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史历年考研试题解析

音乐史历年考研试题解析

音乐史历年考研试题解析第一部分西方音乐史年试题2005 一、问答题、下列歌剧的曲作者分别由何国、何人所作?1 《阿伊达》—意大利、威尔第《卡门》—法国、比才 b、a、《漂泊的荷兰人》—德国、瓦格纳c、、作为音乐体裁的弥撒曲,有哪些基本构成部分?2 e、羔羊经 da、慈悲经 b、荣耀经 c、信经、圣哉经 3、下列作曲家按音乐史常规分期各属于何时期?举出他们每人一部代表性作品。

A、帕勒斯特里纳:文艺复兴《玛采鲁斯教皇弥撒曲》《狄东与伊尼》B、普赛尔:巴洛克时期《狂欢节》C、舒曼:浪漫主义时期、格丽高利圣咏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4形成过程:公元六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规范各地的音乐礼仪而编写了宗教歌曲集,到公元九世纪在查理曼大帝的强制推广下得到进一步修订推广。

历史意义: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种艺术音乐形式,也是惟一的单音音乐形式,是西方近代音乐创作的基础。

基本特征:A:无伴奏,无固定节奏B:歌词源于《圣经》C:单音音乐形式D:由男声演唱,并用拉丁文E:用教会调式分类整理F:用纽姆记谱法记谱用途:日课经文、作弥撒演唱形式旋律类别:演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式和应答式;旋律类别:音节式、旋律式、音团式风格:冷静超脱、肃穆节制5、下列音乐作品的曲作者为何人?A、《宗教改革康塔塔》巴赫B、钢琴曲《狂想曲》舒曼C、歌曲《致音乐》舒伯特D、《一个华沙幸存者》勋伯格E、《卡尔米娜·布拉那》奥尔夫F、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斯美塔那二、名词解释1、帕萨卡里亚:原意为“街头歌曲”,巴洛克时期主要指单旋律主题特征的古变奏曲,其特点是主题经常反复,代表作为勃拉姆斯的《悲剧交响曲》。

2、新艺术:公元14世纪以法意音乐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

是复调音乐在新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

代表人物:A:法国音乐家维特里的音乐著作《新艺术》成为时代名称的来源。

B:法国玛受《圣母弥撒曲》(他创立弥撒曲体裁)谢勒斯。

C:意大利作曲家兰迪尼3、自由射手:韦伯在西方音乐史上,以他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而著称,歌剧《自由射手》是韦伯的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其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欧洲歌剧。

.4、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柏辽兹的第二部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柏辽兹写《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缘起于19世纪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作曲委托。

5、德意志安魂曲: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这部安魂曲的唱词摆脱了传统拉丁语经文的规范,以天主教神性转向自马丁·路德在德国兴起的新教精神。

三、指出下列作曲家所处时代(按音乐史常规分期表示)和国别,并举出每人一部歌剧作品。

1、古诺:浪漫主义时期抒情歌剧《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歌曲《圣母颂》2、罗西尼: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意大利最重要的歌剧作家代表作品:《塞尔维亚理发师》、《灰姑娘》、《威廉·退尔》贡献:遵循意大利传统而进行改革,使意大利歌剧得以复兴,促进声乐技术与歌剧向前发展。

3、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声乐《庄严的弥撒》、《费德里奥》(唯一一部歌剧)器乐曲钢琴《月光》、《悲怆》、《暴风雨》、《热情》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4、普契尼:意大利浪漫主义晚期歌剧作曲家。

代表作品:《曼侬》《艺术家的生涯》(《一个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西部女郎》《外套》《图兰多》《托斯卡》5、莫扎特: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称为“音乐神童”“18世纪的奇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人。

代表作品:声乐: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正歌剧《后宫诱逃》、《蒂托的仁慈》、《魔笛》(第一部德国歌剧)声乐作品《安魂曲》(未完成)器乐:《降E第39交响曲》、《g小调40“戏剧”交响曲》、《C大调41“朱庇特”交响曲》、《c小调弥撒》、四、论述题论海顿在西方音乐史上的贡献答:海顿(交响音乐之父、近代管弦乐之父、室内乐之父)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1、代表作品:声乐:《创世纪》、《四季》清唱剧器乐:《94惊愕交响曲》、2、《钟》《伦敦交响曲》《告别交响曲》《“云雀”四重奏》《“皇帝”弦乐四重奏》2、贡献:A:确立了奏鸣交响套曲的四个乐章(奏鸣曲式、变奏、小步舞曲、舞曲风格)B:确立了奏鸣曲式的基本原则。

C:发展了新型的器乐性质的动力性音乐语言。

D:确立了近代管弦乐队编制—双管编制。

3、风格与评价:A: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生气。

B:结构严谨、形式对称。

C:作品内容表现生活风俗,乡土气息浓。

D:把交响音乐从贵族的客厅中请了出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奠基人,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2004年试题一、填空题1、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古诺2、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俄国普洛克菲耶夫3、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俄国柴科夫斯基4、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柏辽兹5、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维瓦尔第6、清唱剧《四季》——奥地利维也纳海顿7、钢琴组曲《四季》——俄国柴科夫斯基8、歌剧《蝴蝶夫人》——意大利普契尼9、《幻想交响曲》——法国柏辽兹10、钢琴曲《革命练习曲》——波兰肖邦11、《b小调交响曲未完成》——奥地利舒伯特12、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俄国鲍罗丁13、交响诗《我的祖国》的“沃尔塔瓦”——捷克斯美塔那14、交响诗《芬兰颂》——芬兰西贝柳斯15、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意大利罗西尼16、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德国瓦格纳17、歌剧《莎乐美》——德国理查·斯特劳斯18、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德国舒曼19、《A大调鳟鱼五重奏》——奥地利舒伯特20、《勃兰登堡协奏曲》——德国巴赫21、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法国德彪西二、名词解释1、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首创“钢琴小品”器乐体裁)代表作品:幻想戏剧《培尔·金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小曲》、声乐套曲《山之精灵》风格特征:1、作品的内容以挪威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神话传说为主,简洁纯朴的抒情风格。

2、以挪威的民族与舞蹈节奏作为创作基础。

3、模糊多变的和色彩,被称为前印象派。

2、交响诗:19世纪浪漫乐派器乐曲体裁之一,李斯特首创。

从交响曲发展而来,是一种单乐章、标题性的管弦乐曲。

一般取材于文学名著、历史传奇。

3、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进一步弘扬捷克民族音乐。

l 代表作品:歌剧《水仙女》、《魔鬼与凯特》、交响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F大调四重奏》艺术歌曲《母亲教我的歌》l 风格:1、具有很强的抒情气质。

2、从更广阔的斯拉夫民族民间音乐及黑人与印第安的音乐来丰富音乐语言。

4、格鲁克:德国作曲家。

他有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学习和生活。

最初他写意大利正歌剧。

1750年,他在巴黎接受了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与意大利脚本作家卡尔比基合作,创作了改革歌剧。

改革宗旨:“戏剧第一,音乐第二”改革主张:1)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序曲暗示剧情。

2)提高了乐队、合唱的功能3)独唱方面加强了宣叙调、咏叹调的平衡,削弱阉人歌手的功能,注重咏叹调和剧情的关系,结构多样化。

4)歌剧的风格力求真实、质朴。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切斯特》、《帕里与海伦》影响: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对法国大歌剧的发展,从凯尔比尼、斯朋蒂尼直到柏辽兹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阿伊达该剧一开始的拉达米斯浪漫曲,前段是宣叙调,雄壮果敢,间以铜管辉煌嘹亮的伴奏,显示这位青年统帅的英武挺拔;后段是咏叹调,旋律热情奔放,抒发他对阿伊达炽热的爱情。

第一幕终曲祭司们的诵经合唱,运用增二度音程的特殊进行,充满奇异而迷人的东方色彩。

第二幕中公主与阿伊达的二重唱,把公主的妒忌、傲慢和机灵诡谲,以及阿伊达纯洁、真挚和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栩栩如生。

第三幕阿伊达的浪漫曲,乐队先后奏出阿伊达的主题和带有异国情调的乐句,勾起她对故国的怀念。

第四幕公主与拉达米斯的二重唱,把公主对拉达米斯由恨而爱,转而祈求、悔恨的内心转变过程极为成功地描绘出来,是所有歌剧中由次女高音演唱的最有名的唱段。

6、卡门四幕歌剧《卡门》是法国著名歌剧作家比才的名作,被誉为“19世纪法国一部最伟大的歌剧,它标志了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

《卡门》1875年首演于巴黎。

剧作是梅尔哈克和阿勒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

各种体裁的合唱共有十多首。

歌剧开始时的《序曲》,更是一首为世人熟知的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

它的主要音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音乐表现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和狂热。

中间穿插了表现妇女、儿童们跳跃、欢唱的歌调和斗牛士之歌的雄壮音调,气氛热烈,生动地体现了吉卜赛人的奔放、豪爽的性格,是一首杰出的世界名曲。

7、托卡塔一种富有自由即兴的键盘乐曲,大都速度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

16-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通常由几个对比性的乐段构成,18世纪在德国又进一步发展,自由奔放的特点更为突出,有时也用赋格之前,相互形成对比。

19世纪后大都以快速节奏贯穿全曲。

8、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C小调,创作于1804-1808,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全曲分四个乐章:1.潮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

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

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个小节,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三、论述题1、谈谈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答: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声乐《庄严的弥撒》、《费德里奥》(唯一一部歌剧)器乐曲钢琴《月光》、《悲怆》、《暴风雨》、《热情》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贡献:1、发展了交响套曲结构,加强音乐素材之间的冲突,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

2、加强管弦乐队的配器色彩的丰富性。

、是标题交响曲的奠基人和声乐套曲的首创者。

3.4、创立声乐器乐相结合的形式。

如《贝九》。

音乐风格:1、音乐内表现自由、平等、博爱。

2、新的交响思维和表现手段。

3、对比存在于主题之间、乐章之间、音乐性格与形象之间。

评价:是交响音乐史上的里程碑,无论是音乐创作观念上,还是创作手法上的运用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既是集古典主义大成者,也是开启浪漫主义大门之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