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
2.3 Dynamic vs conventional
Dynamic: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emphasises the dynamic and mutable aspects of blending and its role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It has been more concerned with investig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o ongoing meaning construction. 概念合成理论中概念合成的构建和操作都具有创造性。因此,该理论不仅 能解释固定的概念隐喻,更擅长解释创新的隐喻。人们日常的交流和理解 过程就是具有创造力的即时在线映射及整合过程。如“He is not a"这一在线隐喻就是在"That surgeon is a butcher." 这个隐喻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这说明概念合成是一个即时在线的过程。 因此,概念整合理论比概念隐喻理论更具动态性。
概念合成理论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动态意义的构建,这种构建 基于心理空间的整合。人们通过运用百科知识对概念进行分析和 过滤从而整合出新的意义,而这些新的结构是任何一个输入空间 都不具备的。上述提到的针对创新隐喻的问题,概念隐喻理论对 从旧信息中产生的新的意义的解释不充分,而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 这一缺陷;因此,可以用来分析隐喻理论不能分析的复杂隐喻。
2.2 Mapping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involves selective projection of structure from inputs to the blended space rather than unidirectional crossdomain mappings. In addition, structure from the blend can be projected back to the input spaces.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模式不是源域和目的域直接、单向和绝对地 映射,而是以共享心理图式为类属空间,由源域和目的域两个输入空间 双向映射到合成空间的动态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进行跨空间 映射,即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存在部分映射关系; 然后,两个输入空间的元 素向类属空间映射并形成共同的抽象结构,再分别映射回两个输入空间 ,从而规定了输入空间之间核心的跨空间映射; 接着,两个输入空间的元 素有选择地映射到合成空间。
一个心理空间可能会从多个概念域中提取结构,与概念域相比,是范围更小、内容更具 体的概念集合。
2.2 Mapping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makes unidirectional cross-domain mappings. The mappings between the two domains are fixed and systematic.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是单向映射。因此,隐喻可以理解为源域和 目的域这两个认知域之间的一种单向的映射关系,映射过程具有固定的“ 方向性”和“系统性”,即按照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方向进行映射。同时, 源域的结构也会系统地映射到目的域中。目的域中最终形成的结构继承了 源域原有的结构,所以源域决定了目的域的意义。例如,“Life is a journey"。
从源域中可以提取的抽象结构是:一艘巨轮向某地行进,途中因撞击 了某物被摧毁而沉没。 直接映射到目的域时: Clinton总统因为性丑闻事件在政途上受挫。 而对于这句话人们通常理解应为Clinton并没有因此受挫而是“幸存”下来。 Titanic 冰山 Clinton总统 性丑闻事件 类属空间
整合空间
“If Clinton were the Titanic,he iceberg would sink,” 此句引自1998年2月出 版的Washington, D.C. Beltway。该文章发表时Titanic这部电影正在热播,而 Clinton总统的性丑闻事件也在全美闹得沸沸扬扬。
源域 Titanic 冰山 → → → 目标域 Clinton总统 性丑闻事件
2.3 Dynamic vs conventional
Conventional: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emphasises the idea that there is a ‘metaphor system’ in which conceptual metaphors inte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 to the human conceptual system. Metaphor theorists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mapping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s entrenched in conceptual structure. 概念隐喻理论用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固定的映射来看待和分析隐喻,主要讨 论概念隐喻代表抽象出来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概念隐喻理论主要涉 及固定的隐喻概念化模式。
2.4 Emergent structure
小结:
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新创结构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分析、理解概念隐喻,尤 其是隐喻理论所无法解决的复杂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由于没有这一结构,它只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显著的、约 定俗成的隐喻。
概念合成理论VS概念隐喻理论
相同点
a) 都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而 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 b) 都在解释隐喻的工作机制 、隐喻意义的理解和生成机 制 c) 都论及概念范围之间语言 意象的系统投射和推论结构
2.3 Dynamic vs conventional
小结: 概念合成是一个动态的、即时在线的过程。 概念隐喻理论用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固定的映射来看待和分析隐喻,主要讨 论概念隐喻代表抽象出来的固定的思维方式。
2.4 Emergent structure
While blending Theory provides an account of emergent structur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does not. It's one of the original motivations for blending Theory. There are three component processes that give rise to emergent structure: (1) composition; (2) completion; and (3) elaboration. “浮现结构”只存在于合成空间,主要 通过组合,完备,扩展三种途径产生。 “浮现结构”在合成空间内,用方形表 示,里面既有输入空间元素在合成空间 里的对应物,也有输入空间没有的元素。 合成空间里产生这种新的结构,新的行 为,概念,情感和理解也产生了。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 映射
E.g. Life is a journey.
• • • • • • • 源域 旅程 旅行者 起点 障碍 目的地 终点 → → → → → → → 目标域 人生 人 出生 困难 人生目标 死亡
• 喻体是 “journey”, 本体是 “life”, 分别代表了源域和目标 域。在概念隐喻理论中, “概念域”是指高度概括化的知识结构。比 如“旅行”这个概念域包含旅行者、路径、起点和终点等。这样的 域是理想化的知识结构, 具有稳定性。
向的(unidirectional) c)没有严格的方向性
d)主要针对固着度高(entrenched) d) 着眼于创造性思维活动 , 解释 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关系 新生成的、可能只是短时存在的 e)没有新创结构,只能分析简单的 概念表达
、显著的隐喻。 e)新创结构可以帮助理解隐喻理 论所无法解决的复杂隐喻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V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Outlines
1. A throwback at their central concerns 2. Contrasts
2.1 Spaces vs domains 2.2 Mappings 2.3 Dynamic vs conventional 2.4 Emergent structure
2. Contrasts
2.1 Spaces vs domains
2.2
Mappings
2.3 Dynamic vs conventional
2.4 Emergent structure
2.1 Domains vs Spaces
“概念域”和“心理空间”存在两方面的不同:稳定性范围的大小。 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概念域”是指高度概括化的知识结构。比如“旅行”这个概念域 包含旅行者、路径、起点和终点等。这样的域是理想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稳定性。 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Fauconnier等人用“心理空间”代替了“概念域”这个术语。 心理空间是随着思考和交谈建立起来的。各个心理空间随着话语的展开彼此连接起来 ,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这样的心理空间是在线的、即时的,具有不稳定性。 例如, 阿帕拉契小径(美国东部著名的徒步径) 卡莱尔 宾夕法尼亚州 我们在理解“my hike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 in Carlisle, Pennsylvania in 1990” 时,建立的心理空间是从“旅行”这个概念域中提取了具体的、部分的结构。
不同点 概念隐喻理论
a)概念域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
概念合成理论
a)心理空间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 位
b)只涉及两个域(源域和目的域)之 b) 至少四个心理空间 : 两个输入 间的映射关系 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 c)映射有严格的方向性,映射是单 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