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完整版本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完整版本

呕吐、误吸、窒息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且自主 神经调节差;分娩过程中咽下羊水或抬粪;喂哺后立即平卧, 家属过分注意新生儿头型,常取平卧位。 呕吐和溢奶
极易发生误吸,甚至引起窒息
死亡??
防范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每次喂完后抱起,给宝宝拍拍后背,最好让宝宝打个嗝后再轻轻放
防范
指导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安全护理的方法,告知新生儿沐浴和预防 接种的大概时间。
宣教腕带和胸牌的意义。 护士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尤其中夜班对形迹可疑的人员要及时
与保卫科联系。 在新生儿沐浴、预防接种等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对于家属提出的疑问应及时查清。 粘贴警示宣传画。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我们从事行业较为特殊,产科涉及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意 外,面对健康产妇突然死亡或失去渴望的孩子时,人们难以理解, 将其看成是医疗事故而导致医疗纠纷。
因此就需要母婴同室的护理人员除了必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 经验外,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慈母般的爱心,精心护理每一 个新生儿,发现异常情况给予正确指导,保证母婴健康。
安全三大原因
护理人 员方面
产妇方面
家属或 陪护人员
安全问题
护理人 员方面
个别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专科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执行制度、流程不到位 信息互相反馈缺乏沟通不良
宣教内容有遗漏
安全问题
产妇、家属、 陪护人员方面
安全意识不强 传统思想
没有经验、信息来源 管理不严格
缺少必要的培训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下侧卧。 指导产妇哺乳时不能入睡,尽量保持和婴儿同步休息。 介绍生后最初几天,新生儿取侧卧位的原因及意义。 指导人工喂养时,应注意喂养的速度和配方奶的温度。 加强巡视,注意婴儿的面色和呼吸等,防止窒息的发生。 指导产妇及家属婴儿有哪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的。
新生儿出现面色发绀、无哭声。
防范
婴儿不要和母亲同床。 不要在婴儿床上放置柔软物品不应将枕头、棉被、安抚物品、羊
毛毯、填充玩具等柔软物品放在婴儿周围。 婴儿包裹不宜太紧,保暖应适宜,防止过度保暖增加耗氧量,导致缺
氧和酸中毒。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被盗、抱错
环境 外地,只有一人照顾,有时还托儿带女的,特别是
烧、烫伤
用热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或是给新生儿洗澡时水温过高所 致烫伤。
高锰酸钾???
家属误烧伤。
防范
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宣教,严禁使用 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
为新生儿沐浴时,严格遵守新生儿 沐浴操作,控制水温。
怎样做呢?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猝死
新生儿生命力脆弱,本身存在病理、生理方面的问题。 体位不当(下颌紧贴胸部)、口鼻被衣被等遮盖、保暖过度。 母乳喂养时产妇入睡,婴儿鼻子紧贴乳房。 婴儿和产妇同睡一张床,产妇经历分娩后疲劳或缺乏经验,容
易压伤婴儿而发生意外。 怕光,用东西遮住脸部。
产妇使用高锰酸钾时,一定要重复 宣教,指导产妇严格遵守使用方法 及浓度。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睡大床
家属抱着睡



转运过程


沐浴
称体重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
母婴同室概念
母亲和婴儿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开时 间不超过1小时。
护理安全定义
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
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 缺陷或死亡。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
有效的控制。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 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 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案例
2005年3月19日,温州人白某之妻在温州友好医院产下一子。儿 子出生后第三天,医院工作人员在为婴儿洗澡时将白某之子与他人 之子换错。直到2009年经亲子鉴定,白某夫妇确定其子与他们不 具有血缘关系后,才在两孩子父母、温州友好医院的共同努力及相 关部门的帮助下,将孩子找回。2010年1月21日,白某夫妇以医 院存在过错,导致其亲生儿子失去父母爱护和抚育长达5年时间为 由,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和相关经济损失共38 万元。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令温州友好医院赔偿白某夫妇 9万元。
案例
2007年8月9日早晨,原告黄秀到被告在南宁市大沙田前进路的大沙 田分院住院部住院待产。当天下午1时25分,原告黄秀顺利分娩一名 男婴。婴儿因需母乳喂养,黄秀和婴儿安排在母婴同室病房,婴儿由 黄秀看护。当晚6时,其丈夫梁镇刚离开,有一中年妇女进入病房, 自称是该医院医生,但没有穿医务人员衣服。该妇女走到原告床边问 明婴儿的性别及健康状况后离开。第二天上午约10时,该中年妇女又 进入病房,以打预防针为由,从黄秀的手中将婴儿抱走,梁镇立即去 找医生问情况,医生四处查找,都没见到小孩的踪影。此时,梁镇意 识到儿子被那个冒充医生的中年妇女拐骗走了。该院的医生立即拨打 110报警,当地公安干警随后到医院调查立案侦查,案件至今尚未侦 破。
晚上。 婴儿胸牌,腕带字迹不清或标志带脱落的现象。 入室体检时未认真查对。
案例
母婴同室丢子案。孕妇于2000 年1 月23 日凌晨,在某医院产科 生下一健康男婴。分娩后,产妇即与婴儿同室住养, 丈夫陪床护理。 当日丈夫外出为妻子买午饭,11 时30 分左右,一名穿医务人员工 作服的青年妇女借口给婴儿打针而将婴儿抱出。11 时50 分左右, 值班护士在给婴儿量体温时发现产妇之子不在,曾感到意外,也曾 向他人问询,但没继续查。12 时30左右,丈夫回来后发现孩子长 时间未归,遂四处查找未果。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因管理不善对 原告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依法依理,被告均应承担责任。法院判决 赔偿原告经济及精神损失共计人民币5 万余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