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GJB标准培训教材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GJB标准培训教材

13
三个术语的属种关系
体系 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14
3.体系的主要特性
1)总体性
● “总体”是研究对象(体系)所有元素的总称; ● 元素(要素)的特定功能只有通过体系的总体才能
实现; ● 体系的总体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要素功能之和; ● “总体大于局部之和”;
15
2)关联性
● 组成体系的要素既具独立性,又有关联性; ● 对体系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要素通常称
11
1.什么是体系(系统)
体系源于系统,ISO 9000族标准将两者视为同义词; ● 体系和要素是相对的,是辩证的统一; ● 研究体系的主要方法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
以系统(体系)为对象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 是对所有系统(体系)都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现 代化管理技术,也是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手段;
12
2. 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 管理体系(3.2.2):“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 这些目标的体系(3.2.1)
● 质量管理体系(3.2.3):“在质量方面指挥 ● “体系”和“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具有“属种”关系,即下层术语概念继承了上 层术语概念的所有特性。 ● 术语层次愈高,外延空间愈大,但内涵扩展空 间愈小。
● 有序性一般通过“程序”(文件的或非文件的)实 现;
● 有序性和无序是相对的; ● 识别并利用要素间的作用是统计技术中的一项重
要任务;
17
4)动态性
● 动态性是指体系的状态和结构在时间上的演 化趋势;
● 绝对静态或一成不变的运行体系是不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 规律的”。
18
质量管理体系 的
理论基础
19
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20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 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 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 越顾客期望。
21
2. 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 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 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 标的内部环境。
22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 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 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3
一、QMS的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开始注重用系 统理论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并创建了一 批各具特色的QMS。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美国和日本某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4
1.美国:
以军品为先导,过程控制为重点的 质量管理体系
195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 一套QMS系列标准:
● MIL—Q—9858 《质量大纲要求》 ● MIL—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 ● MIL—HDBK—50 《承包商质量大纲评定》 ● MIL—HDBK—51 《承包商检验系统评定》
关键要素; ● 要素之间或要素对系统之间的关联或作用
(交互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 的; ● 恩格斯: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地方,这种偶然 性始终是为客观的内在规律所支配,问题是 发现规律,利用规律;
16
3)有序性
● 体系功能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要素(内在)的作 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有序化程度;
23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
管理,可以更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24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
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 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 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25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 一个永恒目标。
26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作用是:
“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 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10
1.什么是体系(系统)
体系(系统)(3.2.1)的定义:“相互关联或 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 体系无所不在,大到太阳系、社会、小到一个 企业、一个产品和一个过程; ● 系统理论中,将体系的组成部分称为体系的单 元或元素。在管理领域,习惯称其为“要素”, 以强调主要元素。
5
美国军品生产组织通过贯彻美军 标,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 很快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效,引起了 世界其它国家的关注。
6
2.日本:
以全面质量管理(TQC或TQM)为核 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特点是“三全”
—— —— ——
全面质量; 全过程控制; 全员参与;
7
3.中国: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 各企业的QMS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不 稳定性。
32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1.实质是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的 八个逻辑步骤; 2.八个步骤体现了“管理的系统方法” 的原则; 3.“文件编制”不是目的,是实施步骤 的结果。
采用9000族标准以后,特别是开展 QMS 认证以来,我国各企业的QMS才走上了统 一轨道,实现了QMS要求的国际化。
8
4.ISO的考虑
● 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化必然会导致质量管理的 国际化;
● ISO 9000族标准的发布是为适应国际贸易和 质量管理发展的需要;
● ISO 9000族标准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 家质量管理体系经验的结晶;
27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
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 的能力。
2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整体理解
➢ 两个基本原则 ➢ 一个关键原则 涉及两个基本点 ➢ 三个方法性原则
29
二、十二项QMS基础
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4. 过程方法 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体系中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QMS)
——GJB9001A-2001标准介绍 (提纲)
郭惠敏
中电质协军工质量体系工作部
二00五年五月
1
目录
第一章 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GJB9001A-2001标准产生的背景、
编制的原则、方法、重点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重点)
2
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30
7. 文件 8.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9. 持续改进 10. 统计技术的作用 11.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12.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3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是QMS的目的性说明,主要阐明了一个 有效的QMS的四方面作用:
1. 增强顾客满意 2. 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 3. 规定相关过程,使其持续受控 4. 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