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石业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
曾经是全国电石行业老大的山西省,因未能及时优化升级电石产业结构、加快延长产业链条,企业长期固守单一的产品结构,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低下,行业可持续发展陷入被动局面,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高压政策下,前景显得日渐暗淡。
山西电石行业如何转型?12 月6 日,山西省电石协会秘书长李三文坦言:山西电石落后生产装置较为普遍,行业面临较大调整。
未来电石行业,需要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实现电石炉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拓展下游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山西电石产量占全国25%以上,是我国电石生产第一大省。
经过几年的淘汰落后电石产能,众多小规模不符合政策的电石生产企业被强制关停,十一五至今,山西已全部关闭和淘汰了6300 千伏安以下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排放不达标的电石炉,共淘汰落后电石产能173.92 万吨。
85%的电石企业被淘汰掉。
电石产量在全国的排位也从第一滑到了10 名以外。
据李三文介绍,今年年底前,山西还将完成淘汰单台炉变压器容量小于12500 千伏安的电石炉20 台,涉及企业15 家,电石产量31.1 万吨。
许多电石下游企业向协会反映:电石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但同时又是我国的基础原料行业,需要加强整顿,却又不可缺少。
目前,太原化工集团、山西三维集团、榆社化工集团、山西合成橡胶集团等下游企业所需电石全部由内蒙古、陕西等地调入。
淘汰电石落后产能必须注意区域平衡的问题,不能把一个地区的电石企业都砍光了。
不少下游企业主直言。
其实,我国《电石准入条件(2007 修订版)》中已经提到,鼓励新建电石生产装置与大型工业企业配套建设,以便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多年来电石行业发展一直遵循的方向是:推动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