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7月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7月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 = 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40%—重度降低
用力肺活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预先准备好,嘱受检者取立位,上鼻夹,含 口器与肺量计相连,平静呼吸数次后,做最大吸 气至肺总量位,屏气1秒钟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 度呼气至残气位,持续、均匀、快速呼尽,重复2 次,选最佳曲线。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3179+(-)117ml、女性 2314+(-)48ml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系指肺扩张受限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其 改变为: 肺活量、深吸气量和肺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减低, 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变化不定。潮气量偏小。
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绝对值减低,但第一秒用力 呼气率正常或增高;MMEF降低;肺活量下降大于最大通气量 下降,故气速指数>1。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总量是指在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总气量。 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气胸、 胸腔积液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导致肺总量减少 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可引起肺总量增加
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 RV/TLC%)
RV/TLC% 来判断有无肺气肿以及肺气肿的程度(需残气量 绝对值增加)。 一般认为:正常 人RV/TLC%≤35%, 36-45%为轻度肺气肿
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麻醉、外科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 的预测 呼吸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疾病进展评估 职业健康查体--发现岗前禁忌症、筛查在岗、离岗 疑似或诊断职业病。
哪些人病人不适应做肺功能检查?
绝对禁忌症
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胸腹部大手术;
职业健康查体项目
用力肺活量(FVC)
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 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正常人大于 80% 。指单 位时间内呼出的最大气量
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
用力肺活量一秒率(FEV1/FVC%)
一、肺容量
肺容量(Lung volumes)是指肺内容纳的气量,是呼吸道 与肺泡的总容量,反映了外呼吸的空间。 肺容量共有四个基础容积,即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 量和残气量。基础容积互不重叠。
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近4周大咯血; 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未 控 制 的 高 血 压 病 ( 收 缩 压 >200mmHg 、 舒 张 压 >100mmHg); 主动脉瘤,严重的甲亢
哪些人病人不适应做肺功能检查?
相对禁忌症:
心率>120次/分
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 孕妇 鼓膜穿孔(需要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 近4周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者 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等)
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
肺组织损害
如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 肺水肿等
胸廓或肺活动受限
如胸廓畸形、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胸膜增厚、 气腹、腹水等
气道阻塞
如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功能残气量(FRC)
功能残气量是指在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由ERV+RV 构成。 功能残气位时吸气肌和呼气肌都处于松弛状态,肺泡内压 为零。功能残气量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作用。 >预计值120%为增高
临床应用
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或胸外疾患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呼吸系统疾病或胸外疾患伴肺功能损害治疗的疗效评估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手术前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的预测
重症抢救监测
劳动力鉴定
哪些人适应做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 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等表现 的病人—明确原因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 吸烟并长期咳嗽,或长期大量吸烟者—看小气道功 能是否改变
46-55%为中度肺气肿
≥56%为重度肺气肿
通气功能障碍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分为三种类型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性
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系指气流受限或气道狭窄所引起的通气障 碍,其改变为:
肺活量早期正常,以后逐步降低;补呼气量递减;功能残气量、 残气量均增高;肺总量正常或增高,严重时肺活量降低超过残 气量增加而表现为肺总量降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 时间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减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降低, 最大通气量减少,最大通气基线上移,气速指数<1。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流程、 目的及注意事项
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
2017.7
人的呼吸受意识的控制
呼吸系统组成
通气功能
呼吸功能
换气功能 肺功能
保障
防御功能 非呼吸功能 代谢功能
早期的肺量计
用记纹鼓 记录肺容量
运 动 心 肺 功 能 试 验
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专门的医疗设备来检 测人体呼吸时呼吸道产生的气流速度和 气流量,从而了解呼吸功能是否正常的 检查技术
深吸气量(IC)是指在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由VT+IRV构成。 补吸气量(IRV)是指在平静吸气后,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 气量,它是深吸气量中的一部分。 反映了肺和胸廓在静态时的最大膨胀度。深吸气量是最大通气量 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75%),因此足够的深吸气 量方能保证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正常。
受试者准备
测试前病人须安静休息15分钟 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 体位:可坐可站,坐时要挺胸坐直 检查动作的练习:对受试者吸呼气加以指 导
肺功能测试方法
1、做几次平静呼吸,然后听指挥缓慢将气一次性呼出来,一直 呼到不能呼为止 2、紧接着快速吸气,吸饱,一直吸到不能再吸为止 3、然后立刻用最大的力气,爆发性的将气体全部呼出,一直呼 到不能再呼为止,中间不能停顿和换气 4、再做一次平静呼吸,结束检查
5、需要有专业的做肺功能的医师来指挥被检查者怎么正常呼吸, 怎么深呼吸,怎么吐气,这样才能使检查的结果更准确,更能说 明问题
在肺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核对被检者并在肺功能检查表上登记,询问受 检者有无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②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学会用嘴来呼吸
③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漏 气 ,应把吹筒放在口腔内,其前口应放在牙齿 内。 ④尽可能配合医生的口令,即时做出呼气和吸气 的动作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补呼气量是在平静呼气后,用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最大气量。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是指深吸气后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 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
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构成四个肺容量,即深吸 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
肺容量及其组成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
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
深吸气量(IC) 和补吸气量(IRV)
在肺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应注意
⑤准备好后令受试者平静呼吸 3--5 次后,尽最大 努力深吸气到最饱满状态(不能再吸气为止), 要求受试者以最快速度、最大力的把气吹进气筒, 并持续用力至少坚持4--6秒以上。 ⑥每位受检者至少测试 3 次,以测定值最大的为 结果。
⑦检查每次测试记录图形,判定是否最大用力、 有无停顿、换气、漏气或者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 异常,并记录,对测试结果应给予评价,如满意、 不满意、不能合作和拒绝合作者等。
测试结果和记录
检查每次测试记录图形的可接受性,判定是否最大用力, 有无停顿、换气、漏气或其他影响测试结果的异常,并应 记录下来 对测试结果应给予评价,如满意、不满意、不能合作或拒 绝合作等
下列情况应认为测定不合格
呼气前未达到最大吸气程度
在整个呼气过程中没有用最大力量
连续呼气不到6秒或容量-时间曲线上没有出现呼气相平台 在吸气或呼气过程中咳嗽或关闭声门或提早终止吸气或呼 气 3次测定数值之差均大于0.15L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混合性通气功能是指气流阻塞与肺扩张受限因素同时存在所 引起的通气障碍,可表现为以阻塞为主或以限制为主。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在肺容量与通气功能方面的改变为: 肺活量下降,而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残/总百分比 变化不一定。 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均降低,第一秒用力呼气率 正常或降低,MMEF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
<预计值80%为减低
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
残气量是指在深呼气后,肺内剩余的气量。 其生理意义与功能残气量相同。
临床上必须结合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RV/TLC%)进行 综合分析以排除体表面积对残气量绝对值的影响。任何可 引起残气量绝对值的增加,或肺总量减少的疾患都将导致 RV/TLC%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