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李瑾1,牛津2(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100871)摘要 介绍了巴塞罗那空间改造的历史沿革,提出了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关键词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 TU 9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9-09228-02The Sustai nable U se of C ity Resources i n t h e T ransfor mati on of Public Space i n Barcel ona L I Ji n et al (Insti tute of U rban and Env i ron men,t Pek i ng U ni versi ty ,Be iji ng 100087)Abstract The historica l evo l ution of space re f or m ation of Barce l ona were i ntroduced ,the sustai nable utilizati on ways t o urban resources o f Barcelona w ere put f or w ard .K ey words Barce l ona ;Public s pace ;C it y res ource ;Susta i nab l e utilizati on作者简介 李瑾(1985-),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收稿日期 2009 03 27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城市资源浪费、城市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条件下,城市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开发利用过分强调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导致了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后果。
如何在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市资源,广义上指属于城市和城市居民的所有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共有的、私有的。
狭义的城市资源是指属于城市,或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公共资源[1]。
笔者主要从土地、材料、能源、历史文化遗产4个方面研究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利用,以期能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的历史沿革巴塞罗那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从1976至今,创造了450余个新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的生活自然融合,成了巴塞罗那引以为傲的城市公共资源。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改造大致分为3个时期:1.1 1976~1986年 可持续的巴塞罗那模式 针对工业的衰败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降低,政府主要进行 针灸式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目标是着重规划广场、街道和公园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对区域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的重组创新。
1.2 1986~1992年 可持续的 奥运规划 以主办1992年奥运会为契机,以继续改造和发展城市为目标,巴塞罗那全面展开都市规划与建设。
政府明确提出奥运相关设施建设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相结合,注重城市各区域发展的相对平衡和城市资源的统筹配置。
1.3 1992年后至今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空间计划 奥运会后,巴塞罗那结合 2004世界文化论坛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以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主要完成了滨海区域的改造和开发。
目前,政府正利用公众对城市改造的支持,继续实施一系列公共空间改造计划,包括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完善城市道路和开放海滩,以文化吸引经济发展。
2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2.1 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改造未采用扩张城市用地规模的方式,而是单点突破,巧妙地利用了利用率低的工业废弃空间和过度密集的机动车道。
设计师根据场地的不同特征灵活地采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一步挖掘了土地资源价值。
2.1.1 废弃工业区的多样化开发利用。
位于海滨的Pl b le no u 区是独立于城市的工业废弃区。
巴塞罗那政府就将该地作为奥运村的建设和规划用地。
奥运会后,由于奥运村设计配合了住宅的需求,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立即成为了重要的观光带,吸引了大批的中产阶级前来居住,废弃工业区成了蓬勃发展的新兴社区[2]。
而位于巴塞罗那西侧高密度社区中的废弃工业园,政府则决定将其改造成社区公园,即西班牙工业公园(Parc Espa nya I ndustrial)。
公园通过巨龙滑梯、灯塔雕塑、宁静的湖水、葱绿的草坪和树木与儿童游乐区给居民带来了轻松惬意的休闲气氛,成了他们的活动乐园。
2.1.2 废弃采石场特殊地形的开发利用。
位于城北的一个高密度低收入的社区内的库莱伍艾塔 德鲁 考鲁公园(Parc de la Creueta del C oll),原为一个废弃的采石场,环境异常脏乱,且四周都是峭壁。
设计师顺应山势,在公园南面设计了多层弧形台阶,并利用采石场留下的坑洞设计成了儿童游泳池,并在东面的山间平地开辟了老年门球场。
而园内手抓形和抹刀型的雕塑,则给人们带来采石场的回忆。
公共空间改造结合特殊地形,既减少了开发成本,又能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2.1.3 废弃车站的功能转换利用。
位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北站公园(Parc de I E staci o delNor d),是为1992年奥运会对原有的北火车站进行改建而成的。
它保留了原车站的建筑,将内部空间改建成了体育活动中心。
在车站外部空间设计了宽阔的草坪、儿童活动区、游憩区,并通过大地艺术景观 沉落的天空 和 旋转的树林 ,为城市营造了富有艺术气息的公共空间。
这种通过功能转换的方法避免了大规模的改建,实现了废弃车站的高效利用。
2.1.4 城市机动车道引入带状社区公园。
依靠利用城市废弃地能解决社区缺少公共空间的问题。
于是政府利用了城市中过分密集的机动车道,根据实际情况在车道中间、单侧、双侧甚至立交桥下开辟带状绿地,既作为城市步行道又作为带状社区公园。
如位于扩展区的圣约翰(Sant Joan)大道,设计师将道路中间开辟成了社区公园。
公园根据交通需要由6责任编辑 陈红红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09,37(19):9228-9229个带状公园组成,由北向南分别为水池或雕塑区、休憩区、植被区、儿童活动区,依次循环。
这些人行道上简单的功能分区,恰恰满足了居民对社区公园的需求,具有极好的可达性。
2.2 材料的合理利用2.2.1 建筑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的改造除了完整保留有纪念价值的废弃建筑、烟囱、水塔,也注重废弃材料重新利用于建设和经过加工成为公共艺术和雕塑。
位于圣马丁区克洛特(par c del clot)公园就是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它原为Renfe铁路车间[3],后来火车改道,车间废弃,政府将该地建设成社区公园。
公园将旧车间的砖用于新公园的建设,而保留的车间墙体经过设计成了公园的特色。
东面的 城墙 将下沉广场围合,并被利用成了喷水池,恰似古罗马的水渠。
铸铁柱式的旧墙组成摩尔式的拱架和中间的水池和雕塑相映成趣。
另外,两面墙则烘托了工业时代的烟囱,成为入口标志。
2.2.2 提倡使用耐久材料。
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大多采用经久耐用的材料。
如一些优质的大理石和木材做成的铺装、桌椅在历经风雨后仍能保持陈旧的美感。
基罗纳公园(Jar d i ns del Pri ncep de G iro na)的设计师Jor d i Farr ando阐述到: 我们用高品质的建材,不是假装豪华,而是高品质的建材能经久耐用 [2]。
另外,巴塞罗那大面积地使用土石铺装,使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有利于地下水回补。
而土石铺装的多孔构造,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地面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能起到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缓解城市雨涝灾害。
2.3 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2.3.1 太阳能的开发。
巴塞罗那充分利用了日光充足和太阳能发电领域领先的优势。
如在万国文化论坛场址中心地带建成了占地10500m2的巨型太阳能发电厂,可生产1.3 mW的电力,足以满足一座千人城镇的需要[4]。
巴塞罗那的每幢新建筑也都安装了太阳能板。
许多公园还配备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无线电控制灌溉系统。
另外,巴塞罗那主办国际能源展、 洁净阳光能源 大型研讨会等更促进了巴塞罗那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吸纳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开发。
2.3.2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巴塞罗那在公共空间建设中无不考虑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如公园的喷泉水池都装有再循环系统或利用净化水,道路清洗也使用净化水,公园灌溉则保持每月450m3/h m2自来水[5]。
公园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在日益完善,如巴塞罗那植物园内排水系统采用混凝土明沟,引导雨水至聚乙烯管,再到埋设在主路下的混凝土管道,将雨水收集到园内最低点的池塘并用于灌溉[5]。
2.4 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形式保护 巴塞罗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史,别具特色、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巴塞罗那独有的文化资源。
对城市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使巴塞罗那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心。
巴塞罗那颁布了 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对全市几百个历史建筑一一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条款。
保护主要分为以下3种形式:2.4.1 严格保留原物。
要求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完整、准确、原封不动地永久保存下来。
2.4.2 以保护为主、适当添建。
在允许改建的历史地段,要求基本保留原有的街区格局和原有建筑物,房屋内部允许进行改造。
如莱伊阿鲁广场(Pala u Rei alM ajor)的改造,在保留广场周围的街区格局、历史建筑外观和设施(高迪设计的路灯)的基础上,加入了喷泉水池,座椅和沿着广场的商铺。
大范围的保护和小规模的改造给旧城广场带来了商机和活力,游人络绎不绝。
2.4.3 以改建为主、保护为辅。
在保留其旧有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建筑及街区的历史地段[2],如圣保罗教堂(Sant Pau l),基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已经不能使用,设计师就利用了教堂周围的空间,在东侧设计了围绕着教堂的二层公共空间。
底层是儿童活动中心,上层是跑道和休憩座椅,教堂的背后是管理人员的菜园和住所,沉寂的教堂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3 结论和启示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中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对城市资源的利用方式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城市建设坚持公众利益最大化,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
一方面,通过对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居民及其后代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充足的资源和洁净的能源;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会提高居民对城市资源的保护及节约利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