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及特点ppt课件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及特点ppt课件
9
10
空预器壳体
11
空预器壳体
12
回转式空预器的结构——转子
转子是装载传热元件(波纹板)并可旋转 的圆筒形部件。为减轻重量便于运输及有 利于提高制造、安装的工艺质量,采用转 子组合式结构,主要有转轴、扇形模块框 架及传热元件等组成。
1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
14
15
空预器的密封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和密封: 漏风的原因主要有:携带漏风和密封
余部分为密封区。
6Hale Waihona Puke 空预器总图78
回转式空预器的结构——外壳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壳体呈圆柱形,由两块主壳体 板、一块侧座架体护板、两块转子外壳组件和一 块一次风座架组成。
主壳体板分别与下梁及上梁连接,通过主壳体板 的四个立柱,将预热器的绝大部分重量传给锅炉 构架。主壳体板内侧设有弧形的轴向密封装置, 外侧有调节装置对轴向密封装置进行调整。侧座 架体护板与上量连接,并有两个立柱承受空预热 器部分重量。
空预热器的密封系统包括:径向密封、轴向 密封和周向密封三部分。
轴向密封主要由密封片和轴向密封板装置构 成。径向密封主要由扇形板和径向密封片组 成,周向密封主要由旁路密封片与“T” 形钢 构成。除上述密封外,还有转子中心筒密封、 静密封和补隙片等。
20
径向密封
在各项漏风中尤以径向漏风为最,是由于 转子的外缘的挠度,尤其是因在工作状态 下的冷热端温差而呈蘑菇形,使转子外缘 的漏风间隙增大。空气预热器的设计中采 用挠性扇形板的径向密封装置。扇形挠性 板的小端由转子轴筒作轴向定位,大端可 以随施加的力作上下浮动,与转子的蘑菇 形变形相应,使转子与挠性板间的间隙和 径向漏风量大幅的下降。
漏风。 携带漏风:是由于受热面的转动将留
存在受热元件流通截面的空气带入烟 气中,或将留存的烟气带入空气中。 密封漏风:后者是由于空预热器动静 部分之间的空隙,通过空气和烟气的 压差产生漏风。
17
空预热器密封区
18
19
空预器漏风的危害:漏风量的增加将使送、 引风机的电耗增大,增加排烟热损失,锅炉 效率降低,如果漏风过大,还会使炉膛的风 量不足,影响出力,可能会引起锅炉结渣。 为了减小漏风,需加装密封装置。
回转式预热器布置灵活方便,是锅炉本体更容易得到合 理的布置。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因受热面金属 温度较高,低温腐蚀的危险较管式轻些。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比较大,一般管式不超过5 %,而回转式在状态好时为8%-10%,密封不良时可 达20%-30%。
回转空气预热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运4 行维护工作多,检修也较复杂。
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来加热燃烧 所需要空气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由于它工作在烟 气温度最低的区域,回收了烟气热量,降低了排 烟温度,因而提高了锅炉效率。同时由于燃烧空 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燃料着火和燃烧,减少了 不完全燃烧损失。
空气预热器按传热方式分可以分为:传热式和蓄
热式(再生式)两种。前者是将热量连续通过传
23
24
25
轴向密封
轴向密封的作用是抑制已通过周向密封的 空气沿着转子与壳体直筒部分间的环形间 隙流向烟气侧。其是在转子的外缘相应于 径向分隔的位置设置轴向的密封挠性弹簧 挡板。沿着每个转子径向隔板外侧的轴向 边缘安装有轴向密封片。运行时,轴向密 封片和静止的轴向密封板之间的间隙最小。 轴向密封片上开腰形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径 向隔板上,密封片可沿着径向方向上(靠 近或远离轴向密封板)调节。
26
27
轴向密封
假如运行时这些密封片和轴向密封板接触, 密封就开始磨损,当密封磨损到不够径向 调整时,密封片就需要更换。 除密封装置的正确设计制造外,抑制空气 预热器漏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密封间 隙的调整,一般制造商也提供了有关间隙 的推荐值,但由于转子是呈蘑菇状变形的, 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不同的推荐间隙值。
21
22
径向密封
沿着每个转子径向隔板的热端和冷端径向 边缘安装有径向密封片,(运行时尽量使 径向密封片和扇形板之间的间隙最小。径 向密封片上开腰形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径向 隔板上,密封片可沿着轴向方向上(靠近 或远离热端或冷端扇形板)调节,假如运 行时这些密封片和扇形板接触,密封就开 始磨损,当密封磨损到不够轴向调整时, 密封片就需要更换。
空预器转向:烟气侧——二次风侧——一次风侧
5
烟气流通区与烟道相连,空气流通区与风道 相连,密封区中既不流通烟气,又不流通空 气,所以烟气和空气不相混合。装有受热面 的转子由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旋转。因此 受热面不断地交替通过烟气和空气流通区。 从而完成热交换,每转动一周就完成一次热 交换过程。另外由于烟气的流通量比较大, 故烟气的流通面积大约占转子总截面的50% 左右,空气流通面积占30%-40%左右,其
2
3
两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于其受热面密度高达500m2/m3, 因而结构紧凑,占地小,体积为同容量管式预热器的 1/10。
重量轻,因管式预热器的管子壁厚1.5mm,而回转预 热器的蓄热板厚度为0.5-1.25mm,布置相当紧凑, 所以回转式预热器金属耗量约为同容量管式预热器的 1/3。
热面由烟气传给空气,烟气和空气有各自的通道。
后者是烟气和空气交替地通过受热面,热量由烟
气传给受热面金属,被金属积蓄起来,然后空气
通过受热面,将热量传给空气,依靠这样连续不
断地循环加热。
1
空气预热器
在电厂中常用的传热式空预热器是管 式空预热器,蓄热式空气预热器是回 转式空气预热器。随着电厂锅炉蒸汽 参数和机组容量的加大,管式空气预 热器由于受热面的加大而使体积和高 度增加,给锅炉布置带来影响。因此 现在大机组都采用结构紧凑、重量轻 的回转空气预热器。
空预器概述
通常使用的受热面转动的是容克式回转空气预热 器,而风罩转动的是罗特缪勒(Rothemuhle) 式回转预热器。这两种均被采用,但较多的是受 热面转动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可以分为二分仓和三分仓两种。 由圆筒形的转子和固定的圆筒形外壳、烟风道以 及传动装置组成。受热面装在可转动的转子上, 转子被分成若干扇形仓格,每个仓格装满了由波 浪形金属薄板制成的蓄热板。圆筒形外壳的顶部 和底部上下对应分隔成烟气流通区、空气流通区 和密封区(过渡区)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