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陈武毅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是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互动与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科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
所以,改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对此,本文将从利用“问题串”、采用分层教学与加强师生交流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
同时,新课程改革向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法,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构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和思想,牢牢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和核心思想,以此为基础来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优化与革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升级。
一、利用“问题串”,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是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向学生的提出几个问题,而是要充分利用问题串才能发挥出问题的积极作用。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问题串,确保问题的提出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使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参与和深入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现阶段学生对于乘法的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无论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还是更大的数之间的乘法,学生们通过竖式计算的方式都能达到准确计算的效果,而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学生们而言算是新的挑战。
所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笔者根据本节课程的内容,为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计算,问题如下:小红购买了3本图书,每本图书的价格为13.5元,那么小红购买3本图书一共花费多少元?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
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问题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采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