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讲课稿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讲课稿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尽管身经百战,尽管金甲易损, 戍边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从未消减, 所有的豪情,所有的气势都融进了 这两句诗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 家卫国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但是没 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征人戍边之苦,思念亲人之情,曾让无数 诗人动容,宋代诗人范仲淹也曾这样写过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读出了什么?将士为什么而白发, 为什么而流泪呢?
一首《渔家傲》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致深。 像这样描写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的诗歌称为边塞诗(指名读)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
作者简介
王昌龄,边塞诗人, 字少伯,江宁(今山西太 原)人。其诗含蓄、深 婉、浑厚、明快,有 “诗家天子王江宁” 的称号。其七绝与李 白齐名,被世人誉为 “七绝圣手”。现存 诗一百八十余首,明 人辑有《王昌龄集》。
1、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报国的忠心)
2、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 还呢?
(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
3、好一个博大的心胸,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好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 男儿!只有这些铁血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 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圆?有心中这份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昏暗的雪山可怕 吗?
文题背景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 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 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 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 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 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 豪迈情怀。
现在就让我们奔赴 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 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 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
孤城遥望玉门关
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 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 生活——孤寂。真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 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频繁?“百战”真的 是 一百次吗? 2、还从哪能看出来? 3、金属制作的盔甲都磨破了,不可思议啊! 是什么磨破了金甲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那荒凉的无定边 的累累白骨,竟然是年轻的妻子梦里想念的亲人啊!我看到大家的 心情很沉重,很伤感,很苦闷。大家已经进入了诗境,你是在为戍 边将士悲壮的生活而痛心。可是孩子们,请不要这样低靡,边关 的将士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齐读后两句——
还有什么景物?这孤城正是将士们戍 守的营地,与之遥遥相对的玉门关, 至今仍留有遗迹。
引读
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 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 到——
青海长云暗雪山
*
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 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
(黄沙:戍边时间长,长年累月在沙漠里摩 爬滚打,金甲都磨破了) 还可能是怎么穿破的? (敌人的刀剑刺穿的。说明敌人强悍,战斗 艰苦)
将士们面对面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 更要屡战敌军。很可能就在明天,又有一 次战斗要打响,很可能又有将士被刺穿金 甲,伤痕累累,甚至血流成河,也可能又 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沙场上戛然而止,化 为累累白骨。就算这次战斗胜利了,可是 敌人没有彻底消灭,边关何时才有宁日? 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呢?是不是有人又要 重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凄凉 呢?
你从诗中读到了 边塞的哪些物?
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
雪山指的是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 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 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
1.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 2.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 3.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 暗了雪山
自学提示 1
自由朗读古诗, 划出节奏。 想一想 怎样读才能读出古 诗的特点?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学提示 2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 古诗大意。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哪句最能 体现这一情感?
•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 把祁连大雪山都遮 暗了。
(不可怕!) 3、大漠中的孤寂可怕吗?(不可怕!) 4、敌人的铁蹄、刀剑可怕吗?(不可怕!)
5、此刻震撼我们心灵的只有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 驻守边疆孤城的战 士,向西遥望就是 玉门关。
“孤城遥望玉门关”
• 将士们在沙漠中身 经百战,连铁甲战 衣都磨透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他们下定决心, 不打败入侵的敌 人誓死不回家。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全诗意境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 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 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关。在黄沙 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 磨穿了铁甲衣裳,但是不彻底消 灭入侵的外来之敌,他们将誓死 不回家园!
六管小学肖瑶
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 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 谁来读一下。
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 家乡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 也思念!
你感受到了什么?
家人在思念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 何感受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曾写过一首饱含 深情的《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