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课堂小插曲,点燃我和学生的阅读激情

一个课堂小插曲,点燃我和学生的阅读激情

一个课堂小插曲,点燃我和学生的阅读激情作者:黄莲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08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但是作为教师的我和我班学生,读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后来,经过反思,我发现存在这一惰性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阅读的激情。

正当我为自己和孩子们的这一缺点而感到忧心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课堂插曲却将我们遗失在心灵深处的阅读激情重新点燃了。

一、课堂中的故事
那天,我正教学《动物的“睡眠”》一文。

就在课堂接近尾声时,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老师,蜗牛为什么会经常性睡眠呢?”
这时,一个学生接过话茬:“我知道,是因为蜗牛怕热。


“那蜗牛靠吃什么生活呢?”这时,大家都默不作声,纷纷把目光转向我,向我求助。

说实话,备课时我从来没研究蜗牛为什么会经常性睡眠?我也不知道蜗牛靠吃什么生活?这时,我只好坦然地告诉学生:“老师也不知道。


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纷纷说:“今天我回家上网去查一查。


……
“那好,孩子们,咱们今天回去就弄清楚两个问题:(1)蜗牛为什么要经常性睡眠?(2)蜗牛靠吃什么生活?明天早上第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把你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天一早,我走进教室,同学们就纷纷向我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为了突出对这次活动的重视,我还特意让班上的美工组将黑板进行了美化,上面写着“动物睡眠之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一开始,杨鑫就说:“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


朱泉鑫补充道:“蜗牛喜欢潮湿但怕水淹。

这可能就是它为什么总会在雨后活动的原因。


……
讨论还在继续,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想:这不就是一次点燃孩子的读书热情的最好的教育良机吗?于是,我灵机一动说:“看来同学们昨天回去准备得很充分。

那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话想说呢?”这时,教室里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可以上网查一查。

”“老师,不如我们每周都举行一次这样的新闻发布会。

”尹琪的提议引来了许多关注的目光,大家都用急切的目光看着我,向我征求意见。

“你的建议很好,那我们给这个活动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在大家的一致赞同下,“‘小水滴’读书交流会”诞生了,并规定每周一早上8:00至8:30为读书交流时间。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孩子们的一时兴起,真怕他们坚持不下来,可是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我班学生在本期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校园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中一鸣惊人,以明显的优势取得了年段第一名的好成绩。

而我也在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重新燃起了读书的激情。

二、活动后的反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反思这次活动成功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我抓住了最佳的教育时机,找准了小学生的求知志向和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源。

由于活动需要,不断激发了他们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大,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最后,我的转变恐怕是对“教学相长”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了。

也许我是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在倾听与分辨中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迸发了读书的热情与愿望吧!
真的感谢这个课堂小插曲,让我重新找到阅读的乐趣,真的感谢这个小插曲,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也真正爱上了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