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风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风


三角贸易
航海:赤道、副高无风带;咆哮西风带
五、风的影响
5、风与生物
旗形树冠指示风向
五、风的影响
5、风与生物
(1)风与生物生长发育 A 强风常降低植物的生长量,并使植物受到机械 损伤。 B 微风造成得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输送,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利。 C 风能把植物的花粉和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植 物授粉和繁殖。
本节课重点在于知识的整合,系统归纳,提高学生的读取
信息能力,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 课型: 专题复习课
风的成因 风的特征
方向、大小、风速、作图
风的分类
风 风的变化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焚风
空间变化、时间变化
气候

自然地理环境
天气

地貌

人类生产生活
洋流

生物
风灾与风能 城市规划
归纳总结---综合思维
• 风涉及的知识: • 气候---天气; • 陆地---风成地貌 • 海洋---洋流、风浪、航运 • 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工业、交通区位。 • 灾害防治 • 环境保护
小试牛刀
某地so2浓度等值线,分析成因?
8
9 10

污染源
高考回眸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 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 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 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③“百里风区”戈壁平坦,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 故风速较快。
世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西风带最丰富
五、风的影响
7、风与城市规划
(1)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规划
①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季风气候区: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③风向随季节的变化的地区:
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④工厂布局在热力环流圈之外 ⑤工业区内重污染企业在下风向 思考:广平县大气污染工厂该如何布局?
直接原因
二、风的特征
• 1、风的方向 • 2、风的受力分析、 • 3、风的大小---风速、风级 • 4、风的作图规律
1、风向
指风吹来的方向
8种常使用风向
面向风去的方向分左右,风尾处于风杆左侧 注意:有时候使用偏——风可能更准确
2、风的受力分析—高空—二力平衡
高空/海平面,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压在右,南半球高压在左
风向标——箭头指示风向 风速仪
三、风的类型
1、海陆风
2、山谷风
盆地多夜雨和霜冻,山谷(盆地)不宜建工厂
3、城市风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注意:城市风最大时候——在市中心和郊区温差最 大时候(热岛效应最强),不是城市气温最高时候
4、飓风、台风
4、飓风、台风
台风眼无风
• 思考: ⑴台风的源地、移动路线、形成条件?
⑵台风的危害是什么? –强风: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通信设施 –特大暴雨: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淹没农田村镇 –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⑶台风可能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带来大量降水,缓解南方的伏旱和高温天气 –对我国东南沿海的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帮助
风暴潮
旋风
观察---旋转方向?
暖锋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 --- 风
• 知识目标:

掌握风的形成、特点、变化、影响。
• 能力目标:

灵活运用风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风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让学生体验地理学科的
“综合性”特色,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 教学设想:

本节知识学生都基本学习过,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链,
一、风的形成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高压区 Nhomakorabea吹向
低压区
水往低处流;风往低压吹
天气谚语:“冷成雨、热成风”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环流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风—能量来源—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能量来源 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太阳 辐射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水平 气压 差— 梯度

大气水 平运动 (风)
3.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
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风向玫瑰图判读
N
W
EA
S
五、风的影响
7、风与城市规划
(2)街道与风向
街道与风向相同---减缓热岛效应和利于污染 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3)机场与风向
机场跑道与风向相同
(4)港口与风向
避风---浪小
(5)民居与风向
北方避风向阳;南方通风散热
五、风的影响
8、风灾与防治
大风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如:刮倒建筑物、 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潮、沙尘暴等。
趣味地理——借东风
2、风的受力分析—近地面—三力平衡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指向低 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受摩擦力和气压梯度随高度 变化的影响。在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愈 远,风速愈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小。把北半球摩擦层 中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得到一条风 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曲线,称为埃克曼螺线。
1030
1020 1010
1010
1020 1030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4、风速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⑴ 一般情况,冬季风大, 午后风大 ⑵海拔高风速增大 ⑶ 海面风速大 ⑷ 高空风速大
4、风速
风速——风级——阅读材料
风级 名称 风速(米/秒)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1 软风 0.3-1.5 2 轻风 1.6-3.3 3 微风 3.4-5.4 4 和风 5.5-7.9 5 劲风 8.0-10.7 6 强风 10.8-13.8 7 疾风 13.9-17.1 8 大风 17.2-20.7 9 烈风 20.8-24.4 10 狂风 24.5-28.4 11 暴风 28.5-32.6 12 飓风 32.7-
五、风的影响
2、风影响天气
①迎风坡阴雨多、背风坡晴朗 ②寒潮降温、可能有雨雪 ③台风狂风暴雨 ④大风易产生浮沉、扬沙、沙尘暴天气
五、风的影响
3、风成地貌
在干旱地区表现明显
风蚀
风 成
地貌

雅丹 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蚀洼地 风蚀沟谷 戈壁、裸岩荒漠

风积地貌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
风向
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
冷锋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龙卷风
龙卷风
5、焚风、干热风
6、峡谷风
“狭管效应”
7、布拉风
• 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溢道向下 倾落寒冷而又干燥的风暴,称布 拉风。
• 典型的布拉风出现在黑海的冬季, 其破坏力很大,最大平均风速可 达40m/s—60m/s,气温可迅速降 低到-27 ℃,可造成严重的“船 舶积冰”。类似现象在土耳其沿 海和亚得利亚海均可出现。
北半球埃克曼 风速螺旋曲线
4 风 向

高 空 、
半 球
海 面
南 半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高压在右(后方)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球 高压在左(后方)

规 律近

北 风向与等压线相交, 半 球 指向低压,向右偏。

南 半
风向与等压线相交,
球 指向低压,向左偏。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②风的年变化 --- 冬半年的风速大于夏半年 (冬季温差大导致气压差大)
③风的阵性 --- 风向摇摆不定,风速忽大忽小 的现象,称为风的阵性。
五、风的影响
气候
天气

自然地理环境
地貌

洋流

人类生产生活
生物

风灾与风能 城市规划
五、风的影响
1、风影响气候
单一风带控制---温带海洋 风带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热带季风 风与局部气候---离岸风、焚风---干旱气候
1、风的空间变化 ⑵ 季风
亚洲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风的变化
1、风的空间变化
⑶ 海拔高风速增大 ⑷ 海面风速大 ⑸ 高空风速大
⑹ 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进入狭窄的谷
口时,风速会迅速增大的现象
四、风的变化
2、风的时间变化
①风的日变化 --- 一般情况,日出后风速逐渐增 大,午后的风速最大,夜间风 速减小,清晨的风速最小。
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
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它常 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风积地貌
五、风的影响
4、风---风浪---洋流---航海
盛行思风考:秘鲁风寒海流流是西信如风风何带带形成的?赤 西风道离暖漂岸流流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