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一课(最新、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第一课(最新、优秀课件)

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 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 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皇 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 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 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章写 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 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 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 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说的一道题目
可以有多种解法。方法千千万万种,最终不过是殊
途同归。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吧,即便我们输了起点,至
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埋下头
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说不定哪天拐个弯,看
到的就是那个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好习惯:撬动人生
• 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有 两句话:“我们的行为受到品位、情感、偏 见、欲望、爱、恐惧、环境和习惯的影响,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事实上,成功 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 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 败敞开的门。”原来,我费尽心思所挖掘出 的“救命良方”就藏在这里,一个普通得不 能再普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习惯。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 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 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 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 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 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 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
高中语文第一课
语文学习:诗意的旅程
•起点与拐点
•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 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 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 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 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 据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 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 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 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的确是优 秀得让苏小薇不得不打心眼儿里膜拜。
1、树立目标 这里我们把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毕生追
求定为“六一居士”: 一笔好字, 一口普通话, 一张铁嘴, 一肚子名篇佳作, 一手好文章, 一颗敏锐的心。
2、培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博览群书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教材推荐名著: ★《论语》 课外推荐杂志: 《读者》 《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意林》《杂
• 还记得阿基米德曾有一句名言:“给 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 认为假如有一个支点,能撬起我们整个人 生,那这个支点一定不是别的,而是“习 惯”!
请相信: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到达成功彼岸
语文再认识
• 语文是什么? • 你对语文有怎样的认识?
文化语文
• 语文----•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 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 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 培养好习惯不能光在脑子里转,还必 须付之行动。
• 人的习惯实际是一个体系,它像一棵 大树,有根、有干、有枝、有叶。
• 当我们下决心要培养一个习惯以后, 成败的关键在于要突破“前三关”——“前 三天”“前三周”“前三个月”。这里最 应咬着牙坚持的是“前三天”;“前三周” 是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 成平均约需三周;“前三个月”是指为巩 固起见需三个月,其实越到后面会越轻松 越快乐。

苏小薇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同一栋大楼里遇
见杨丽丽。更戏剧化的是,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她与
学商务英语的杨丽丽供职的是同一家单位的不同部
门。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归。如果说有什么不
同,则是杨丽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有力,而苏
小薇的人生开窍得有点晚。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来
得及。她在人生的拐点上,赢得很漂亮。
高中三年,杨丽丽一如既往地优秀得让人望
尘莫及。那个时候,苏小薇最怕的是春节,亲朋
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拿两个人作比较。以前她
也不在意,可似乎是一夜之间,她渐渐地开始思
考起人生这样重大的话题。杨丽丽永远是她人生
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若真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与
杨丽丽比拼,她觉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败。
• 杨丽丽接到北大通知书的时候,苏小薇 的分数刚好达到二本线。如果说人生摈弃掉 出生这样的客观因素,从这一步开始作为起 点的话,那苏小薇不得不承认,她在起点上 输了一大截。
沙》,默写《沁园春•长沙》 《采 桑子 重阳》《七律 长征》。
2、随笔参考话题:《写在开学 的日子里》
才如江海文始壮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寄语新同学
•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 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 语文;
•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 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 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 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 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别忘了,这也
是语文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
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
答案: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高考语文
• 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 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 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 的语文素养。
三、怎么学语文
• ……
人文语文
• 语文----• 是鲁迅勇于解剖自己的坦荡灵魂; • 是李大钊在国运艰难时,对雄健的精
神的呼唤; • 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 是用心灵触摸世界的海伦·凯勒
• ……
诗意语文
• 语文----• 是“大江东去”的豪壮; • 是“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婉; • 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文选刊》等
4、注重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 语文知识点 • 诗词名句 • 名人名言 • 美文佳作 • 灵思妙语
5、勤于练笔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贾岛《戏赠友人》
• 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我手写我心。 • 作文当堂完成,培养下笔千言的能力 • 关注现实生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大学四年,苏小薇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 的狮子。她活跃在学校的各大社团,是各项 大型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带领一帮文学爱好 者把一本校园刊物办得有模有样。空闲的时 候,她就躲进图书馆给各大杂志写稿子,四 年坚持下来已是小有名气。毕业那年,她去 了北京,凭借各种获奖作品和面试时的出色 表现,挤进了当地有名的报社。
“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 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 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 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 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 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 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 “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 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 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 的柏拉图。

其实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过得一直特别
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夸张,骨子里有些叛逆以
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时,她觉
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直到中考成绩出
来的那天,杨丽丽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
的高中,苏小薇勉强达到一所普通中学的分数线。
两个人的人生在大人看来,似乎从这一步就开始
泾渭分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准备
——《论语》
• 《现代汉语词典》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四点要求:
1、字帖一本,每周三页,每周检查一次。 2、积累本一本,保质保量,每周检查一次。 3、随笔本一本,每周两篇,每周一抽查。 4、早读做到放声读,动手写,用心记。之后勤
引用。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二、为什么学语文
1、语文在高考中地位重要 无论高考怎么改革,语文总是稳居榜首,语文的地位只
会提高,分值只会增加。 2.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学习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3. 能准确的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提升自己的文
化素养 ,培养独立正直的思想和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形 成优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旷达;
• ……
生活语文
• 语文是-----• 秋虫的低吟; • 落叶的叹息; • 鸟儿的飞翔; • 溪水的流淌; • 青草的气息; • 野花的芳香;
• ……
• 语文------
• 不仅是一种“使用”的交际工 具,更应是一种“享用”的思 想智慧和精神文化。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人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做个“六一居士”:
①一手好字 ②一张铁嘴 ③一肚子名篇佳作 ④一笔好文章 ⑤一颗永远向上的心 ⑥一所理想的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