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朝阳市城市水保

辽宁省朝阳市城市水保

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以及防治策略柳**** 赵****(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122000,13464400***)摘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干旱少雨多风。

随着城市化进程,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危害日益突出。

本文在分析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朝阳市水土流失防治对策,认为必须强化监督管理,注重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做到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与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相衔接。

关键词: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城市水土保持;防治对策Control Methods About Soil and Water Losses of Chaoyang CityAbstract: Chaoyang, located in the western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a droughty, rainless and windy c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harm of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 has been serious increasingly in this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of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 in Chaoyang City, and advanc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is c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nterim measur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linked to the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Key words: Chaoyang City;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Urb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ontrol countermeasures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深入,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城市水土流失有别于农村山区的水土流失,是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由于人为活动造成的,在自然外营力(降雨、重力、径流冲刷)的作用下,引起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2],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城市水土流失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存在,且城市生产和建设高度集中、行业复杂,水土流失也复杂多样。

城市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巨大,一般达2万~4万t/(km2·a),甚至超过10万t/(km2·a) [2]。

城市水土保持是针对城市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不仅包含对水土资源流失的预防和治理,由于城市是人类聚居区,还应包含对城市生态景的保护、对破坏劣地的植被恢复及景观改善和城市绿化美化的功能[3]。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不断外扩,伴随着这一进程,城市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水土保持、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1.1干旱是水土流失主要自然因素朝阳市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多风。

朝阳市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属于重旱区[4]。

朝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3mm,降水多分布在6~9月,占全年降水的80%。

干旱气候直接表现是水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

全市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93082.4万m3,其中地表水为154089.9万m3,人均占有水量350m3(2012年朝阳市水资源公报),只占辽宁省人均占有量820m3的42.7%,占全国人均占有量2350m3的14.9%。

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按照联合国标准衡量,朝阳市属于水资源总量极度缺乏的地区。

水资源的匮乏,造成各行业缺水问题突出。

由于降水不足且分布不均,水资源匮乏,造成了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脆弱,这就造成了城市内裸地自然植被恢复慢,人工植被管理维护投入大。

干旱少雨是朝阳市城市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的主要考虑的自然客观因素。

1.2城市化进程快速从2013年以来,朝阳市城市建设步入快轨道,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市建设加速。

2008年制定的《朝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朝阳市打造成“环渤海经济圈辽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与新兴文化旅游名城。

”城市的建设规划由城市修建性规划向城市控制性规划转变。

朝阳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45km2增加到2012年的81km2。

城市边缘区为扩张性建设,主要包括:沿大凌河东北方向新城建设、城市西部产业新城园区建设、南部以凌钢建设为带动南拓、东部房地产开发建设。

城市建成区为改造性建设,主要包括:改造朝阳机场、5条主干道改扩建、城市公共中心建设、城中村改造工程。

边缘区和建成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类型、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与过程、人类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们的水土流失问题也是不同的[5]。

城市边缘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是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5]。

而朝阳市建成区的改造性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也不能忽视,同样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这也是朝阳市城市化进程中水土流失的一个特点。

1.3水土流失严重据辽宁省第四次卫星遥感调查,朝阳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8785.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4.6%,位居全省第一位,土壤侵蚀模数达2554t/(km2·a)。

根据近五年对朝阳市城区内不同下垫面水土流失监测,其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在3000~60000 t/(km2·a)之间,监测手段为布设水土流失径流小区。

各年度扰动后各种裸露面侵蚀模数见下表。

2008年~2012年侵蚀模数监测表年平均降水量mm监测部位流失厚度mm侵蚀模数t/(km2·a)2008 389.5 堆土边坡场地平整161242400336002009 330.8 堆土边坡场地平整161142400308002010 630.5 堆土边坡堆渣边坡场地平整2017145300049300392002011 435.7 堆土边坡堆渣边坡场地平整开挖边坡1815138477004350036400232002012 635.9 堆土边坡堆渣边坡场地平整开挖边坡211613955650464003640026100表中:场地平整指各种开发建设项目三通一平之后裸露的地表;堆渣边坡为城市建筑垃圾堆渣边坡。

三年以上的土质堆土边坡,山体开挖边坡,迹地等,由于形成了表面结皮或者长出荒草,侵蚀模数稍低,在3000 t/(km2·a)以上。

朝阳市干旱少雨多风,年平均风速3.5 m/s ~4.5m/s,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超过75d,且多集中在春秋季节,为扬尘提供了动力源。

加之城市建设中的不注重土体裸露面的防护,极易起尘。

因此,朝阳市城市水土流失,干旱是其主要自然因素,城市化进程快速是其人为因素,除具备其他城市水土流失的共性外,还具有城市边缘区和建成区并重、水蚀风蚀并重的特点。

朝阳市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是城市环境问题,也是城市管辖区域社会经济问题。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居民出行和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城市的软实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2.1水土保持临时措施不到位朝阳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展开,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构建物基础开挖、管沟开挖、场地整平等,产生大量的松散土体、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只是采取了彩钢板等简单拦挡措施,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市容,所起到的水土保持效果甚微。

建设期间是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而往往这个时段不被后期的水土保持验收所重视。

临时措施是这个时段最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手段,而临时措施的不及时布设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2.2城市建设中存在地表重复扰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按城市规划建设,或者企业对市场把握不准确,造成了个别地块内建设不久又推倒重建或者改建,这就造成了二次地表扰动,造成二次流失。

城市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管道建设没有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归口不同、各司其职,致使同一沿线管道重复开挖,地表重复扰动,增大了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衔接不良城市的园林景观要求视觉效果、适宜市民休闲,这就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只看重水土保持效果发生冲突,往往是将水土保持措施尤其是植物措施,重新按园林景观设计、实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3 对策3.1水土保持的有效介入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建设都应按《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水土保持的有效介入包括各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表)的编制、审查,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及时进场,水土保持验收,水土保持执法监督。

涉及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评估单位等。

其中市政工程、惠民工程、形象工程,不够重视水土保持,这些工程建设中更应依法办事,更应加大力度落实“三同时”制度。

只有做到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介入,才能让各行各业的建设从开工到竣工都在水土保持的监控之下,才能有效遏制建设中的水土流失。

3.2继续加大城市园林建设力度,与水土保持措施相衔接近年来,在全市开展以道路绿化为骨干,包括公园、广场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尤其是大凌河人工湖建设,沿河堤的绿色走廊,这些措施都增加绿化率,丰富了景观,使城市绿地布局日渐合理,城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对城市水土流失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市绿地面积达到1000万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m2(朝阳市公用事业局数据)。

城市的园林绿化一般都在构建物建设完成后实施,这就存在与水土保持措施衔接的问题,尤其是与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相衔接。

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提前介入,使各类建设项目落实“三同时”,同步考虑园林规划,使水土保持临时措施、永久措施与园林绿化统筹考虑,避免园林绿化后期介入而造成水土保持措施浪费,从而避免水土流失治理空档期,从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3.3着重城乡结合部水土流失治理城乡结合部即城市的边缘区,是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倾倒地,采矿、挖沙活跃,这里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由此引发的污染地下水、淤积河道等问题也很严重,往往是水土流失治理忽略的地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