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 九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 九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九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属于中国吗?文章提交者:宁尚彬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bbs73-0-1.html混迹于历史区也有一定时间了,以前发现坚持满蒙非中国论或元清非中国缪论及玩文字游戏胡搅蛮缠的人并不少.不过,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坚持满蒙非中国论的越来越少了,现在换成不少网友认为元朝是中国,但最初叛金建立的大蒙古国是外来侵略政权,呵呵,毕竟有24史,元清是其中之一!某些人想烧也烧不掉,但24史里没有最初的大蒙古国,现在讨论下大蒙古国是否属于中国,成吉思汗是否中国人。

其实,是否中国政权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主建立的政权,但什么是古代中国人呢?如果坚持华夷之辨区分中国人,接受汉文化的称华,是中国人,不接受的则为夷,是外国人,那现在中国境内好多民族的祖先,在1912年没有五族共和之前都不是中国人,甚至现在到了2009年八月三日,也就是今天,西藏边境的珞巴族和门巴族,还不知汉文化为何物,难道这两族同胞就不是中国人了?难道接受了汉化的新加坡人反而是中国人?如果坚持古代统治者的天下观倒是比较合理的,在各政权的统治者眼里,都有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点,也就是在统治者的天下里,不管是华是夷,都是他的子民,也就是现代所通称的地域管辖权,所以以文化来划分中国人是很可笑的事。

古代的天下观,换成现代的法律述语,就是地域管辖权。

所以要成为古代的中国人,条件有二:一,出生并生活在古代中国的各民族政权的疆域内;二,出生并生活在现代中国的疆域内!很明显,看现在的中国疆域,历史上的大蒙古国有一半已经不属中国,但中国还有内蒙古。

[ 转自铁血社区/ ]为了达到切割蒙古族历史的险恶用心,某些网友认为现在的蒙古族是中国人,但历史上他们的祖先不是,炮制出一个爷爷决定孙子的理论来切割蒙古族的历史,大意是蒙古高原在宋朝的时候不是中国领土,所以这片领土上的民族不属于中国,不能因为现在中国有个内蒙古,中国有占蒙古人七成的蒙古族是中国人,历史上蒙古族就是中国人。

这些网友,简直无理取闹,根本无视中国各民族的形成,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是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汉族,满族,苗族,蒙古族,藏族等等),他们在中国原生土长,我们称为世居民族或是土著民族,这些人当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不然他们是哪国人?一些是近代的移民,也就是归化民族,比如朝鲜族,还有俄罗斯族,京族等,移民归化民族,他们有自已的国家,移民到中国来的,没到中国之前,他们的历史当然不是我们的历史,但土著民族的历史,一出现自然就是中国的历史,中国境内的嘛,不然属哪国?再者,这些网友炮制出来的蒙古族加入中国论,我们应当认识其危害性,所谓“加入”中国,自然也有权利脱离中国嘛,不就是赤裸裸宣扬中国分裂?一个外蒙丢了还不够,还想内蒙也失去?先回顾下蒙古族的形成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

”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

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

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

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北史》卷94《室韦传》)。

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语言学家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

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

公元732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

三十姓达怛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

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

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

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

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 转自铁血社区/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

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

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

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

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

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再回顾一下蒙古高原在元朝之前归属中国的历史蒙古高原古分漠北和漠南,也就是清代以后的内外蒙古!秦、汉时期,汉、匈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双方通过战争争夺包括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

最后,以西汉王朝确立对漠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而告一段落,西汉的郡县制在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今天内蒙古(漠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西汉设置的张掖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所管辖。

太长了,知道中国在内蒙古地区首次设置行政机构成为中国领土就行了,至于漠北,也就是外蒙古地区,是在唐初纳入中央版图的!唐朝设置在边区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军事行政机构。

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

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如州府之职。

府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别置副大都护主府事。

安北都护府是唐朝重要的六个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重要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位于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

属关内道。

贞观二十年(646)唐破薛延陀后,铁勒诸部内附。

次年(647)正月置瀚海都督府(回纥部)、燕然都督府(多滥葛部)、金微都督府(仆骨部)、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龟林都督府(同罗部)、卢山都督府(思结部)等六都督府,皋兰州(浑部)、高阙州(斛薛部)、鸡鹿州(奚结部)、鸡田州(阿跌部)、榆溪州(契芯部)、林州(思结别部)、颜(白部)七州,各以部帅为都督、刺史,旋设燕然都护府以统之。

八月,铁勒诸部中最远的骨利部来附,置为玄阙州。

后又以结骨、葛逻禄诸部置坚昆都督府、阴山都督府、大漠都督府、玄池都督府和浑河州、狼山州等都督府和州,均归燕然都护府统领。

都护府治故单于台(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乌加河北)。

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蒙古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

龙朔三年(663),都护府移于漠北回纥本部,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

改名瀚海都护府,与云中都护府以碛为界,领碛北诸羁縻府州。

总章二年(669)改为安北都护府,设州置府还不算中国领土,那怎样才算?唐中后期,契丹叛唐,漠北地区属辽上京道管辖,西部和中部地区为西北路招讨司,后世铁木真兴起的东部有乌古敌烈统军司。

这些设置并非是象征性的授予当地原有的游牧民的官职,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相当数量的辽军屯驻,例如西北路招讨司在今天乌兰巴托以西的漠北中心地区的额尔浑河、图勒河上游地区有镇州、招州、维州、防州等驻屯军州和阻卜大王府等城池,在这里的驻屯军的农业开垦成为近现代以前漠北唯一的农业记录;在后世铁木真兴起的克鲁伦河地区是乌古敌烈统军司的河董城、皮被河城、塔懒主城等驻军城池。

在这些驻军以外,辽对漠北的游牧民也有相当的号召力,即使在金已经灭辽后,耶律大石仍然能够从漠北游牧部族招揽到可观的兵源,并依靠这些兵源和辽原先在漠北的驻屯军西进中亚,击败和消灭当地原有的喀喇汗等国,开创西辽。

女真叛辽,建立金朝以后,对漠北地区松散管理,导至了老成统一了蒙古诸部之后叛金建立了蒙古汗国,你告诉我,蒙古高原怎么就不是中国领土了?蒙古高原中的漠北,唐朝将其第一次纳入版图,时间虽,但设州置府,有了完善的行政机构,后来的辽朝更是对其实实在在的管辖,怎么就不是中国领土了?除非你认为辽金不属于中国,所以辽金对这片土地的管辖不算中国的管辖?难道非要汉族政管辖的领土才能算是中国的领土?少数民族政权管辖的不算?再之后蒙古诸部完成统一,建立了大蒙古国,(疆域大至为现在的内外蒙古还有俄罗斯在近代占领的贝加尔湖地区一带)接下来叛金灭宋灭西夏灭大理收土蕃,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建立了元朝。

蒙古高原归元朝领北行省管辖!再回顾一下元朝之后的蒙古族历史元朝灭亡之后,大明完成中国的统一,但并没有继承元朝的全部领土,蒙古高原由大明的前朝余孽北元盘据,后来明成祖五征蒙古将其打散,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裔,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西蒙古,与东蒙古有姻亲关系。

15世纪,蒙古南北被达延汗重新统一,分东部蒙古为喀尔喀、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喀剌沁(永谢布)六部。

明末清初。

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

对大明时尔臣服,时尔反叛,直至明末,后金收服漠南,清代明之后,蒙古各部被清纳入版图!清政府对蒙古诸部分而治之,将蒙古高原一分为二,内外蒙古由此得名!1912年清亡,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继承了清留下的全部领土![ 转自铁血社区/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沙皇俄国驻库伦(现乌兰巴托)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派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出使俄国,后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针对这样的分裂行为,1913年初,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召开的西蒙古王公会议,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全国申明:“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当一体出力,维持民国”这示第一次在政治文件中,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共同决议宣告自己的民族属于中华民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