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情简介
陕西东南门户。
洛南地处华山之阳,洛河源头,周设华阳池,秦置华阳郡。
距西安108公里。
东与河南卢氏、灵宝毗连。
西与华县、蓝田接壤。
南与丹凤、商州交界。
北与华阴、潼关为邻。
陕西东南门户。
全县辖19个镇,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381个村(居)委会,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
洛南精神。
体现“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思想精髓的洛南精神是:崇文,厚道,自强,包容。
以崇文为最显著特点、最鲜明特色之八字洛南精神,是对一辈又一辈洛南人一道创造、秉承、践行精神共识的提炼概括,更是一代又一代洛南人共同弘扬、提升、创新追求卓越的文化引领。
“崇文”铸就洛南人之魂,“厚道”构筑洛南人之本,“自强”昭示洛南人之志,“包容”彰显洛南人之度。
金山银仓。
洛南地处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东段,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南生物科属共生,北南秦楚文化交汇。
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地67.6万亩,有“陕西小关中”之称。
“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
“中国核桃之乡”。
核桃产量居全国第一。
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
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等中药材居全国之首,秦岭腹地“天然药库”。
古城“栖霞观古柏”比黄帝陵1号柏高2.1米,粗0.73米,列“亚洲第一柏”。
全省生猪“一县一业示范县”、“百万头生猪大县”、“陕西特色品牌县”。
矿产资源居全省、全国前列,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钼、金、银、铁、煤、钾长石、硅石、白云石、花岗岩、大理石、陶土等38种。
钾长石储量上亿吨,现居亚洲第一。
钼储量30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二。
黄金产量全省第三。
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总径流量8.5
亿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水平。
2013年入围“国家成熟型资源城市”。
华山夏都。
洛南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年平均气温11.1℃,夏季平均气温21.8℃,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润,以“爽”为主要特征。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为三类水体,森林覆盖率66.7%以上。
华山“劈山救母”等很多传说、故事其实诞生地在洛南。
华山南区与华山北区,草链岭南区与少华山北区,山水相连、同脉同气、阳阴互补,都是大华山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避暑游、文化游、寻根游优质优选目的地。
尤其是华山之南的阳坡是一张天赐“避暑凉床”,一座香气四溢、温馨凉爽“华山夏都”。
美誉“爽爽华阳”。
赞介“巍巍华山,爽爽华阳”。
荣获中国梦〃2013“避暑之都”城市品牌荣誉称号。
汉字故里。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洛南创造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历史。
其28个“兽蹄鸟迹”石崖摹临拓片为稀世珍品。
“仓颉造字传说”、“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列入非遗名录。
陕西白水为“仓颉故里”,陕西洛南为“汉字故里”。
据《陕西金石志》记载:黄帝史官仓颉随帝南巡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观奎星园曲之势,察鸟兽蹄爪之迹,穷天地之变,指掌而创文字。
造字发祥地保安,辟立关天经济区“始祖园主题”板块“仓颉造字遗址公园”。
华夏摇篮。
洛南是华夏文明摇篮。
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洛南猿人”列排行榜之首,“花石浪猿人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经十多个国家专家学者多年考古论证,距今100万年左右,“洛南猿人”与“蓝田猿人”同宗同源。
“洛南盆
地旧石器遗址群”考古发现,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其意义不亚于兵马俑的发现”。
故洛南是“华夏人根之地”。
被世界推崇为“宇宙魔方”、“中华先民最高思想智慧结晶”的“河图洛书”,其中“洛书”,俗称“神龟负书”出洛水于洛南灵口。
《河图》、《洛书》为《周易》之源。
誉推“河图洛书源,灵龟负书地”。
故洛南也是“华夏文根之地”。
“华夏人根”与“华夏文根”发祥孕育、奠基成型“华夏摇篮”。
儒佛道圣地。
儒、佛、道文化在洛南厚重聚集积淀,古迹名胜缤纷留存。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洛南文庙”比西安钟楼还早14年,是西北最完整孔庙古建筑群。
保护、放大、提升规模居全国第二的“孔子文化公园”正在建设之中。
佛教古刹“华严寺”为重要名刹,兴于隋毁于元,重建于明,距今千余年,在华严宗辈份仅次于北京大华严寺,原封地辐射陕西、河南、湖北、山西等众多省份。
寺庙留存稀世罕见彩绘壁画,历经五六百年,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与华严寺同期兴盛的还有万寿寺、大佛寺等众多佛门名寺。
大华山南大门“老君山”,是全国多处“老君山”中唯一在国家工商局注册道教名山。
道教鼻祖老子曾在此修炼布道,山上老君洞、青牛背、观日峰、系牛柏、炼丹炉、藏丹匣、圣君卧榻、老君沐浴台、豆腐坊、玄元宫等遗址,千百年来一直有道教信众朝圣。
华山南区旅游开发一期工程老君山风景区已投入运行。
九龙山、云蒙山、文显山、大圣山等均为远近闻名道教圣地。
县城内关帝庙、火神庙、三宫庙、药王庙、东岳庙、祖师庙、八卦庙等久负盛名。
红色老区。
洛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鄂豫陕、豫鄂陕、豫陕鄂三大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刘志丹、唐澍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挥戈秦蟒,转战洛
水。
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渭华起义”主要领导人唐澍牺牲在洛南保安。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温家宝等曾亲临洛南视察。
县域发展。
洛南已跨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加速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黄金历史时期。
2008、2010、2012年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84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6.91亿元,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8亿元,增长2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754元和6417元,分别增长11.5%和14.7%。
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4.95亿元,增长11.0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洛南人民将积极实施《洛南美〃洛南梦十年纲要》,坚持能快尽快、提质转型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城镇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富民强县发展模式,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融入“一区三圈一廊”,加快富裕洛南、和谐洛南、美丽洛南建设步伐,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大历史进程,加快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均衡发展、集约发展、聚合发展,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