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篇一:20XX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3
20XX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盖章)重点任务:所属地区:推荐单位:填报时间: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

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

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
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

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
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八、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分析项目的技术、市场、经营、资金、政策等风险,对风险程度作综合风险评价,根据不同风险确定防范对策,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

篇二: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XX-11-26信息来源:规划与技术改造处
字体:大中小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XX年10月
信息技术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为加快我省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业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应用电子、半导体照明(LeD)等产业领域。

近年来,我省信息技术产业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引领我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

(一)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XX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65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33亿元、利润592.71亿元、利税880.45亿元,是20XX年的1.97、2.17、2.12倍,年均分别增长18%、21.4%、20.7%,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年均增速1、3.4、3.5个百分点。

按照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我省信息技术产业收入约占全国的6.5%,高于浙江(占全国4.4%),低于广东(24.8%)、江苏(22.4%)和上海(6.9%),居全国第四位,并且和上海的差距逐年缩小。

随着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加快,高端产品增速强劲。

我省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彩电和计算机的比重分别从
20XX年的74.5%和60.47%提高为20XX年的96.58%和81.19%。

软件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业占全行业比重从
20XX年的7.23%提高到20XX年的19.97%。

20XX年,软件主营收入中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数据处理咨询服务分别实现收入463.2、418.4和283.1亿元,共占全省软件业务收入比重的51.4%,服务化发展态势明显。

(二)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特色产品优势明显。

我省目前拥有年收入百亿以上信息技术企业10家(内资企业6家),50亿以上企业16家(内资企业10家),10
亿以上企业近80家。

20XX年,我省海尔、海信、浪潮、润峰电力、歌尔声学、山东鲁鑫贵金属六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分别列4、5、10、43、44和89位,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省信息技术产业的32.2%、34.6%和40.3%,其中海尔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03亿元,是我省唯一过千亿元的电子企业。

海尔、浪潮、海信、中创、东方电子五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收入前百名企业,分别列3、5、7、47和61位,5家企业软件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省软件产业的27.92%、28.66%和28.55%。

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表二:我省百亿以上信息技术企业名单
我省的服务器、平板电视、蓝牙耳机、eRp软件等一批特色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浪潮集团继续保持国产服务器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前5位,八路服务器市场占有率近20%,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在国内20%的上市公司得到应用。

潍坊歌尔声学公司在微型麦克风、蓝牙耳机、主动式3D眼镜领域,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全球第一位。

海信平板电视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超过10%,连续十年成为中国液晶电视销量冠军。

中创公司的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全国总里程20%以上的高速公路使用。

(三)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产业布局日益优化。

通过大力实施“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工程,加快先进产业基地、专业特色园区建设,我省信息技术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目前,青岛、烟台和威海的信息技术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在我省前三位,分别占全省的28.3%、27.4%、10.9%,三市合计占全省的66.6%,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基地。

济南成为继南京之后我国第二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软件业的57.5%,和青岛合占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的88.5%。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青岛市的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山东齐鲁软件园、山东青岛软件园4个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区,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淄博集成电路产业园、潍坊光电子
产业园等22家特色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信息技术产业园。

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青岛-惠普软件全球大数据应用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富士康(菏泽)产业园、华戎(德州)北斗科技产业基地等的相继落户将带动形成产业的新增长极。

目前,我省以胶东半岛为制造业基地、沿胶济铁路线铺开、向鲁西北和鲁西南两翼延伸的信息技术产业带已经基本形成。

(四)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特色企业不断涌现。

我省信息技术行业拥有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9个、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76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10个、RFID(射频识别)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15个,拥有10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

目前已成立RFID、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设计、电力合作等多个产业联盟。

20XX年以来,我省共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13个、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52个,通过重大项目实施,中创软件“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浪潮集团“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服务器核心软硬件研发”、“面向大型行业应用的共性云计算基础软件平台研制与应用”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山东华芯研发成功国内首颗65纳米存储器芯片,建成了国内首条12英寸高端存储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

山东瀚高的国产数据库、山大华天软件的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山东概伦电子的eDA(电子辅助设计)工具、山东天岳的碳化硅晶体材料、恒汇电子的Ic卡封装载带、济南晶正电子的铌酸锂电子材料等在电子材料、数据存储、软件设计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多项技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处于国内相关专业市场的龙头地位,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正在加速崛起。

(五)推广应用愈益深入,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我省加快“以用兴业”,着力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以新应用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积极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大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目前山东省从事物联网产业研发、生产、应用等的企业达1000多家,涵盖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物流、交通、家居、医疗等多个领域,20XX年实现业务收入1600多亿元。

浪潮、海尔、海信、积成电子、北洋、中创、华翼等企业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及节点、应用软件、高端集成等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

培育了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济宁、日照7个省级物联网基地,实施了物联网100强企业培育计划,推动浪潮、北洋、积成电子等10家骨干企业列入国家物联网重点企业。

启动了智能工业、智慧农业、智慧矿山、智慧水利、智能交通等12大应用示范工程,提升了重点示范区域、行业的智能管理和民生智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