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探井工业油气流标准
井深(米)
<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
油流下限 (T/d) 0.3 0.5 1.0 3.0 5.0 10.0
气流下限 ×104m3/d 0.05 0.1 0.3 0.5 1.0 2.0
海上油气田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必须大于10倍以上。
三、有效厚度(h)
油气层的有效厚度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 在工业油气井内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厚度。 有效厚度的工业产油气能力不能理解为任意打开 一个单层,产量都要求达到某个工业产量标准,而是 要求该产量在全井达到工业油气井标准中有贡献,这 种贡献不论大小,只要有可动的油气流流出即可。 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油气层内 具有可动油气,二是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可提供开发. 在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的油气井内无贡献 的储层厚度不是有效厚度,产量未达到工业油气流标 准的探井不能圈在含油气面积内,不划分有效厚度。
一、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公式
N=100AhΦρoSoi/Boi
式中:N-原油地质储量, 104t; A-含油面积, km2; h-油层有效厚度, m; Φ-油层有效孔隙度,小数; ρo-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t/m3; Soi-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的参数有6项。
(2)用压汞资料研究油水界面(毛 细管压力曲线) (3)如有压力测量资料,可以根据 油水井地层压力估算油水界面。
2.依据油藏类型圈定含油面积
(1)背斜油气藏
1)油水界面与储 集层顶面构造图交线为 外含油边界,即最大含 油边界线,该边界外为 纯产水区。 2)气水界面或油 气界面与储集层构造顶 面交线为外含气边界,即 最大含气面积.
有效厚度零线
储量计算中的岩性边界指砂 岩中有效厚度与非有效厚度的界 限,称为有效厚度零线。 我国油气田开发中,还有一 个砂岩与泥岩的界限,称为砂岩 尖灭线。 确定砂岩尖灭位置后,在尖 灭线和有效厚度井之间将零线当 作一条等值线来勾绘。 然后以直线内插法编制的油 气层等厚图为基础,采用面积加 权法计算油气层平均有效厚度, 用有效厚度零线圈定的岩性含油 气面积乘以平均有效厚度,得到 油气层含油体积。
因而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 化,技术或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进行储量计算、复 算、核算及结算.为了评价、对比各勘探阶段计算油气 储量的可靠程度,应根据不同的勘探阶段对油气储量提 出相应的分类和命名。
储量计算与评价
包括计算原油、凝析油、气层气、气 顶气、溶解气和共生、伴生非烃类气体的 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从油气藏中可采出的油气总量。 非可采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从油气藏的地质储量中不能采出来的油气 量。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储量
容积法是计算孔隙性储集类型为主的油气藏地 质储量的主要方法,它适用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全 过程,不同圈闭类型、储集类型和驱动类型的油气 田。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实质就是确定油气在油气层 中所占据的那部分体积。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对储集类 型和油气藏类型的认识程度,以及各项资料的质量、 数量及其代表性。对于大、中型构造油藏的精度较 高,而对于复杂类型的油藏则精度较低;对裂缝性 油气藏适应性较差。容积法计算的地质储量,是换 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20℃,0.101Mpa)的油气体 积或质量。
储量评价包括储量的可靠性评价、综 合评价和技术经济评价。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和油气储量分类
工业油气流标准: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开采 价值的单井测试最低稳定日产量。 凡经试油或经增产措施(酸化、压裂、爆炸、降粘等), 原油或气稳定日产量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者, 称为工业油 (气)流井。 稳定日产量时间一般指半年以上。 工业油气流标准是一个经济指标,以单井日产量为标准, 通过成本核算来确定。一个油田从开始钻井直到钻完第一批 生产井为止,算出总的投资额及总进尺,以总的投资额为成 本,算出每米成本费,然后对不同井深的井算出单井成本费, 再按当时的原油价格,要求十年收回成本,从而计算出每天 应有的油气产量,即为最低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水同层或气水同层,其测试的稳定油气产量有开采价 值时,可以划分有效厚度。
(一)有效厚度的标准确定
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方法有测试分析
法,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和泥浆侵入 法等多种方法。可根据本油田地质条件和 取资料情况性质使用。
(2)断块油藏
断块油藏油、气、 水比较复杂,含油高度 较小,一般按含油气集 中段,分层段按断块圈 定含油气面积,而且通 常只确定最大含油、气 边界,不再分纯含油气 带和过渡带。
(3)岩性油藏
1)油藏完全由岩性控制边界时, 则储集层尖灭线即为含油、气边界 线。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有效厚度等 零线作为含油气边界线。 2)油藏上倾部位以岩性尖灭圈 闭,下倾部位由油(气)水边界控 制时,则下倾部位以构造图和油 (气)水界面圈定的外含油(气) 边界与储集层尖灭线(或有效厚度 等零线)交接圈定含油(气)面积 (图)。 3)油藏既有岩性边界、油水边 界,同时又有断层边界时,则三者 边界线闭合圈定含油(气)面积。
远景资源量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 料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未发现的资源量。它可推 测今后油气田被发现的可能性和规模的大小 。
中国油气储量及资源量分级
推测资源量:它是根据区域 潜在资源量:亦称为圈闭法 总资源量 地质资料,与邻区同类型沉 远景资源量。它是按圈闭法 积盆地进行类比,结合盆地 预测的远景资源量,是根据 远 景 储 量 或凹陷初步物探普查资料或 地质、物探、地震等资料, 资源量 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 对具有含油远景的各种圈闭 岩有机化学资料进行估算的 逐个逐项类比统计所得出的 探 明 (一级) 资源量,或是根据盆地模拟 远景资源量范围值。 未开发 已开发 基本 估算可能存在的油气资源量 , 控制 预测 潜在 推测 探明 并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利 (二级) (三级) 用概率统计法给出的一个范 围值(即总资源量)。 Ⅰ类 Ⅲ类 Ⅱ类 地下资源量指在一特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 (含采出量)的储量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
1.油水边界的确定
(1)根据钻井、测井资料统计,再 经试油资料找出油层最低底界标高 和水层最高顶界标高,取二者平均 值;确定油水界面最重要的资料是 试油资料,尤其是单层资料起着决 定作用,其他资料如岩心,测井等 资料在某一具体情况下可能有决定 意义,但它们通常是作补充和辅助 用,在综合研究中起作用。
一个油气田从其发现、探明到开发,往往需要经历 几个不同的勘探阶段,而每一个勘探阶段结束,均有反 映该阶段勘探成效的油气储量。从油气田发现到油气田 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人们对地下油气田地质规律 认识的不断深化,所获取的参与油气储量计算的各项地 质参数也不断地丰富、完善、可靠,油气储量计算的精 度也就不断地提高。
通常确定尖灭线的方法有三 种:其一,是定在存在有效厚度 的井与不存在有效厚度的井的中 点;其二,按有效厚度的变化梯 度进行计算;其三,按厚度变化 的趋势来定。
尖灭距公式
L X H 1
3.编制含油气面积图的步骤 (1)首先编制油气层顶面(或靠近油 气层顶面的标准层)构造图;
(2)收集每口井的油气层、水层和致 密层(或干层)的解释成果和试油积和有效厚度对储量精度影响最大。
二、含油气面积(A)
含油气面积是指具有工业性油气流地区的面积。它是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首要参数。一个圈闭发现工业油气流后, 首先要探边,在确定油气藏的范围后,才能计算储量。 含油气面积的大小取决于产油气层的圈闭类型、储集 层物性变化及油气水分布规律,所以它又是油气田勘探的 综合成果。 含油气面积的确定应充分利用地震、钻井、地质、测 井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控制油、气、水分布的地质规 律,在此基础上确定油气藏类型和油水、油气、气水界面, 以及断层或岩性边界位置,在油气层顶(底)面构造图上 圈定含油气面积。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subsurface Geology of Oil and Gas Fields 第六章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Calcul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es
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能源矿产,是保证国民 经济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正确地评估地下油气储量和在现有技术经济 条件下的可采储量,是国家和石油企业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工作。 油气田勘探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落实油气 资源的探明程度,预算油气储量的大小,从这个 意义来讲,油气储量计算,是综合评价油气田勘 探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 案、确定油田建设规模和国家投资的重要依据。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指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标准.
电性标准一般是实际划分有效厚度的操作依据,包括 油、气、水、干层判别标准和夹层扣出标准。
对储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相近的多个油气藏,可制定统 一的标准。
原油和天然气在储层内的流动性有很大差别,油层和 气层的划分标准应分别制定。 有效厚度的起算厚度一般为0.2~0.4m,夹层(不能产油的 那一部分岩层厚度)起扣厚度为0.2m。
(3)研究油气水分布情况,确定油水 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
圈定含油气面积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a)圈定含油气面积用的地震构造图,井位坐标必须采 用标准井位图并经井斜校正。当油气层顶(底)面与构造 图有一定距离时,也必须进行校正。 b)对未查明含油气边界的油气藏,按边部井油气层 底部深度圈定含油气面积,或根据已开发区的经验,外推 一个生产井距圈定计算线。 c)岩性油气藏的含油气边界应在本地区沉积相研究成 果和可利用的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圈定。地震资料质量好, 能清楚反映砂体边界时,可以采用地震显示的砂体边界圈 定含油气面积。 d)中、小型气藏可以利用产气井和边部水井的测压资 料计算气水界面,圈定含气面积。油藏的测压资料可以作 为圈定含油面积的辅助依据。 e)利用地震预测的含油气面积,必须有钻井资料约束. f)对于多油气层组的油气藏,不能简单断定为同一油 气水系统,应分油气层组逐个圈定含油气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