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手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中国GDP分析2011年的中国经济基本围绕“压通胀”这条主线,期间外部经济虽出现了日本大地震、利比亚动荡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干扰,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的态势。
进入2012年,中国GDP 增长率将低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将在8.5%左右;通货膨胀压力将有所缓和。
调查结果显示,79%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经济危机仍未退去,由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将出现大幅减少,投资也将出现减速。
,中国也难免受其影响,因此,所谓“稳中求进”只能是把重点放在扩大内需方面。
出口:当前,在持续不断的欧债危机背景下,一系列成功的海外并购,成为一些国内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跨越发展的一个捷径。
专家认为,欧美经济恢复还需要5-10年时间,国内一些企业可抓住欧债危机带来的难得的发展机遇,谨慎“抄底”实现跨越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密集使得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近年来,手机已不再是奢侈消费品,而是一种非常普及和大众化的通讯工具,甚至连农村市场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手机用户在短短20 年间发展到了5 .08 亿,成为了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另外,消费者注重的是“物美价廉”,“标新立异”,而且手机与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手机成为掌上电脑,手机电视等等,因此,要吸引消费者,就要跟着市场发展的节奏,不断创新,更新产品的款式,功能,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
二.国际贸易环境我国手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力推动了手机对外贸易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出口产品。
手机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手机产品出口促进了我国手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手机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出口手机附加值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手机产品的出口将日益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外贸出口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我国手机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这将进一步拉动我国手机产品出口的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升级的加快,为手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手机每月平均出货达到1百万以上的公司超过30家,中国手机已经成为全球手机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此产生的全球市场份额之争更是避无可避的。
供应链厂商和出口商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这两年,供应链厂商的发展速度惊人。
朗华供应链2010年出口手机2570万部,2011年出口4567.5万部。
年富实业2010年出口手机1072万部,2011年出口2207万部。
信利康2010年出口手机41万部,2011年出口424万部。
虽然国外市场受华为、中兴、TCL的打压,国内市场受贷款难、各项成本上升的限制,中小厂商似乎没有生存空间。
但是供应链厂商的崛起,在原材料采购、出口报关、物流、产业链金融等方面给予中小厂商很好的支持,弥补了中小厂商的各项不足。
因此在全球手机产业基地中国,无论是做出口的中小厂商,还是做产业链整合的供应链公司,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国产手机行业政策环境2007 年10 月12 日,国务院宣布了第四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决定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
这意味着自2004 年实施的手机核准制将正式取消。
按照目前的规定,只要一款手机能够通过信产部“进网许可”,就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出现在市场上。
手机核准制取消,不仅仅意味着此前全国几百家没有获得牌照的手机企业将结束“贴牌”生产的历史,正大光明地打出自己的品牌,更让一些本来就非常有实力的数码厂商纷纷涉足手机领域。
这无疑会在国产手机市场上掀起一波竞争的骇浪。
十二五规划提出:“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十二五期间,通信行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国产手机行业技术环境国产手机中国手机移动通信发展概况: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模拟制式手机(1G))的主要业务是移动通话,二代移动技术(GSM、TDMA等数字手机(2G))实现了数字通话、短信、彩信和移动上网3G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集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W AP网站)、手机播客、视频通话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结合了广电网、互联网、通信网这三大信息传播网络的功能,整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使3G手机用户凭借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信息、上传视频和发表言论。
(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细分角度从芯片的角度看,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高集成度的单芯片方案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芯片厂商不断推出向下兼容的多模产品芯片企业间进行深度整合,从事基带芯片研发的企业纷纷涉足射频领域,从软件角度看,应用与服务逐渐成为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来源,国内企业更注重对终端制造、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投入。
从设计和制造角度看,设计制造环节呈精简合并的态势,产业链快速扁平化,具体表现从智能操作系统看, 由于搭载Android 系统的厂商众多,Android 系统市场份额一家独大,全年市场份额达到51.1%。
另一方面,Symbian 系统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但目前仍是中国手机市场第二大操作系统。
其他智能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均衡,与前两大系统份额差距较大。
●总体角度在模拟通信时代、2G 时代的核心关键技术上我们扮演的是旁观者、学习者的角色;在3G 时代,我们逐渐成为制定者,TD-SCDMA 成为3G 标准之一,但是我们起步较晚,在终端产品的多样性、产业链的成熟度等方面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
4G 时代,我们已经成为了主导者,当前,国际上以LTE 为主流的移动通信网的建设比预期提前几年启动了,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尽快制定我国TD-LTE 发展规划,加快其产业化与国际化进程。
六. 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国产手机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2012年手机行业国际..形势 较大的第三方设计公司(IDH) 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电路板的IDH 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 注塑等以前相对独立的外围配套业务(1)全球移动通信用户迅猛发展(2)全球出货量增长2012年3月,全球著名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了《2011-2012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6亿部,同比增长16.8%。
预计201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1亿部,到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超过20亿部。
2012年,全球手机市场在智能手机高速增长趋势的带动下,发展形势良好,手机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智能手机成为最热门的领域,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据艾媒咨询市场分析认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和3G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智能手机的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智能手机产品越来越丰富,应用越来越全面,价格平民化等都是推动全球手机市场增长的重要原因。
另,IDC在报告中指出,到2016年年底,中国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是20.2%,美国的市场份额为15.3%,印度市场份额9.3%,巴西市场份额4.7%,英国市场份额3.7%。
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将通过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定制手机,进而推动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而三星和诺基亚将通过低成本的智能手机增加出货量。
虽然全球的手机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因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孕育着历史性突破,新一代宽带网络、智慧地球、云计算、系统级芯片等信息技术将实现质的飞跃。
主要发达国家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困境、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新一轮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形成。
同时,发达国家利用位居高端优势,运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等手段挤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全球高技术产业竞争越发激烈。
△手机行业国内..市场发展趋势一.另外,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从手机普及程度的趋势来看,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将逐渐减缓,预计2012年将达11亿1千万。
但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于数据带宽的需求,将推动2G移动电话用户大规模向3G群体过度。
预计2012年3G用户群体将快速增长,用户数或将超过3亿,而3G渗透率则将超过四分之一二、手机国内销售市场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销售量达2.8亿部,同比增长12%,增长率相比2010年较为下降。
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将达到3亿。
到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将超过3.3亿部。
中国手机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衬托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2009-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规模状况Canalys月底发布的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当季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0%,达到2320万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因此,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国产手机,中兴、华为、联想、酷派等等国内品牌纷纷发力,竞争智能手机市场。
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发展趋势。
预计在2012年智能机的销量占比将达45%。
在未来两年智能机会取代非智能机的销售主体地位,智能机概念将渐模糊化。
受运营商终端补贴政策影响,预计3G用户数在2012年将有大规模增长,将带动中低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