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与模型(新)
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与模型(新)
5.个案研究的优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 与典型性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和全面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和综合性。
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个案研究是历史研究与现 实发展相结合的动态研究, 能更好地揭示研究对象的 发展特点和规律
6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6
(四)现代科学方法的认识论原则(P224) 知识可由经验和理性获知 提出问题 检验问题 理论的多元性及其相互竞争有利于科学 知识的成长 科学合理的标准的历史性 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假定将随新知识 的 积累而修正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7
(五)政策分析的多样化方法论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9
模型(models)
模型不是别的,不过是一系列关于世 界及其过程的概括或假定,一个关于实在的 简化了的图像;它可以用来研究一项行为的 结果,而不必采取实际的行动。 模型有各种表现形式,如公式、物理 结构、计算机程序等,甚至不过是一个心灵 的图像而已。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政策制定者是全智全能,还是在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下认识外部世界;对事物的客观 规律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还是一个渐进的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
理性主义模型(全面理性与有限理性)
渐进决策模型 混合扫描模型
规范最佳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模型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6
9.4 利益分析(经济分析的一种) 9.5 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3
9.1 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 一、方法与方法论 (一)方法(method):起源于希 腊的“沿着”与“道路”两个词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4
一、方法与方法论
(二)方法论(methodology):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方法论有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 论的区别;同时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又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 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
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
度 第五,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 13 史观察的功能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四)模型对于公共政策分析的作用
就政策模型来说对政策分析中的作用来 说它起到一个从实际政策问题到实际政策方 案转化的中介桥梁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事实分析也称行为分析,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即对 涉及政策问题的事物、事件、行为、关系及相互作 用进行观察、描述、度量、判断与推理。在行为分 析中,尊重客观事实是最重要的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30
二、价值分析
1. 价值分析的内容:(1)考察公共政策过 程中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2)采取的 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 好” 。
32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常见的定量比较分析法有:直接比较分析法、综合比较分析法、 价值比较分析法等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23
三、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五)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
1.含义:个案分析也叫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 体或机构,还可以是某个现象或问题。个案研究一 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 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1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本章主要内容: 9.1 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 9.2 事实、价值、规范与可行性分析
9.3 利益分析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9.4 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9.5 制度分析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2
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9.1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方法论、模型、大致方法包括:定性、定量、 经济-社会分析、系统分析、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9.2 数学分析的基本模型(定量) 9.3 事实、价值、规范与可行性分析(定性) 政策分析要为如下几个问题提供答案:描述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原因 和结果是什么?评价性问题——这项政策有什么价值?倡导性问题—— 应该做什么。因此,政策分析的目的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事实”,而且 要提供关于“价值”以及采取何种行为方面的知识。为了实现这一宗旨、 政策分析涉及如下三类主题:价值观——它的实现是政策问题是否得以 解决或缓解的重要检验;事实——其存在可能促进或制约价值观的实现; 行动——部分根据关于政策制约因素或机会的真实信息,并经过深思熟 虑而采取行动,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实现或问题的缓和和解决。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1
(二)模型的认识论意义
第一,由于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 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 。 第二,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它能 够使人们从某一特定的视角窥视到万象纷繁的现实 事物的奥秘并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使研究对象的 本质特征得以凸显 。
第三,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 的指南,向研究者指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顺 序。
2.希望每位学习者都能够选择一种适合自 己的方法,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娴熟应用 3.不论最后选择了哪种方法,要想成为一 位出色的政策分析人员还需要经过磨炼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29
9.2 事实、价值、规范与可行性分析
四种分析之间的关系(P241) 一、事实分析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呈现在人面前的事实,是具 有价值的事实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2
(三)公共政策模型必备的条件
公共政策模型在逻辑推理上要做到与事实相符,并且一般 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德洛尔): 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 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 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 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
10
(一)模型方法的基本思想(续)
3.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
所谓理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在合理架构基础上, 将问题抽象成为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 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网络或 框架
理论模型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直观性;第二,近似 性;第三,假设性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22
(四)比较分析方法
2、定量比较分析
大体上都遵循以下程序:
(1)确定目标 (2)设计指标 (3)参比方案的同一化。在费用、收益等方面使方案具有可比性 (4)参比方案的分析。找出方案的差异、原因、差异的大小以及对目标 的影响等 (5)对政策方案进行评估
14
(五)政策模型的分类 1、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理论模型中,有一 部分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策科学中 建构起来的,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 认识论本质;另一部分则和政治科学有着极 密切的联系,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 社会本质。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5
第九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广义的政策分析贯穿于政策的实施及其评价, 它和政策科学是同等意义上的范畴。狭义上指的 是从方法论意义上展开,包括公共政策分析的框 架、公共政策的模型分析、公共政策的建构分析、 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等。它为政策的制定、选择、 实施及评价提供一种工具。本章主要从方法论探 讨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
(四)比较分析方法:认识未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1、定性比较分析
第一,在政策研究意义上的定性比较分析,即对各种政 策进行学术上和理论上的充分比较以确定最佳决策方案 第二,在政策借鉴意义上的定性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本地本国的政策,越来越需要从一个比较性的 坐标体系上来定位,这种比较性带来了明显的好处,就 是便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除上述这些方法之外,定性分析方法还有:情景分析法、合议分析法、德 尔菲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和主观概率预测分析法等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19
三、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当代政策分析的主流。现代政策科 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可靠性,从一 开始就从运筹学、系统分析、统计学、数学、 计量经济学等定量学科中借鉴和发展出一些适 应于政策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工具
18
三、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方法
人们常常对政策对象作出“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定性判断 和“好”、“中”、“差”等价值评价,就是在作定性分析。在 政策分析中,定性分析方法,不可或缺,而且是首要的方法。 主要介绍:
事实分析 价值分析 规范分析 可行性分析 利益分析
哲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 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
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 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 具体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 法理论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5
(三)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美国学者贝弗里奇对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概括 (P224) 问题的识别与表述 搜集相关资料 归纳得出假说 从假说作出演绎,并用实验或资料验证 推理,若所得结果与演绎一致,假说得到加 强
价值分析力求回答的问题是:喜欢什么? 因为什么?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当优先 考虑什么?等等。
公共政策学 电科院马英彬 31
2.价值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1)价值规范是政策分析的指导准则,而不是政策 过程的结果。通过价值分析确定评价政策方案的价值 准则。 (2)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可以了解人们价值观念的 变化与趋向,并在公共政策的分析与决策中确立新的 价值准则。 (3)随着整个社会政策系统的展开,人们的价值观 念将随之而发生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