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本课主要介绍了显微镜的构造,安排了学生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材以图代文,直观性强,有利于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自主地学习。
实验后的讨论题以及练习,设计了一些使用显微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利用掌握的显微镜知识去解决。
在“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介绍了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研制的成功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门;显微镜技术的日益完善,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教师: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导入取镜和安放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使用对光观察:几个问题清洁收镜小结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抽测⑴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左眼看,右眼睁。
⑶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⑴标本放在载物台指看书中47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看课本49页1、2图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课本50页3、4图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小先生巡视,帮助小先生巡视,帮助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⑵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⑶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板书设计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须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从未看到过细胞,教师可利用媒体展示制作好的临时装片上真实细胞的图像。
绘制细胞结构简图时,教师应示范。
可以2课时完成。
第1课时: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绘图。
第2课时:讨论上节课得失,制作并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绘图。
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能力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③情感目标: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师: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透明的细胞立体模型,植物细胞挂图,提前制备上述几种材料的装片,摆放多台示范镜,叶片的永久横切片、人的血液涂片、单层扁平上皮装片各10片。
课前培训几个学生。
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兴趣强烈的几个学生提前跟随老师学做临时装片。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导入1、玻片标本的特点、种类2、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小组制作小先生示范3、绘图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问题: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课本56页3自然段自学“薄而透明”“切片、装片、涂片”结合问题自学56-57页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获得感性认识。
对其中的不明白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先生”解答,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若仍有疑问及时申请老师的帮助。
课本58页自学并尝试画图引出玻片标本的特点、种类。
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量?⑥吸引染液的方法?准备擦→滴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黑板示范绘图要领:1.真实;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1、讨论上节课制作临时装片的得与失2、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3、画图4、拓展问题5、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作用6、技能训练注意黄瓜与洋葱的不同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提示:①取材: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②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小组总结学生制作并观察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尝试用改进的方法再次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效果观察叶片横切片、人血涂片、上皮细胞等永久玻片计算并体会细胞的大小为本节课做准备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
启迪思维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学会科学方法,感知细胞大小整体性。
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提示观察示范镜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测量与计算。
知道有困难的学生板书设计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本课是《观察细胞结构》第三节。
前面两课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植物细胞,对于细胞的一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学习动物细胞的结构就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而且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学生会很熟练地操作显微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避免有的学生认为所有的细胞结构都是相同的。
为下节细胞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结构基础。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对动植物细胞间差别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1.教师准备:(1)有关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多媒体。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及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挂图各一张。
不同种类的人体、动物体细胞挂图;提前制作临时装片、摆放示范镜。
(3)学生分组实验用的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
2.学生准备:(1)3H铅笔、橡皮、实验报告纸及一些其他动物材料。
(2)各种果脯、各种各样的果冻,彩色糖粒,小塑料食品袋,线等物品;上课前漱口。
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复习导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①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②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了解一下。
一学生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画出植物细胞模式图激起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回顾上节内容。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二、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三、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小结探究出示题目,交流:“看到题目,你有何疑问?示范取材部位。
引导、分析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引导学生比较用碘液染色和用高锰酸钾染色的效果有何不同。
正确画图,实事求是画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指导、提示、评价多媒体播放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引导、总结出示动植物细胞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结构?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一比那一组同学制作的最好?请最好的组到台上展示,介绍。
进一步启发:细胞相当于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谈谈对第二章的三个实验的体会。
最后总结。
教师提示并引导:我们学习的实验除了课本上的方法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这节课我们观察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除了从口腔侧壁刮取之外,从上腭侧壁取行吗?同学们能否观察其它部位的细胞呢?课下可以试着做一做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儿?怎样获得?解决心中的疑惑提出疑问: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小组四人分工合作①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材、方法、染色剂的变化);②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