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运气学说不等于气象学,更不属于天 文学,她的内涵更广更深。 她研究的是整个地球时空阴阳五行磁 场的组合、变化、以及产生的时空效应, 特别是对生物界中人体阴阳五行磁场的 影响。
干支纪年的科学性 干支纪年的科学性
干支纪年是无时间 无时间起始点的。 无时间
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二)寒邪
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 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寒邪易引 起“痛痹”。 3、寒性收引。 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 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寒邪侵 犯肌表,可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 寒邪侵犯经络,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 不利等症状。
七、分析运气学要点
(一)大运、主气、客气关系 (二)大运、主气、客气关系与司天、 在泉的关系 (三)运气相临的分析 (四)特殊年份的运气 传统文化核心: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 最后的结果就是关键所在。
非典严重时期
癸未( 癸未(2003.5)年二之气 ) 中运、 中运、大运 :火不及 在泉: 司天 :太阴湿土 在泉:太阳寒水 主气 :少阴君火 客气: 少阴君火 客气:少阴君火 主气、客气、 主气、客气、大运皆属火 克金之象 治疗大青龙汤、预防则温补灸之) (治疗大青龙汤、预防则温补灸之)
非典终结时间
五运六气概论
柳州市中医院消化科
徐信山
2011.03.30
个人简历
徐信山,师从全国十大名老中医、 徐信山,师从全国十大名老中医、广西中 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针研所所长、 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针研所所长、硕 士研究生导师谢感共教授,学派黄玉健大师兄 谢感共教授 学派黄玉健大师兄。 士研究生导师谢感共教授 学派黄玉健大师兄。 学术上主张医易结合, 学术上主张医易结合,主攻时间医学原理与应 对干支学说、五运六气、子午流注、 用,对干支学说、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 八法等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旁及医、 八法等传统中医理论的研究,旁及医、道、佛、 武学及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理论, 儒、武学及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未来 科学发展的动向等等。 科学发展的动向等等。 2005、06、09年应邀回广西中医学院《感 年应邀回广西中医学院《 、 、 年应邀回广西中医学院 悟中医》学术讲座主讲。(感恩) 。(感恩 悟中医》学术讲座主讲。(感恩)
四、五运六气的五个因素
1)中运、大运 :根据年干所定; )中运、 根据年干所定; 2)司天 :根据年支所定 ,是客气三之气; 是客气三之气; ) 3)在泉 :根据司天所定,客气六之气。 根据司天所定,客气六之气。 ) 4)主气: ) 5)客气:根据司天来推, )客气:根据司天来推, 考虑年、月的大( 时空对人的影响, (考虑年、月的大(小)时空对人的影响,研 究地球时空的变化) 究地球时空的变化)文化宣教很重要
三、五运六气天文学背景
《天元纪大论 》:“太虚寥廓 太虚寥廓,肇基 太虚寥廓 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五运终天,布气 五运终天 真灵,揭统坤元,九星悬朗 七耀 九星悬朗,七耀 九星悬朗 周旋,日阴曰阳,日柔曰刚,幽显 周旋 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 成章。 -《天元纪大论 》
天文学背景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丹天 黄今天之气经于心尾巳分; 黄今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苍天 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 素天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玄天 胃 -《太始天元册)《五运行大论》
(五)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 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 2、燥易伤肺。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 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 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 燥易伤肺。
六、三种年份
天符: 天符:为执法。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
特点:岁运 司天之气 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 特点:岁运与司天之气 年份:戊寅、戊申(火太过,少阳相火司天) 年份:戊寅、戊申(火太过,少阳相火司天) 戊子、戊午(火太过,少阴君火司天) 戊子、戊午(火太过,少阴君火司天) 乙卯、乙酉(金不及,阳明燥金司天) 乙卯、乙酉(金不及,阳明燥金司天) 丁巳、丁亥(木不及,厥阴风木司天) 丁巳、丁亥(木不及,厥阴风木司天) 丙辰、丙戌(水太过,太阳寒水司天) 丙辰、丙戌(水太过,太阳寒水司天)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不及,其太过而上应五 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 而动,其亦为之变乎? 应近则小,应远则大。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 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 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 伐之。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故 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 其所不胜。
二、历史渊源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天体运行变 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 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 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 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 七篇。 运气学说不等于气象学,更不属 于天文学,她的内涵更广更深。
现代运气学的误区
日,太阳 時 土,测量仪器(晷仪) 寸,测量
时间: 时间:主要是根据测量太阳而确定的。
时间的内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白鼠实验?) ?)时间变化 (小白鼠实验?)时间变化 时、空、态 随之改变。 随之改变。 时间医学的重要地位 养生第一,无法青春永驻) (养生第一,无法青春永驻) 经典的时间医学-- --五运六气 经典的时间医学--五运六气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三)湿邪
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 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 特点。 3、湿性粘滞。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 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 病程的缠绵性。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 体下部。
(四)火邪
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 2、火性炎上。易侵袭人体上部。 3、火热易伤风动血 。 热邪引起的肝风 内动,又称“热极生风”。 “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 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 4、火热易扰心神。 5、火邪易致疮痈。
(甲己为土运,辰戌丑未为四方土) 甲己为土运,辰戌丑未为四方土)
太乙天符: 太乙天符:为贵人。中贵人者,其病暴 而死。 特点:岁运之气、司天之气、岁支的五 特点:岁运之气、司天之气、岁支 行属性相同。
戊午(火太过,少阴君火司天,午南方火) 戊午(火太过,少阴君火司天,午南方火) 乙酉(金不及,阳明燥金司天,酉西方金) 乙酉(金不及,阳明燥金司天,酉西方金) 己丑(土不及,太阴湿土司天,丑四方土) 己丑(土不及,太阴湿土司天,丑四方土) 己未(同上) 己未(同上)
(一)五运六气的内涵
五运:宇宙 五运:宇宙各天体对地球生命共同作用 的结果”。“运”指地球处于木、火、 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六气: 日地关系对地球生命共同 六气:主要为日地 日地 作用的结果。“气”指风、火、热、湿、 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 研究地球大坏境时空,不针对个体, 时间医学的最高层次!
例1:
2010为庚寅年, 少阳相火司天, 厥阴风木在泉。
例2:
2011为辛卯年, 阳明燥金司天, 少阴君火在泉。
(三)六气的主气
(四)六气中的客气
客气顺序(三阴三阳) 客气顺序(三阴三阳) 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原则:司天(三之气)、在泉(终之气) 原则
举例
2006为丙戌年, 戌
1 2 3 4 5 申、酉、戌、亥。 9 10 11 12
6
7
8
天干地支内涵
十天干:代表太阳的综合作用,示太阳 有十种不同运动状态,含太阳黑子的不 同对地球万物的影响。 十二地支:代表月亮的综合作用以及对 地球的影响(生物界)。
時,四時也。——《说文》 時 或間, 閒,或間,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说文》
何为天人合一?
天地外界万事万物阴阳五行的变化, 从而引起人体体内相对应的脏腑气血阴 阳五行随之变化,这才是天人合一的真 正内涵。 《内径》“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天官的能力,观天象而知气之变。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 府也, 可不通乎” 。 阴阳五行是万事万物的总纲---哲 学归类。(人就是阴阳五行的组合、 包括脏腑、以人在的时空组合)。
(一)天干化五运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例1: 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2006为丙戌年 丙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丙属于水为太过 太过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故为:水运太过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例2: 例 -《天元纪大论 》 2003为癸未年 癸 甲丙戊庚壬为太过 太过之年 癸属于火为不及 太过 不及 乙丁己辛癸为不及 不及之年 故为:火运不及 不及
(二)地支化六气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君火;(下见阳明燥金。)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湿土;(下见太阳寒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相火;(下见厥阴风木。)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燥金;(下见少阴君火。)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寒水;(下见太阴湿土。)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风木。(下见少阳相火。) 司天-上半年, 在泉 在泉-下半年 注: 司天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 太阴湿土在泉。 太阳 太阴 太阳(三之气),太阴 太阴(六之气),故: 太阳 太阴 少阳、阳明、太阳 太阳、厥阴、少阴、太阴 太阳 太阴
例2: :
2003为癸未年, 未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 太阳寒水在泉。 太阴 太阳 太阴(三之气),太阳 太阳(六之气),故: 太阴 太阳 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太阴、 太阴 太阳
(一)风邪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多 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2、风性善行数变。 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 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 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4、 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 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