亨利-法约尔 • 城市管理:威尼斯城 • 经济管理:柏拉图-劳动分工、泰罗-科学管理
4)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六种基本活动,这六 种活动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安全活动、 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的涵义;属性,管理的系统构 成; 2.掌握管理者的层次、素质、技能; 3.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 4.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 的机理与类型。 5、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第一节 管理的涵义
知识要点
一、管理的必然性与概念 二、管理的属性 三、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四、管理职能
3、管理定义的多样化
泰勒
法约尔
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