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目的了解青浦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方法对2012年、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较2012年增加,女性比例呈上涨趋势;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
各年度均以36~59岁患者最多,2013年中60~64岁、65岁以上患病比例较2012年明显上升。
2年中均以7月份病例数最多,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2013年第四季度发病人数明显增多。
各年份均以各种创伤所致患者人数最多。
结论院前急救工作应根据疾病谱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应地调整,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rules of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first-aid patients in the District of Qingpu,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hospital care.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emergency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trospectively in 2012, 2013. Results In 2013,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increased much than the last, And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fronted the up-trend significantly; however, Men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women patients. And with 36-59 patients most each year. In 2013, patients aged from 60-64 years old, and more than 65 years old ratio was increased from 2012. The number of cases happened mostly in July, and the latter half of the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e first half,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3. A variety of trauma patients had the greatest number in each year. Conclusion First aid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on the basis of the changes of disease spectr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rescue success rate.[Key words] Disease spectrum; First-ai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目前,我国急诊医学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全国县级以上医院均建立了独立的急诊科,且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急诊重症监护室无缝连接的生命绿色通道[1]。
其中,院前急救又称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体系3个环节中的首要一环[2],对抢救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院前急救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綜合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急救系统是否完善、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地改变,对疾病救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在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均发生改变的同时,院前疾病谱也随之改变[4]。
为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本文对2012年、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来源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由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共计28579例。
其中,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13852例,2013年14727例。
1.2研究方法对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2012年、2013年2年间的有效出车记录进行整理,对院前急救病例按照年龄、性别、急诊诊断、转归及去向等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利用EXCEL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了解疾病谱的变化规律。
2结果2.1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分布比较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为13852例,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为14727例,较2012年增加,增长率为6.32%;2年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女性比例呈上涨趋势。
详见表1。
表1 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分布比较[n(%)]年份n 男性女性2012年13852(100.00)8161(58.92)5691(41.08)2013年14727(100.00)8610(58.46)6117 (41.54)2.2院前急救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对院前急救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可见,2012年、2013年均以36~59岁组中病例数最多,19~35岁、65岁以上人群比例也较大,且2013年中60~64岁组、65岁以上组患病比例较2012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详见表2。
表2 院前急救患者年龄分布比较[n(%)]年龄(岁)年份2012年 2013年>1 422(3.05)367(2.49)1~7 405(2.92)384(2.61)8~18 379(2.74)406(2.76)19~35 3638(26.26)3661(24.86)36~59 4679(33.78)4737(32.17)60~64 893(6.45)1047(7.11)65以上3354(24.21)4058(27.55)未知82(0.59)67(0.45)总计13852(100.00)14727(100.00)2.3院前急救患者2012年、2013年各月份分布情况比较对院前急救患者各月份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均以7月份病例数最多,8月份及12月份发病率也较高;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在2013年第四季度发病人数明显增多。
详见表3。
表3 院前急救患者2012年、2013年各月份分布情况比较[n(%)] 月份年份2012年 2013年1月1036(7.48)1162(7.89)2月993(7.17)791(5.37)3月1168(8.43)1120(7.61)4月1072(7.74)1106(7.51)5月1168(8.43)1135(7.71)6月1149(8.29)1067(7.25)7月1349(9.74)1441(9.78)8月1264(9.13)1410(9.57)9月1170(8.45)1299(8.82)10月1159(8.37)1348(9.15)11月1070(7.72)1435(9.74)12月1254(9.05)1413(9.59)总计13852(100.00)14727(100.00)2.4院前急救患者前10位主要疾病的构成比较对院前急救患者中前10位主要疾病的构成进行分析可见,2年中均以各种创伤所致患者人数最多,其他原因所致患者增多,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普通外科所占比例下降。
详见表4。
表4 院前急救患者主要疾病的構成比较[n(%)]疾病分类2012年 2013年呼吸系统疾病674(4.87)599(4.07)消化系统疾病578(4.17)641(4.35)心血管系统疾病951(6.86)811(5.51)神经系统疾病1008(7.28)1163(7.90)普通外科1225(8.84)1099(7.46)各种创伤5314(38.36)5531(37.56)小儿科疾病610(4.40)542(3.68)妇产科疾病373(2.69)395(2.68)中毒333(2.40)321(2.18)其他原因1822(13.15)2562(17.40)合计12888(93.04) 13664(92.78)注:其他原因指排除上述9种病因,同时排除咬伤、中暑、自杀、精神科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淹溺、电击、五官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因素后的病因3讨论院前急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要环节,具有随机性、紧急性、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是用最短时间、最少数据和最佳技能抢救患者生命[3]。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各种突发性疾病、各种意外的增加,对急救医疗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表现的较为明显。
就上海市而言,其医疗体系为单纯院前急救型模式,近年来业务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相关资料报道:上海市“120”呼救总量以年均10%~15%的速度递增,在2010年,全市院前急救出车总量突破了50万车次[5],由上可见,对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其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急救措施,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本文通过对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具有下述特点。
3.1院前急救人数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3.1.1院前急救人数呈增长趋势2012年院前急救患者为13852例,2013年院前急救患者为14727例,较2012年增加,增长率为6.32%,其主要原因包括:(1)由于城市的扩张和发张,使城市流动人口和常驻人口逐渐增多[6]。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院前急救发病率增加。
(3)“120”急救中心及网络的建设、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使“120”急救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7]。
3.1.2院前急救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012年、2013年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且女性比例呈上涨趋势。
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与遗传学差异、社会定位不同、职业危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分工不同所致压力过大等诸多因素相关,与鞠庆梅报道一致[1]。
女性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故使其发病率随之升高。
3.2院前急救患者年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均以36~59岁组中病例数最多,与此年龄段正值青壮年,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因素相关,此类人群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呈现“年轻化”趋势,故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