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课件炎症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课件炎症

第一次我在动物园熊山向熊倒了火碱 后,看到熊没什么反应。
于是我第二次又想用硫酸试一下,因 为硫酸有气味,熊应该能闻出来。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大 叶 性 肺 炎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青春痘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荨麻疹
心 包 积 液
胸 腔 积 液 鞘膜积液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Purulent exudate such as pus
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间质成分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 成纤维细胞。 实质细胞的增生如慢性肝炎中肝细胞增生。
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 炎症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分类 1、一般慢性炎症:
特点:炎症病灶浸润的细胞以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伴有组织的 破坏,并有修复反应 2、肉芽肿性炎:
特点:肉芽肿的形成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炎性息肉 炎性假瘤 肉芽肿:即炎症局部形成的以巨噬细胞及其 衍生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性炎:即以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炎症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原因
渗出液 炎症
漏出液 超滤
蛋白量
>30g/L
<30g/L
比重 >1.018(多数>1.020)
<1.018
细胞数 通常>500×106/L 通常<500×106/L
外观
浑浊
清亮
凝固性
易自凝
不自凝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细动脉短暂收缩
2、血管扩张和血流 加速
3、血流速度减慢 最后,血流停滞为白细胞渗出提供了条件。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有利作用: 1、稀释和中和毒素 2、为炎症局部的白细胞运送营养并运走代谢产物 3、其中的抗体和补体可以杀灭病原 4、渗出的纤维素局限病变 5、渗出的白细胞发挥吞噬和杀灭作用 6、局部的毒素和病原微生物随淋巴回流,刺激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不利作用: 压迫、阻塞、机化粘连、实变等
主要特征是液体渗出和白细胞渗出。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凡能引起组织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
症均为致炎因子,可归为以下几类:
分类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生物性因子 组织坏死 变态反应 异物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变 质(alteration)——损伤过程 渗 出(exudation)——防御(抗损伤)反应 增 生(proliferation)——修复过程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变比较严重,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在体内 蔓延扩散时,常表现出全身反应
发热:外源性致热源(细菌产物等)
内源性致热源(IL和TNF)
末梢血白细胞数目改变:IL-1和TNF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寒战、厌食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积极 作用
局限致炎因子,阻止病原蔓延 稀释毒素、杀灭致炎因子、清除坏死物质 实质、间质细胞增生,修复损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血管活性胺:
Histamine: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的颗粒中,也存在于血小板内。 组胺组要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H1受体起作用, 是细动脉扩张、细静脉通透性增加。 5-HT(serotonin):主要存在于血小板,主 要引起血管收缩。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
毒血症(toxemia) 血行蔓延
败血症(septicemia) 脓毒败血症(pyemia)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慢性炎症发生的原因:
1、病原微生物难以清除,持续存在: 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部分真菌
2、长期暴露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毒性因子作用下: 如硅肺
3、对自身免疫产生反应: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掌握炎症的概念。
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重点 难点
掌握急性炎症渗出的病理变化。
掌握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炎
症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 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主 的病理过程。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其实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
PG(prostaglandin):环氧合酶途径合成,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血管扩张; 凝血素A2:环氧合酶途径合成,是血小板聚 集和血管收缩; LT(leukotriene):脂质氧合酶途径合成; LX(lipoxins):脂质氧合酶途径合成,是 白三烯的内源性拮抗剂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血小板激活因子 4、细胞因子 5、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6、白细胞溶酶体酶 7、神经肽:可传导疼痛,引起血管扩张和
危害 作用
严重的变性坏死,影响正常功能 大量的渗出物累及重要脏器功能 增生性反应可以影响脏器功能 长期炎症刺激可致癌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依据炎症累及的器官分类 2、依据炎症病变的程度分类 3、依据炎症的基本病变分类 4、依据炎症持续的时间分类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最常见的炎症类型
急性炎症 过程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
1、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 2、中性粒细胞停止游出后单核细胞继续 3、炎症不同阶段激活的化学因子不同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趋化作用:指的是白细胞沿着化学物 质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方向做定向 运动。
趋化因子(chemotactic agents) 外源性: 细菌产物最常见 内源性: 补体成分(C5a)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 变质(alteration)。多发生于实质细胞, 也可发生于间质细胞。
实质细胞; 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 坏死、液化性坏死
间 质; 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 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 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 (exudation),渗出的成分(液体和细胞) 总称渗出物或渗出液(exudate) 。
血管通透性增加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激肽系统: 缓激肽(bradykinin):可使细动脉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引起疼痛。 Ⅻ因子的激活是缓激肽形成的中心环节。
2、补体系统
血管反应:C3a和C5a通过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白细胞激活、黏附、趋化作用: C5a 吞噬作用:C3b和iC3b 细菌杀伤作用:MAC(membrane attack complex)
血管反应
血流
白细胞介导组织损伤
白细胞功能缺陷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 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具有以下特点:
1、来自血浆(肝脏合成)或细胞(细胞内颗粒); 2、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 作用,某些则通过直接的酶活性或者介导氧化损伤; 3、通过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次级炎症介质是作用放大 或缩小; 4、半衰期十分短暂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徐臣利
掌握炎症的概念及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熟悉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掌握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熟悉液体渗出的机理和意义,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 用。 掌握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组织学类型及病变特点。 了解急性炎症的结局。 掌握一般增生性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和肉芽肿性炎症的 概念。
High(more than 1.018) <7.3 High
<0.6
>0.6
Few
cells,
mesothelial
cells
and
cellular
debris
Many cells, inflammatory well as parenchymal
as
Examples
Oedema in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白细胞滚动(rolling):内皮细胞被细胞因子和 其它炎症介质激活并表达黏附分子,白细胞 和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不断地发生结合 和分离,白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发生翻滚。
选择素
E选择素:内皮细胞 P选择素:内皮细胞和血小板 L选择素:淋巴和中性粒细胞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白细胞紧紧黏附于内皮细胞是白细胞 从血管中游出的前提。 白细胞黏附由白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和 内皮细胞表达的配体介导。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内皮细胞收缩
直接损伤 白细胞诱导的损伤
内皮细胞损伤
增强的内皮细胞穿胞作用 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 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白细胞边集(margination and pavemengting): 白细胞从血管中心部位到达血管的边缘部位。
Same as in plasma Low(less than 1.015) >7.3 Low
Oedema of inflamed tissu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flammatory oedema High(2.5-3.5 gm/dl),readily coagulates due to high content of fibrinogen and other coagulation factors Low(less than 60 mg/d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