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10万吨/年油泥砂固化焚烧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山东省胜坨工业园区”内,公司北侧为万达宝通轮胎公司,西侧紧邻胜坨变电站,南侧为万达化工有限公司,东侧紧靠东营东方化工厂,周围无环境保护目标。
厂址周围公路形成“井”字形交通骨架,运输通行较为便利。
1.1.3项目承办单位中国万达集团创建于1988年,是涵盖机电、化工、轮胎、地产开发四大产业,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免冠行政区划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位于垦利县城西10公里处的胜坨镇工业园区内,地处胜利油田腹地。
工业园区形成了以橡胶制品(轮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械、机电和一般化工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为4.10km2,目前投产项目16个。
由东营市环保局和垦利县环保局负责工业园区的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山东胜坨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9年7月经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以鲁环审[2009]26号文批复通过。
万达热电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万达集团,是工业园区规划的唯一集中供热热源厂,同时提供胜坨镇其他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用汽,实现胜坨镇集中供热。
一期工程2003年7月开工建设,2004年10月建成2炉1机,另外1炉1机于2007年1月建成。
工程实际建设规模为2×12MW发电机组,配3×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三电场静电除尘。
项目建成并投运后,于2007年11月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环保验收—鲁环验【2007】69号。
为提高脱硫效率,2008年10月将现有工程炉内脱硫全部改造为炉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2009年7月试运行,2009年11月正式运行。
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98人,固定资产21000万,年总产值15000万元,利税总额500万元。
热电公司年发电量24000万kwh,供热量120万GJ。
1.2编制原则与研究范围1.2.1编制原则1、采用脱粘固化方法对油泥砂进行处理后,制作成仿煤燃料,掺入燃煤中,用作燃煤锅炉燃料;2、在技术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国产技术与设备;3、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在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对油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4、优化设计技术方案,尽可能减少项目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的能力;5、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设计标准及节能规范,保证工程设计质量;6、结合现场实际,做到平面布局合理,节省占地;7、强化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设施与项目建设实现“三同时”;8、认真贯彻劳动法,加强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防护设计的措施,保证生产人员的身心健康。
1.2.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油泥砂脱粘固化处理与掺烧方案;4、环境保护、劳动安全;5、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8、结论与建议。
1.3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1.3.1 主要建设内容拟建设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油泥砂脱粘固化处理设施,利用现有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掺烧固化油泥砂,回收利用油泥砂中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同时实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焚烧产生的废气,利用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可确保排放废气达标,废渣按现行的燃煤废渣的处理方式,可用于建材。
这种处理方式在对油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可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顺应了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思路,将万达热电建成一座资源环保型电厂。
1.3.2社会与经济效益油泥砂是指在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
由于油泥砂所含的烃类物质对环境危害较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HW08项)。
据统计仅胜利油田每年的油泥砂产生量就在11万吨左右,油泥沙的排放已成为危害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按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规定,每吨油泥砂将征收1000元的排污费,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寻求一种高效的方式处理油泥砂成为油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解决油田发展当务之急,由此提出了油泥砂固化焚烧及综合利用技术,即将油泥砂脱粘固化处理后,制作成仿煤燃料,掺入燃煤中,用作燃煤锅炉燃料,焚烧产生的废气,利用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可确保排放废气达标,废渣按现行的燃煤废渣的处理方式,可用于建材或绿化。
因此在回收利用油泥砂中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的同时实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目的,产生显著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示范效果,有效降低排污费成本。
同时可替代部分标煤消耗,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技术政策。
项目的节能效益显著,能有效实现污染物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2.1 项目背景油泥砂是指在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
由于油泥砂所含的烃类物质对环境危害较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HW08项)。
据统计仅胜利油田每年的油泥砂产生量就在11万吨左右,油泥沙的排放已成为危害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按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规定,每吨油泥砂将征收1000元的排污费,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寻求一种高效的方式处理油泥砂成为油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解决油田发展当务之急,通过协商提出了通过在现有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燃煤锅炉对油泥砂固化焚烧及综合利用技术,即将油泥砂脱粘固化处理后,制作成仿煤燃料,掺入燃煤中,用作燃煤锅炉燃料,焚烧产生的废气,利用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可确保排放废气达标,废渣按现行的燃煤废渣的处理方式,可用于建材或绿化。
因此在回收利用油泥砂中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的同时实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目的。
根据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年燃煤用量,按25%的比例掺烧,可焚烧固化油泥砂60000吨/年,能够完全消化该项目所处理的油泥砂,因此示范工程建设既可做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减少了电厂用煤量,节约了能源,使山东万达热电有限公司成为一座资源保型热电站。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1、符合国家宏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作为两项约束性“硬指标”列入发展目标。
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将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电力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利用电厂燃煤锅炉掺烧油泥砂,不仅能够彻底解决油泥砂无害化处理问题,而且可以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利用燃煤锅炉掺烧油泥砂进行发电供热,属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有关指标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改环资[2006]1864号《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计基础[2000]1268号文件《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此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最近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属国家鼓励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程,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符合加强节能工作、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需要油泥砂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安全、持久地解决胜利油田油泥砂处理处置问题,而且节约了燃煤,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综合利用处置工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油泥砂来源与数量油泥砂是指在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
目前胜利油田每年的油泥砂产生量就在11万吨左右。
3.2油泥砂特性油泥砂含油量约为10%,固化物的发热量在(6000-8000)kj/kg之间,平均折合为1670kCal/kg,若煤的低位发热量仪以5000Cal/kg计,则油泥砂固化物的发热量约为同等重量煤的发热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4.1 工程设计规模该工程的建设规模为:建设一套规范化的油泥砂无害化处理工艺和研制标准化的处理设备。
设计处理能力10万吨/年。
固化后的油泥砂形成的固化物成品呈灰黑色松散颗粒状,不粘连。
无臭味,堆积角在(30°-40°)之间,适合于锅炉燃烧。
固化处理后的油泥砂全部用于锅炉燃烧。
4.2 工艺流程简述油泥砂固化处理工艺易于操作,主要过程为:收集油泥砂,在现场或集中于防渗混凝土池进行脱水、脱粘处理,以利于运输:将脱粘后的油泥砂送至固化处理厂采用专用设备加入固化剂,将油泥砂固化,生产出可用于向燃煤中添加的固化油泥砂产品。
4.2.1固化处理过程油泥砂固化过程主要分为脱水、降粘、固化、固化物脱水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脱水:清罐时将清出的油泥砂集中到贮存池中,依靠重力作用进行自然沉淀,完成油泥与水的初步分离,分离出的游离水经流程回注入污水系统。
第二阶段降粘:将沉淀的油泥砂与固化剂充分均匀混合后,固化剂与油泥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将油性物质分散隐藏于泥砂和固化剂的颗粒结构中,完成油泥砂中油泥的降粘,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将油泥砂加热到100℃,使油泥砂中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挥发出去,完成油泥砂的第二次脱水。
第三阶段固化物脱水:油泥砂经第二阶段的脱粘脱水后,形成块状、大颗粒、粉状的固态物质,经10至30天的自然风干后,含水量可由30%下降至9%以下,由含水量较高的块状、大颗粒、粉状固态物质转变为含水量较小、适于燃烧的最终产品。
固化后的最终产品,呈灰褐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不会出现粘连设备的情况,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燃煤锅炉。
4.2.2固化处理工艺油泥砂固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为:(1)对含水量和含油量较高的油泥砂,利用简易三相分离设备,完成油、泥砂、水的简单三相分离,分离出的油回收,分离出的水回收进入万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油泥砂集中到贮存池中静置后,集中固化处理;对于多年存放已陈化和部分自然脱水的油泥砂,直接集中固化处理。
(2)如果油泥砂粘度小于100万厘泊(一般为当年产生的油泥砂),则利用单螺杆泵,提升入DN350型滚筒式搅拌机,与WSH-2型固化剂搅拌均匀混合(约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