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生理节律的改变
• • • • • 光照改变相位 光照相位反应曲线(PRC) 外源性褪黑激素引起相位改变 褪黑激素相位反应曲线 光照和褪黑激素作用的总结
光照改变相位
• 在CBTmin前受到光照,引起生理节律相位 延迟;在CBTmin后受到光照,引起生理节 律相位提前光照改变相位 Nhomakorabea照改变相位
• 光照改变相位取决于光照时间,以及光的 强度和持续时间 • 蓝光(黑视素最大的吸收率)
ASPD—诊断标准
• 主诉在自己意愿的正常睡眠时间前出现嗜 睡,在自己意愿的正常觉醒时间前出现觉 醒 • 在自己意愿的睡眠时间里,与正常的睡眠 时间相比,主观睡眠期相位提前 • 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 至少进行1周以上的睡眠-觉醒日志记录,证 实有习惯性睡眠相位提前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时区改变障碍的治疗
SWD—诊断标准
• 主诉失眠或过度嗜睡 • 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月 • 至少进行1周以上的睡眠-觉醒日志记录,证 实生理节律和入睡时间不一致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SWD—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
• 流行病学:在工业化社会里工作,多达20% 的人口需要轮班工作。总轮夜班的工人的 数量是2%至5%,大约5%到10%的轮班工作 者经历过严重的失眠或嗜睡 • 病理生理学:长时间的轮班工作(疲劳) • 轮班工作并发症:胃肠道紊乱(便秘、腹泻)、 肥胖、流产、药物滥用、社会和家庭生活 困扰。
ISWR—诊断标准
• 病人有失眠或过度嗜睡的主诉 • 至少进行1周以上的睡眠-觉醒日志记录,证 实病人在24小时内至少有3个睡眠周期 • 病人睡眠模式存在3个月 • 病人24小时睡眠时间,就年龄来讲是正常 的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 无躯体或精神障碍可以解释此症状
ISWR—流行病学和病因
相关资料
• CRSD诊断标准: • 内源性生理节律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不一致, 影响了睡眠的入睡和持续时间 • 生理节律的改变造成了失眠或过度嗜睡 • 睡眠障碍损坏了社会活动、职业或其他方 面的正常功能
相关资料
• 早晚睡眠问卷(MEQ): • 19题(0-6分)
• 睡眠日志和睡眠腕表
DSPD—诊断标准
授时因子
视网膜下丘脑束:RHT
褪黑激素
视交叉上核和睡眠-觉醒循环
生理周期的标记
• CBTmin出现在睡眠自动觉醒前的2小时(大 部分人出现在早上4-5点) • DLMO出现在上床睡觉前的2-3小时 • CBTmin=DLMO+7 • 影响因素: • 饮食、活动(CBTmin) • 睡觉姿势和药物(DLMO)
ASPD—MEQ
• ASPD患者完成MEQ问卷时,其答案和“早 上类型”相一致,得分较高
ASPD—睡眠日志和腕表
• 晚上6-9点开始睡觉,早上2-5点觉醒
ASPD—治疗
• 在晚上7点到9点接受强光照,避免在CBT后 接受光照(早上) • 清早服用褪黑激素(注意:如果在上午有 重要的活动,只能服用小剂量,因为高剂 量的褪黑激素有安眠和镇静作用) • 时间疗法(ASPD和DSPD)
DSPD—睡眠日志
DSPD—睡眠腕表
DSPD—治疗
• 光照: • 在自动觉醒前1小时接受2500-10000lux的光 照(一定要在CBTmin后),达到稳定的睡 眠时间,需要每周接受1-2天的治疗来维持 这种效果。在晚上限制光照对避免相位延 迟也是有用的。
DSPD—治疗
• 褪黑激素: • 时间和剂量(入睡前5-7小时、0.3-3.0毫克) • Mundey和同事使用0.3和3.0毫克的褪黑激素, 结果发现相位提前的大小与服用褪黑激素的时 间有关(早点服用更好);高剂量的褪黑激素会 有安眠效果 • 副作用:头痛、头晕、恶心和嗜睡。在高剂量 下, 褪黑激素可能改变了性激素。因为这个原 因,一些临床医生不太愿意长期使用药物来治 疗青少年和儿童
时区改变障碍的相关症状
• 白天疲劳或受损的白天警觉性 • 在晚上睡不着觉(向东飞行) • 早醒(向西飞行) •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迷失方向、胃肠问题 (食欲差)、尿频、排便时间(肠道滞后)、月 经异常(空服人员)、不恰当的新陈代谢反应 (胰岛素和其他激素)和心脏病。症状可能由 飞行本身或饮用咖啡因或酒精而加重
ISWR—治疗
• 白天的光照对病人有些作用。在大多数的研究中,没 有发现褪黑激素可以有效地治疗ISWR • 把一群老年患者(87%有痴呆)分配到4组(强光照-褪 黑激素,暗光照-褪黑激素,强光照-安慰剂,暗光照安慰剂) • 褪黑激素(没有强光时)降低了睡眠入睡时间,增加了 总睡眠时间,但是损坏了心情。强光照-褪黑激素组, 没有损坏患者的心情,也降低了睡眠入睡时间,增加 了总睡眠时间。因此,在类似的老年患者中,大概不 会单独服用褪黑激素来治疗他们 • 在一群心智发展迟滞的儿童中,连续4周服用3毫克的 褪黑激素,改善了睡眠持续时间(5.9小时提高到7.3 小时)和睡眠效率(69.3%提高到88%)
• 在晚上强光刺激引起睡眠相位延迟,在早上强光刺激引起 睡眠相位提前 • 在夜晚早期服用褪黑激素造成相位提前,在清晨服用褪黑 激素造成相位延迟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的基因学
CRSD
• • • • • • • 相关资料 睡眠相位延迟障碍(DSPD) 睡眠相位提前障碍(ASPD) 不规则睡眠-觉醒障碍(ISWR) ISWR 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症(FRT) 时区改变障碍 轮班工作睡眠障碍(SWD)
昼夜(生理)节律睡眠障碍
CRSD内容摘要
• • • • • • 生理节律和授时因子 褪黑激素 视交叉上核(SCN)和睡眠-觉醒循环 生理周期的标记 生理节律的改变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
• 生理节律:在生命有机体内,其生理和心 理的功能和行为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出 现的节律性变化 • 24小时(太阳日)
SWD—治疗
• • • • • 在轮班前小睡 清早下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避免强光照 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回家后尽快上床睡觉 在夜班中的前2小时饮用250-400毫克的咖啡 因;在夜班开始后的30-60分钟服用莫达非 尼 • 在白天睡觉前服用安眠药可以增加总睡眠 时间,但不能在晚上保持警觉
ASPD—流行病学
• ASPD普遍发生率没有记录,一般来说,在 中年群体中大约1%的人患有ASPD,随年龄 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 • 罕见
ASPD—病理生理学
• 与遗传关系还不明确:家族ASPD和生理时 钟基因hPer2突变有关。然而,其他家族性的 病例,没有显示出这种模式 • 光照使相位提前:在老年患者中,早晨 散步的这种行为倾向于睡眠相位提前(患 有ASPD的老年人很多,而青少年非常罕见)
时区改变障碍—流行病学
• 在所有人上都可以出现,但是老年人的临 床表现情况更严重 • 150万人 • 空勤人员易患此睡眠障碍,大约三分之一 的人没有体验到时差
时区改变障碍—病理生理学
• 飞越至少2个时区后,就开始有时差感 • 向西飞行,内在的生理相位提前,容易适应 睡眠相位延迟(因为人内在的睡眠相位延 迟,TAU> 24小时) • 向东飞行,内在的生理相位延迟,难以适应 睡眠相位提前
CRSD—FRT诊断标准
• 主诉入睡困难或觉醒困难 • 睡眠开始和结束呈进行性延迟,病人不能 保持稳定的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 • 该睡眠模式存在至少6周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FRT—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
• 流行病学:多达50%的盲人会产生这种生理 节律睡眠障碍; CRSD-FRT很少发生在视力 正常者,在头部外伤后也会产生非24小时 睡眠-觉醒综合症 • 病理生理学:对于盲人,视交叉上核缺乏 非视觉的光照信息,内在的睡眠相位会延 迟;视力正常者患有CRSD-FRT的原因尚不清 楚,他们可能有一个长的生理周期
FRT—睡眠日志和腕表
• 睡眠日志和腕表证明了CRSD-FRT的病人的睡 眠相位是进行性的延迟
FRT—治疗
• 盲人:在上床睡觉前1小时服用0.5-10毫克 的褪黑激素 • 视力正常者: • 晚上服用褪黑激素;在CBTmin后接受强光 照;保持规律的睡眠
时区改变障碍—诊断标准
• 主诉失眠或过度嗜睡(必须) • 症状在快速跨越至少两个时区后1-2天内出 现(必须) • 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 至少有以下两个伴随症状:日间工作能力 下降;食欲或胃肠道功能改变;夜间醒来 小便次数增加;全身不适 • 症状无法用躯体或精神疾病解释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 在一个自己意愿的环境中,不能在正常的睡眠时间入睡, 不能在正常的的起床时间自动醒来,或白天出现嗜睡 • 在自已意愿的睡眠时间里,与正常的睡眠时间相比,其主 观睡眠期的睡眠相位延迟 • 症状至少持续一个月 • 当病人不要求保持严格日程表时(如度假),病人存在以 下表现:有一个固定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的习惯性 睡眠时期;自动醒来;在一个延迟的睡眠相位中,能保持 稳定的24小时睡眠-觉醒模式 • 至少进行1周以上的睡眠-觉醒日志记录,证实有习惯性睡 眠相位延迟 • 症状不符合其他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DSPD—流行病学
• 是最常见的生理节律睡眠障碍,DSPD较常 发生于青少年和青年人,在该人群,其发 生率为7%到16%。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的是 未知的。DSPD的病人在失眠诊断的病人中 约占10%,平均发病年龄是20岁
DSPD—病理生理学
• 家族史对DSPD的患者的影响大约是40%,生 物钟基因:hPer3、AA-NAT、clock • 另一种可能性是个体内在较长的生理节律。 • 在晚上,暴露在明亮的灯光下(造成相位延 迟),或减少早晨的光照,可以加剧睡眠节 律相位延迟障碍。
• 流行病学:ISWR的发病率是未知的,这种 睡眠障碍在老年痴呆者和精神发育迟滞的 年轻人上经常出现 • 病因 • 1 1、生理调节异常:损伤视交叉上核(警觉 信号减弱);减弱了对光照的反应 • 2、行为和环境因素:减少接触光照;减少 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不好的睡眠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