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偏见:
多音字
省
shěng 省会
xǐng 省亲
重
zhòng 重要
chóng 重复
Page
8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单地话概括出 来?
这篇人物故事,主要讲述了年 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 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 画,最终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
光的故事。
Page 9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为三
三者关系?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 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 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比喻
把徐悲鸿比喻成“不知疲倦的骏 马”,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徐悲鸿为 国争光的刻苦精神。
Page 18
“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 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 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每逢、常常、一整天
Page
只、一间、小阁楼、
具体体现?
一杯、两片。
Page
21
外国学生的态度与前面“很不礼貌” 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很不礼貌”
“鞠了一躬”
Page
22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徐悲鸿成绩优异,作
品轰动了画界。
引起很多人的震惊和 各方面的关注。
“轰动”:
Page
23
你认为徐悲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
成才。
Page 13
从他的话中你看
出什么?
这句话体现了那位外国 学生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 见。
Page
14
面对侮辱,徐悲鸿是什么表现?找出相关句 子并理解。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 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 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 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 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激怒”是指徐悲鸿受那个外国学 生的话的刺激而发怒;“真正的中
mào móshěng fàn tài
貌 摹 省 犯 泰
Page
5
鸿雁 励志 仰望 嫉妒 礼貌 临摹 省钱 犯错 泰山
Page
6
临摹:
模仿(书画)。
嫉妒: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
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 方面。 成见,本课指外国人对中国 人的蔑视与不服。
Page 7
励志:
功
夫 不
一是有志气,有为国争光的决心
负 有
;二是因为他有坚持不懈、刻苦
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
心
人
Page
24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
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 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
27
爱
国
名
言
拓展延伸
我是中国
唯有民魂是
值得宝贵的,
人民不仅有
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 着我的祖国 和人民。 ——邓小平
权爱国,而
且爱国是个 义务,是一 种光荣。 ——徐特立
唯有它发扬起
来,中国才有 真进步。 ——鲁迅
Page 28
学 完 本 课 收 获 多 多
1
了解了徐悲鸿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画的过 程,学习了他的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必须
用事实”“重新认识”表现了徐悲 鸿为国争光的决心。
Page
15
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边读边 画出有关的词语。
第二部分
Page
16
分别用一个词
01
02
发奋努力 学习勤奋
语概述这三个
段落的大意?
03
生活清苦
徐悲鸿发奋 努力(总)
学习勤奋(分) 生活清苦(分)
Page 17
Page
1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 美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
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 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 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 感情的是他写马的画卷。
Page
2
2
学习了作者引用俗语进行
具体描写的方法。
Page
29
1.选词填空。 优异
优秀
(1)我们要努力学习,用( 优异) 的成绩来回报祖国。 (2)哥哥品学兼优,是一名(优秀) 的学生。
Page
25
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
“有眼不识泰山” ,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 前也认不出来。
Page
26
小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徐悲鸿面对外国留学生的欺侮
,毫不气馁,凭借自己的一腔爱国 热血,奋发图强,用自己优异的成 绩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我们要向徐 悲鸿学习,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
祖国。
Page
看到这个课题,
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呢?
励志”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他怎样学画? 他学画结果怎么样? ……
Page
3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 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 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Page
4
hóng lì yăng jí dù 鸿 励 仰 嫉 妒
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 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 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 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 识泰山啊!”
Page
11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 ,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 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 造,也成不了才!”
“天堂” 在这里 指什么?
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 环境,文中指条件最好的学校。
Page
12
外国学生的话有
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
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
画家,
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
19
拓展体会
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在 __,过节时,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 ,而徐悲鸿却在__,他上午在画画,中 午仍然在__,晚上依然在__,徐悲鸿全 身心地投入到了绘画中,让我们真切地 感受到他的勤学苦练、有志气。 (画画)
Page 20
第6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句子: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个部分:
1-3
事情经过。徐悲鸿刻 苦勤奋、意志坚定的
4-6
交代起因。巴黎学 画,勤奋努力受大 师青睐,引来嫉妒。
事情结果。徐悲鸿学画 成功,以自己优异的成 绩改变了外国学生对中 国人的偏见。
பைடு நூலகம்学画。
7、8
Page
10
第一部分 从这一部分的字里行间里,你能得出 哪些当时的故事背景呢?
从“刻苦努力”可以得知徐 悲鸿很勤奋;“看重”一词说明 徐悲鸿很有才能;“热情”表现 了达仰大师超越国籍和民族界限 的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