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背景下的微视频制作与传播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的微视频制作与传播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的微视频制作与传播探讨
作者:黄娴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1期
摘要:微视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计算机、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获取文字、图片等方式的信息,视频信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本文就新媒体与微视频进行了介绍,并对当下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對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微视频;制作;传播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大繁荣大发展时期。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文字、图片等传统信息资源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信息接收与传播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的方式应运而生。

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微视频更是成为微时代最便捷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新媒体与微视频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几乎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端媒体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共享性、交互性与即时性的特征,而在新媒体传播上则具有碎片化和虚拟化的信息传播特征。

(二)微视频的定义与特征
微视频指的是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视频。

视频的长短一般在30秒-20分钟之间,通常为3-5分钟,微视频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互动性:传统媒介之间都是单向交流,而微视频则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人们可以在视频下留言,作者也可以予以回复,双方可以借助微视频的载体进行多向互动交流。

娱乐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制作微视频并进行传播,且部分微视频是带有娱乐性的,其所展示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已成为人们分享信息、分享快乐的方法之一。

低准入性: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不需要具备资质,也不代表网站的立场和看法,仅代表个人行为,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几乎不用获得许可证或资格证。

二、新媒体背景下微视频制作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微视频的准入门槛低,所以引起了许多人极大的关注,方便了人们用DV、手机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的微视频。

一些新闻节目为了能够吸引大众参与到节目中来,特别开辟了群众拍DV的栏目,反映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新鲜事儿,对采用的微视频给予一定稿酬。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群众拍视频的积极性,但由于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制作出了一批良莠不齐的微视频。

(二)制作内容缺乏内涵
如何在微视频几分钟的时间里呈现出比较深刻的内涵一直是微视频制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许多视频作者制作出的微视频内容空洞,缺乏中心思想,想要表达的情感不明确,内涵不清晰。

此外,还有的微视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在本来就很短的微视频中加入了不少广告的元素,极大地影响了观众的观看。

此外,还有一些微视频思想引导低俗化,内容过多追求哗众取宠,作品本身没有深度,缺乏对生活、对人生、对家庭的思考。

(三)原创微视频紧缺
部分网上流传的微视频并不是作者的原创,而是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后再发放出来。

有些作者干脆直接将几个微视频的内容进行剪辑,并拼凑出自己的微视频放在网络上。

这种行为完全丧失了原创精神,丧失了大家最初制作微视频的初衷。

三、新媒体背景下微视频制作与传播策略探析
(一)加强文化内涵,提升艺术水平
微视频作为一种传播广、受众多的艺术载体,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作品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努力奋斗,微视频的内容所倡导的一定是正确的三观,传播的是主旋律、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新华社系列微视频“我们的自信”,以生动的形式形象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其次,要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增强微视频的感官冲击力,提升微视频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水平,使得网络传播的微视频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二)活用新媒体,扩大传播途径
在新媒体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使得部分有教育意义的微视频在正确的渠道广泛的传播,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前期进行宣传推广,推出微视频后,再进行意见反馈。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微视频要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同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的分享功能,扩大微视频的影响力。

(三)加强建章立制,规范微视频市场
微视频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

如今,我国并未有仅针对微视频行业形成的制度规范。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杜绝粗制滥造的微视频进入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微视频行业的管理,政府应联合相关部门对微视频的管理建章立制,规范微视频市场,保证微视频行业的顺畅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系列微视频“我们的自信”[EB/OL].(2018-12-20).http:
///nzzt/38/index.htm.
[2]李建束.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01):92-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