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流行病学 绪论 疾病分布
临床流行病学 绪论 疾病分布
2.流行病学的定义 (Epidemiology )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制疾 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
3.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含义
(1)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的 状况。
(2)研究各种疾病,不限于传染病。 (3)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出发,揭示
影响和决定频率、分布的因素以 及流行的原因。 (4)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 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预防和控 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
续发率是指某些传染病在最短潜伏期到最 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 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
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 接触者总人数
发病人数
100 %
注意: (1) 原发病例不计算在内; (2) 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与
最长潜伏期之间的病例为二代病例。
5. 死亡率(mortality rate),粗死亡率
2. 死亡指标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 生命质量评价指标 ——潜在减寿年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一.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1.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发病率
某人群某年(期)内某 病新病例数 该人群同年(期)平均 人口数
K
适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
考虑以下因素:
(1)发病时间; (2)观察时间; (3)暴露人口数; (4)新发病例数
“原因不明”的热带病引起了当时发达国家的政 治家与医学界的重视。利用了科学技术手段,对 病原的认识有了飞速的发展。
发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发展,科学技术呈现前所未有的进步,传染 病得到了控制,一些慢性非传染病日渐成为 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人类疾病 谱和死亡谱有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卫生保 健工作的需求逐步转向控制、降低和预防这 些疾病。
3.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1)临床流行病学以临床医生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3)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4.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
(1)设计(design)
即进行课题研究的科学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
(2)测量(measurement):
警察
688
30
骑马的警察
80
5
司炉工
20
5
临时工(包括医院陪护、家庭 访视人员及埋葬工人)
550
102
厨工 救护人员 士兵 合计
60
4
150
69
1100
63
2943
297
摘自Wu Lien-Teh; Plague Fighter, P33, W. Heffer & Sons Ltd. 1959
死亡率(%) 5.0 3.5
成长期
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发明了接种牛痘以预防天 花(18世纪天花的流行致使约10%的欧洲人丧生)。 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来预防接种或使个体暴露于受 感染的物品或天花皮损留下的痂,希望免疫力能 在疾病不发生的情况下获得。这一过程称作人痘 接种,并由Thome等推广。
宋朝天花大流行,四川有人用人痘接种,能 引起人体产生轻型的天花,而阻止病死率很 高的天花自然感染。
临床流行病学
第一章 绪论
一.流行病学定义及发展过程
1.定义的发展过程 (1)早期,传染病流行期: Frost:1927年 Stallybrass:1931年
(2)中期,探索病因不明的疾病 Maxcy:1951年
(3)现代,恶性肿瘤及多种退行性疾病 MacMahon:1970年 Lilienfeld:1980年
(2)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洛氏基金会发起 和支持。1982年,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CLEN(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 七个一级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师资培训中心
(3)上世纪80年代末,在23个国家57所大学 建立临床流行病学组(CEU)
五、特点
群体的特征 对比的特征 概率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社会医学特征 预防为主的特征 发展的特征
六、分支
分子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 管理流行病学、老年流行病学 移民流行病学、保健流行病学
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学 基础学 临床学科 公共卫生学科 例如:儿童白血病与家庭装修的关系
急性白血病病程D=P/I=6.7/32.4=0.21年≈2.5月
慢性白血病病程D=P/I=56.1/29.0=1.93年≈23月
3.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
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比例。
感染率
某病感染人数 受检查人数
100 %
4.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罹患率:衡量人群中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 率。观察时间以日、三日、周、旬或月为单位
罹患率
某人群观察期间新病例 数 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
K
2.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 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患病率
某特定时间内某病新旧 病例数 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
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 的现象。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与基础。
一.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1. 发病指标与患病指标 ——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患病率、感染率、病残率
(4)我国1983年在华西、上海和广州建立三 个DME ( design, measurement, evaluation ) 国家培训中心
(5)1989年建立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 CHINACLEN
2.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 (Clinical Epidemiology)
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 及医学统计学的方法学,从患者个体的诊治, 扩大到患病群体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 诊断、预防、治疗等临床规律,并进行严格 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学科。
928
山东省
1562
合计
52462
摘自Wu Lien-Teh; Plague Fighter, P37, W. Heffer & Sons Ltd. 1959
东北地区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因公感染鼠疫死亡人数
工种
人数
死于鼠疫人数
正式医师
20
1
医学生
29
1
当地开业医生
9
4
警方检查人员
31
2
卫生警察
206
11
效能、效果与效率等问题。
(3)评价(evaluation)
指对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成果或发表的论文, 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价。
主要是对该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资料整理和分 析方法、结论的可靠性及可信性加以评价。
5.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和价值
(1)为临床医生提供鉴别研究成果的原则与方法 (2)为临床医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 (3)促进临床循证医学实践,提高医疗水平 (4)服务于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发展期
免疫学的发展 信息的扩展 非传染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统计方法与多因素的分析
当代的流行病学的贡献
吸烟与肺癌 军团行病学的发展
伍连德 收回检疫权 消灭天花,控制霍乱 1958年翻译苏联“流行病学” 1960年苏德隆主编“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的扩展,成为医学的一门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指临床科研中对各种处理因素及实验效应的测量, 包括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临床工作与科研的各种问题。
测量主要有: 1)防治措施的效果测量。 2)致病(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3)诊断性试验的评价与比较。 4)疾病发生的频数与分布特征。 5)症状、体症的分布规律与变化。 6)疾病带来的费用消耗及如何提高临床工作的
确诊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居室致癌 物的浓度等)、污染与白血病的计量— 反应关系
八、流行病学展望
努力发展学科 努力探索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 警惕新的传染病发生并防止旧病复发 人群健康的日益重视 评价工作日益重视
九、临床流行病学
1.历史与现状
(1)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的John R.PAUL提 出概念
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1.萌芽期 2.成长期 3.飞跃发展期
萌芽阶段
人类文明史的早期,虽然认为疾病是妖魔、瘴 气等因素引起,但亦看到疾病可由人体外的因 素导致。
中国出现“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 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希腊医师 Hippocrates 著有
《空气、水与土壤》,阐述了气候,土壤,水, 生活方式,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成长期
18世纪末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 会出现,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劳动力开始聚 居于城市,人类的高频度的接触、高密度生 活在一起,给传染病的传播制造了条件。
社会产生了对传染病的防制要求。于是,在 一些城镇采取了上、下水道的设置、实行污 物处理、要求个人清洁卫生等各种环境卫生 和个人卫生的措施。
1910年9月--1911年4月间东北地区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例数
地区 黑龙江省 吉林市(包括哈尔滨市) 奉天省(即今辽宁省) 旅顺港及大连 从盛京(今沈阳市)至天津、北京 从北京至汉口
死亡例数 15295 27476 5259 76 1693 173
从北京经直隶省(即今河北省)、山东省至长江边浦口
K
时点患病率
某时点某人群中现患某 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