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摘要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1.油气储量 (3)2.地质储量 (3)3.可采储量 (4)4.远景资源量 (4)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2.3 储量分类 (4)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3.1静态法 (5)3.2动态法 (5)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1.油层岩石总体积 (6)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3.地下油气体积 (6)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2.溶解气储量 (8)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4)第六章水区特性曲线法计算油气储量 (14)6.1水驱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5)6.2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关系式 (16)第七章产量递减法计算油气储量 (17)7.1油气田开发模式图及开发阶段的划分 (17)7.2产量递减的类型 (18)1.指数递减 (18)2.调和递减 (18)3.双曲线递减 (18)7.3产量递减法的基本关系式 (18)第八章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油气储量 (20)8.1不稳定试井基本公式 (20)8.2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 前言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陆上只有玉门、延长、独山子三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只有4102900⨯ ,石油年产量仅t 41012⨯。

解放后的45年间,石油储量迅速增长,经历了三个高峰年,一是大庆油田的发现,1960年新增储量20多亿吨,二是渤海湾油区的发现,特别是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1976年新增储量t 8108.8⨯,三是1984年复式油气聚集区理论的发展,渤海湾油气勘探又掀高潮,发现了孤东、文留、大民屯等大油田,使我国石油年新增储量逐年上升。

我国天然气工业也是相当薄弱,解放初期只有四川盆地有天然气生产,1949年产气量仅34101056m ⨯,还没有地质储量记载。

天然气储层,产量发展十分缓慢,直至90年代,我国南海崖13—1大气田和陕甘宁盆地中部大气田的发现,使天然气产量大幅度上升。

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我国油气储量管理底子薄,可以说一直是石油工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解放初期跟着苏联专家学习,到“文革”十年,技术上闭关自守,使得我们的储量计算进步缓慢。

直到文革之后随着国家的重视,专门的油气储量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国外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油气田,不同类型的复杂油气田的发现······使我国油气储量计算工作也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长期以来,我国储量计算都是套用苏联的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复杂油气田的发现,使我国油气储量计算工作也有新的发展和改进。

相比以往有以下五方面新的发展:1.资源评价、储量计算贯穿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2.基本探明储量的建立;3.控制储量的建立;4.计算稠油储量中有效厚度和筛选;5.广泛采用高精度地震和新技术,少打评价井多拿储量。

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油气田的储量是进行油气田开发规划编制、潜力分析、调整涉及的重要基础参数因此准确测算油气田储量意义重大。

因而油气田的储量分为地质储量、可采储量、远景资源量等多个等级。

计算油气藏储量的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容积法,还包括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等各种动态方法。

针对各种复杂地层的油气储量计算也有适宜自己的不同的计算方法。

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成果的综合反应,是发展石油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决策的基础。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可谓是意义重大。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油气储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容积法、类比法、概率法、产能递减法、矿场不稳定分析法等等,这些方法应用于不同的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阶段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

储量计算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在此我尽个人能力,仅就油气藏储量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阐述。

1.7本文研究的思路要精确的计算出油气藏储量,为开发提供可靠地数据参数,就应该首先掌握油气储量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及什么是工业油气流等等,再来就具体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本文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写作的。

我相信目前国内外对于油藏储量的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应该相当丰富,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仅就目前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而且本文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希望阅读之后的师长及同学不吝赐教。

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2.1油气储量的概念1.油气储量油气储量是指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油藏中的蕴含量。

储量有以下几点特征。

⑴储量的品味特征矿业所指的储量都具有一定的工业品味标准,其品味含量若低于该标准,则不能形成工业产能,无开采价值,也就无进一步勘探计算其储量的必要。

在石油行业中亦是如此。

因此,只要提到储量,就应该想到它是高于工业油气流标准或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藏。

⑵储量的主观性影响储量计算的因素很多,例如有地质资料的丰富程度、油藏本身的复杂性、勘探人员专业水平等。

在计算各种油气储量时,一定要与影响储量精度的各种因素相联系,并结合该油藏勘探开发的最新资料进行分析,力求正确精准的做出评价。

⑶储量的重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油气是国家的的战略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它的勘探与开发投资巨大。

这决定了油气储量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储量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地质储量石油行业所指的地质储量,是指工业油气藏在原始条件下(即油藏未开采前)所具所有的油气总量。

地质储量又可分为绝对地质储量、可流动的地质储量、可开采的地质储量。

3.可采储量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集层中采出的那部分油气量。

可采储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称为油气采收率。

4.远景资源量所谓远景资源量,就是依据一定的地质资料对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进行预测估算得出的潜在油气储量。

2.2工业油气流标准工业油气流标准是指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一口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具有的最低的油气产量标准。

它是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油田是否具有进一步勘探开发的评价标准。

2.3 储量分类这里所指的储量分类,是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和国民经济领域的的按油气储量的勘探程度或认识精度进行的分类。

我国根据各个阶段对油藏的勘探和认识程度将石油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三级。

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探明储量是继发现井之后,经过评价钻探阶段而计算出的可靠的工业储量。

它是最高精度级别的油气储量。

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经过地震详查,一口或几口探井已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并初步了解油气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和压力后计算出的储量。

它只需经过评价钻探工作,就可上升为探明储量。

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力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该圈闭内的油层变化、油水关系尚未查明,储量参数是由类比法确定的,因此可估算一个储量范围值。

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钻探方案的依据。

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油气田的储量计算,是资源评价的重要成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实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比法、压降法、产量递减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统计模拟法、容积法。

它们可以归结为两类:静态发和动态法。

3.1静态法依据油藏自身自身的静态地质参数计算其储量的方法称为静态法。

属于静态法的是广泛应用的容积法,统计模拟法和类比法也可归入静态法范围。

所谓容积法就是将油藏的有效储油空间当成储油的容器,利用油气田的静态参数来计算其储集油气的容积。

3.2动态法依据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资料计算其储量的方法称为动态法。

属于动态法的主要有:物质平衡法、压降法、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和矿场不稳定试井法。

第四章 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基本思路是将整个油气藏当做一个有统一压力系统和彼此联通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含工业储量的油气层的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的地下体积,最后将油气的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质量。

1.油层岩石总体积将整个油藏当做一个彼此联通的容器,只要求得整个油藏的含有面积A 和油藏平均有效厚度h ,即可得到油层岩石的总体积Ah 。

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储集油气的岩层必须具备一定的连通孔隙度(也称为有效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定义为连通孔隙空间体积占油层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因此,只要求得油层平均有效孔隙度φ,就可得到油层孔隙空间的总体积Ah φ。

3.地下油气体积在地下油层的孔隙空间中,既含有油气,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水,这些水一般以束缚水的形式存在。

地下油层孔隙空间中油、水含量的体积百分比,称为含油饱和度o s ,与含水饱和度w s 。

油藏的含油饱和度o s 与含水饱和度w s 有如下关系:o s +w s =1 (4-1)只要求的油层平均的原始含油饱和度oi s ,就可得到油层孔隙空间中所含油气的地下体积oi S Ah 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