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发展趋势
很久以前读过一些关于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相关书籍,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体育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则是“天人相分与个人主义”。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其加以论述。
1·中国体育讲礼重德,中国体育追求和谐。
中国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较为宁静、庄重,常常表现出内向、沉稳、含蓄、爱面子的特性,不走极端,追求至善至美。
但与此同时也扼杀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削弱了人们去探索自然和揭永自然科学规律的才智。
2·西方体育重利重法,西方体育突出竞争。
西方体育认为人要获得自由幸福,就要不断地去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和改造自然,在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因而在体育文化培养的目的上,偏重外在人格的培养。
在竞技场上,只有胜负之分,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提倡始终超越对手。
这样的价值观,使西方人形成了惯于向外探求,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不畏天地、征服自然的信念和能力,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的超越过去,培养了人们勇敢开拓、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有人认为,中西体育在哲学思想、医学基础、审美观念方面有显著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理论等之中,而西方体育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医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西方体育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国传统体育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西方体育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如今,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也在互相开放和交往中日益趋同,中西体育也日渐走向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在封建制度中存在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形成相对独立和隔绝的体育文化,封闭性、伦理性、民俗性、宗教性、军事性较强。
西方现代体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存在并发展的,呈现出竞技性、普遍化、个性化、娱乐化等发展趋向。
这两种不同时代中产生和发展的体育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逐渐消除了隔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体育在被动与主动、自觉与不自觉中开始了与西方体育的冲突与交融。
如今,西方的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已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内容。
一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实际上就是中西体育互拒互斥、互渗互融的历史。
与此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东方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涵着人体生命科学的丰富内容,对指导人类的保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风靡世界的今天,东方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悄然升起。
以上就是我对于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发展趋势的基本论述与见解,从而也得出了一些小的结论,即世界文化的相融是建立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上,文化的多样性让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的互通互融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