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医学心理学第二章--心理过程

狂喜等,都属于这种情绪体验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
状态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时所产 生的情感体验
3.再认和回忆 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做再认; 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叫做回忆
艾宾浩斯与遗忘曲线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三、语言和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两种基本特性:概括性 间接性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语言对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的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 (2)情绪有本能的特点,不是人类特有的,但情感是人类特有 (3)情绪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的特点;而情感具有稳定性、深
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 (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较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
(1)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 (2)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3)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4)语言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客观刺激物
2.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三)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式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 求同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程度 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二、心理的实质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1.心理是物质进化的结果 2.人的心理的发展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于客观现实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2.注意的稳定性 在一定时间内注意保持在某项活动上的特 性,它是衡量注意品质的指标
3.注意的分配 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 意,或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能力
4.注意的转移 指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与分心不同
注意的分配
小实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
微弱,较少冲动,外部表现不明显
2.联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根据情绪内容分为: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情绪的4种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根据情绪的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恐惧、绝望、
现象 (5)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感觉对比
联觉
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2)知觉的整体性:当事物的部分属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们能够
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以事物的整体特征来反映所知觉的对象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映知觉的对象,
(五)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与概括
(六)思维的品质
1.敏捷性 2.广阔性 3.深刻性 4.独立性 5.逻辑性
四、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二)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才能实现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而是主动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 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二、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逻辑 记忆
(2)根据知觉反映对象的不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1. 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感觉适应: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
或降低的现象 (3)感觉对比: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
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医学心理学
第二章 人的心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认识过程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 第四节 意志过程 第五节 人格 第六节 意识 第七节 人的行为 第八节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现象
(一)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注意的种类与特点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引起原因 例子
无意注意 无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新异刺激 间接兴趣 直接趣
防空警 报声
看书、 听课
电脑打字 “盲打”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 到的事物的数量
第二节 认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2.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 性的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1.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2.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作用的主导器官: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 味知觉、触知觉等
2.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
1.识记 2.保持 3.再认或回忆
1.识记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是记忆的初始环节 识记的分类
(1)根据有无明确目的: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2)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2.保持 就是指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 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保持能力是衡量记忆品质优劣的 重要标志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