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ppt
气不摄血 阴虚火旺 瘀血阻滞
流滞关节
灼伤膀胱
上出清窍 鼻衄、齿衄
紫
癜
病
因
病
机
图
8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多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
数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为首发症状。 1.皮肤紫癜 皮疹为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退 色,并可融合成片。伴有轻微痒感,分批出现;常见于下肢及 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在膝、踝、肘、腕等关节附近较密集, 以伸面为多。部分累及上肢、躯干,面部少见。可伴有血管神 经性水肿。 2.关节肿痛 主要涉及膝、踝等大关节,单发或多发,常有关 节活动障碍。关节积液 为浆液性,而非出血性。症状消失后不 遗留关节畸形。
第十七章 第三节 紫
癜
目的要求
熟悉
病因病机
掌握
定义、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
2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西医治疗
预防与调护
3
概
述
一、定义: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称为紫癜,为血溢于皮下所 致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西医学根据紫癜患儿血液的变化,将紫癜分为两类疾 病一种是非血小板减少,多由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变态,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所致的称为过敏性紫癜; 一种是由血小板总数减少致毛细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 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法:疏风清热,宁血消癜。 方剂:连翘败毒散。
18
辨 证 论 治
三、分证论治
2.血热妄行 证候表现: (1)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色鲜红或紫红。 (2)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 色鲜红或紫红,烦躁、口渴、便秘;或伴 腹痛;或有发热 。 (3)舌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宁血消癜。
28
练习题
4、李某,女,5岁,3天前出现皮肤紫癜,伴发热、烦躁,紫癜遍布, 色鲜红伴腹痛,便血、舌质红、苔黄、脉洪数。应辩证为 ( )。 A、风热伤络 B、血热妄行 C、气不摄血 D、肝肾阴虚 E、脾肾阳虚 四、多项选择题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 ) A、紫癜不高出皮肤 B、 以四肢面部为多见 C 、呈对称性 D、 压之不褪色 E、 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
六、病例分析
患儿,5岁。双下肢皮肤出现瘀点瘀斑5天就诊。该患儿诊前一周 曾发热、流涕、轻微咳嗽,近5天患儿突然双下肢皮肤出现鲜红色的 出血点,膝关节以下较多,分布对称,伴有痒感。 查体:双下肢可见红色斑丘疹,分布对称,略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大 小不一。舌红,苔薄,脉浮数。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5.32×1012/L,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2×109/L, 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1%,血小板计数132×109/L。
6
病 因 病 机
一、病因 1.外因:以风邪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2.内因:1.先天不足
2.后天失养 3.疾病影响 4.药毒所伤
二、病机关键 血热妄行
7
血溢于脉外
紫癜
腹痛 便血 关节 肿痛
尿血
化热 感受外邪 化火
饮食不当 (药毒、过敏食物)
血热妄行
血不 循经
郁于肠胃
禀赋不足 后天失调 疾病影响 脏腑 失调
24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紫癜 二、填空题 1. 中医的紫癜主要包括西医的( ) ( )。 2. 过敏性紫癜常易伴有( )( )( ) 等症状。
27
练习题
三、 单项选择题 1. 紫癜反复发作,色淡紫,食少纳呆,头晕心悸,舌淡胖,脉沉 细无力,应辨为( )。 A、风热伤络 B、血热妄行 C、气不摄血 D、肝胃阴虚 E、气滞血瘀 2、紫癜血热妄行型首选方剂是( )。 A. 清瘟败毒散 B. 白虎汤 C. 银翘散 D.化斑汤合泻黄散加味E. 补阳还五汤 3、紫癜风热伤络型首选方剂是 ( )。 A、犀角地黄汤 B、银翘散 C、归脾汤 D、清瘟败毒散 E、桃红四物汤
伴证 辅助 检查
可伴鼻衄、齿衄;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 而见抽搐及昏迷。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
血小板正常;出凝血时间、血块收缩 试验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12
辨 证 论 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起病急,病程短,紫癜颜色鲜红者多属实证;起病缓, 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癜颜色较淡者多属虚证。 2.辨病情轻重 以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肾脏损害或颅内出 血等作为判断轻重的依据。凡出血量少者为轻症;出血严重伴 大量便血、血尿、明显蛋白尿,或头痛、昏迷、抽搐等均为重 症。 3.辨病与辨证结合 过敏性紫癜早期多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 常兼见湿热痹阻或热伤胃络,后期多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多为血热妄行,慢性型多为气不摄血或 阴虚火旺。
1.中医诊断:(病名) 分型 2.西医诊断: 3.治法: 4.方药及服法: 5.调护:
32
16
辨 证 论 治
二、治疗原则 总治则:宁血消癜 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 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
17
辨 证 论 治
三、分证论治
1.风热伤络 证候表现: (1)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 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伴痒感。 (2)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便血等。 (3)舌质红,脉浮数。
9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3.胃肠道证候 以脐周或下腹部绞痛为主,或伴呕吐,可有不 同程度便血。重者偶有 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4.肾脏证候 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单纯性血尿、蛋白尿。多数 在皮肤紫癜出现后2~4 周内出现尿异常。个别病情重者出现大 量蛋白尿、氮质血症、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 5.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轻-中度增高,嗜酸性 细胞可增多,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骨髓象正常,无严重出 血者一般无显著贫血。有肾损害者尿检有红细胞、不同程度蛋 白尿及各种管型。重症病例可有高凝状态,约半数患儿血IgA水 平升高。
22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 力。 2.过敏性紫癜要尽可能找出引发的各种原因。 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控制扁桃体炎、龋齿、 鼻窦炎,驱除体内各种寄生虫,不吃容易引起 过敏的食物及药物。 3.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等疾病,以免诱发或 加重病情。
方剂:犀角地黄汤。
19
辨 证 论 治
三、分证论治
3.气不摄血 证候表现: (1)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斑点颜色淡红。。 (2)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心慌头晕,神疲乏力,食 欲不振。 (3)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摄血,宁血消癜 。
方剂:归脾汤 。
20
辨 证 论 治
三、分证论治
4
概
述
二、命名 中医文献里没有紫癜这一名称,但如“斑毒”、“血
溢”、“葡萄疫”、“肌衄”与此病证相似。
5
概
述
发病情况 1.季节:春秋 2.年龄: 过敏性紫癜好发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年龄多在2~5岁,男女发病比 例无差异。 3.预后:本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控制或痊愈, 反复发 作或出血严重者迁延难愈。
E、伴腰膝痠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30
练习题
4.关于紫癜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 B、常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 C、属于小儿出血性疾病 D、多见于婴幼儿 E、属于血证范畴。 五、简答题 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如何鉴别?
31
练习题
29
练习题
2.过敏性紫癜诊断要点为( ) A、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 B 、呈对称性 C 、高于皮肤表面 D 、压之不褪色 E、血小板数正常 3. 气不摄血型紫癜主要症状有( ) A、起病缓慢,紫癜反复发作,迁延日久 B、紫癜色淡紫,常伴鼻衄、齿衄, C、面色少华,纳差,头晕心悸,口唇色淡, D、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10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 急腹症 风湿性关节炎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ຫໍສະໝຸດ 11诊断与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
皮疹 特点 病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多见于下肢、臀部,呈对称性分布, 以四肢、面部多见,瘀点、瘀斑为红色 为略高于皮肤的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 或青紫色,出血点多为散在,针尖样大 压之不褪色。 小,压之不褪色。 起病前多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 及服用某些药物、食用某些食物及接 触某些物品等过敏因素 便血、尿血、腹痛、关节肿痛等症。 多数有病毒感染史。
23
预防与调护
二、调护 1.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患 儿活动,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2.避免外伤跌仆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3.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呕血、 便血者应进半流质饮食,忌硬食及粗 纤维食 物;忌辛辣刺激食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 平素可多吃带衣花生仁、红枣等。
4.阴虚火旺 证候表现: (1)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 (2)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 (3)舌红,苔少,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剂:大补阴丸 。
21
辨 证 论 治
四、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1.宁血糖浆: 每服5~10ml,1日3次。用于气不摄血证。 2.血康口服液: 每服5~10ml,1日3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针灸疗法 1.针法: ①主穴:曲池、足三里。②配穴:合谷、血海。先刺主穴, 必要时加配穴。 有腹痛加刺三阴交、太冲、内关。用于过敏性 紫癜。 2.灸法: ①取穴:八 、腰阳关。②方法:艾炷隔姜灸。每穴灸45分 钟,1日1 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