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2012年7月课程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
A.库存现金B.运输设备C.专利权D.银行借款2.下列各项,()属于会计再次确认标准。
A.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B.货币计量C.权责发生制D.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3.下列各项中,属于原始凭证主要作用的是()。
A.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B.作为编制报表的依据C.作为原始凭证审核的证据D.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证据4.对预收出租固定资产租金进行期末调整的业务属于()。
A.应计收入B.应计费用C.收入分摊D.费用分摊5.年内"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一定期间内的收入B.本年实现的利润C.本年发生的亏损D.一定期间内的费用6.下列错账,()应采用补充更正法进行更正。
A.记账凭证正确纯属记账时的笔误B.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错误C.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正确而错误金额大于正确金额D.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正确而错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7.下列各项中,属于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基础是()。
A.总账与明细账所反映的会计事项相同B.总账与明细账设计的依据相同C.总账与明细账登记的期间相同D.总账与明细账的账户格式相同8.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借方4 000元B.贷方8 000元C.借方5 000元D.贷方5 000元9.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应交税费B.实收资本C.银行存款D.应收账款10.下列各会计科目中,企业计算销售税金时,应借记()。
A.营业税金B.应交税费C.银行存款D.管理费用11."累计折旧"账户属于()性质。
A.资产B.负债C.损益D.所有者权益12.下列各项中,()适用于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总账的格式。
A.三栏式B.多栏式C.数量金额式D.联合总账13.下列各项中,符合货币资金内部牵制原则的是()。
A.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总账的登记B.出纳人员应兼管现金总账的登记C.出纳人员应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D.出纳人员应负责债权债务明细账的登记1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A.商品销售收入B.劳务收入C.租金收入D.代收款项15.下列账簿中,年末不必更换的是()。
A.实收资本B.固定资产C.利润分配D.原材料16.盘点存货时发生定额的损耗,在批准处理前,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待处理财产损溢B.管理费用C.原材料D.营业外支出17.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C.预测与决策D.核算与考核18.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19.结转销售产品成本时,应借记()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A.主营业务成本B.生产成本C.本年利润D.主营业务收入20.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过去义务B.现时义务C.将来义务D.潜在义务21.借贷记账法下的"借"表示()。
A.费用增加B.负债增加C.所有者权益增加D.收入增加22.作为记账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23.采用实地盘存制对存货数量进行核算时,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数量的是()。
A.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期末实际结存数量B.本期增加数量=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减少数量-期末实际结存数量C.期末实际结存数量=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D.本期减少数量=期初账面结存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期末实际结存数量24.企业计提盈余公积时,应借记()科目。
A.本年利润B.盈余公积C.利润分配D.预提费用附: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会计恒等式两方中一方项目变化的有()。
A.将现金存入银行B.以银行存款购进材料C.购进材料未付款D.将银行借款存入银行E.提取公积金2.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特点的有()。
A.会计人员编制B.经办人员编制C.登记账簿的依据D.通过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E.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凭证3.账簿按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A.订本式账簿B.三栏式账簿C.多栏式账簿D.活页式账簿E.卡片式账簿4.下列各项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有()。
A.只记借方金额,未登记贷方金额B.借贷双方同时多记了发生的金额C.漏记了某项经济业务D.应借账户和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登记颠倒E.借贷双方中一方多记金额,另一方少记金额5.企业盘亏材料,查明原因后,会计人员根据批准进行处理,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有()。
A.待处理财产损溢B.管理费用C.其他应收款D.原材料E.营业外支出6.下列各项中,属于账账核对的有()。
A.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B.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核对C.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总账的核对D.总账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总账贷方余额合计数的核对E.会计部门的材料明细账和财产物资保管部门的材料明细账的核对7.会计恒等式用公式表示为()。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C.资产=权益D.收入-费用=利润E.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8.下列账户中,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A.实收资本B.主营业务成本C.库存商品D.销售费用E.应付账款9.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A.谨慎性B.可理解性C.可靠性D.权责发生制E.重要性10.下列各项中,属于财产清查按对象分类的有()。
A.全面清查B.定期清查C.不定期清查D.局部清查E.实地清查11.下列各项中,适于采用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有()。
A.管理费用B.本年利润C.主营业务收入D.固定资产E.生产成本12.利润表是企业的重要财务报表之一,下列各项中,体现利润表作用的有()。
A.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B.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C.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D.反映经营成果的构成E.反映企业所控制的资源13.下列关系式中,可以反映账户各金额之间关系的有()。
A.本期期初余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B.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C.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期末余额D.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E.本期增加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14.下列账户中,属于调整账户的有()。
A.固定资产B.累计折旧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E.盈余公积15.下列各项中,()属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登记的内容。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盈数B.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亏数C.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盈数D.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亏数E.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毁损数16.下列各项中,属于账页内容的有()。
A.账簿编号栏B.金额栏C.摘要栏D.凭证号数栏E.余额方向栏17.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时,下列各项中,影响加权平均单价的因素有()。
A.期初结存存货成本B.期末结存存货成本C.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D.期初结存存货数量E.本期收入存货数量三、判断题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借贷二字不仅是作为记账符号,其本身的含义也应考虑,"借"只能表示债权增加,"贷"只能表示债务增加。
3.所有会计账户都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4.结账是在每一个会计期末进行的。
5.会计核算依据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因此会计核算只有事后的反映。
6.内部牵制制度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控制和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因此利润表的设计依据也是会计恒等式。
8.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9.企业如果经常发生外币收付业务时,可以选择某种经常收付的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表时应将其折算为人民币。
10.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11.费用应与收入相配比确认。
12.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后,如果左右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13.实地盘存制在期末需要对结存的材料数量进行盘点,然后根据盘点结果倒计本期发出材料成本,因此实地盘存制可以正确地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
14.总会计师属于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
15.如果"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的债权,应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16.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因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任何需要。
17.收入的实现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8.会计的计量单位只有货币量度一种。
19.账户不仅是对经济业务的分类,而且能够提供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具体情况。
20.应收账款账户借方登记的是应收款项的增加数。
21.在发生经济业务时,单式计账法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复式记账法则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22.所得税是对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因此"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23.出纳人员在完成收付现金、登记日记账等本职工作后,为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可以由出纳人员负责兼管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4.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时,期末可以不编制试算平衡表。
附:参考答案(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四、名词解释1. 复式记账法解答: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2. 先进先出法解答: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日常发出材料等存货的实际成本,要按库存存货中最先购进的那批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3. 永续盘存制解答:又称永续盘存法、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平时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登记入账,随时根据账簿记录结出账面结存数。
4. 会计档案解答: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5. 平行登记解答: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同时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按平行登记规则进行登记,可以概括为: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
6. 未达账项解答:是指在开户银行和本单位之间,对于同一款项的收付业务,由于凭证传递时间和记账时间的不同,发生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