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PPT课件.ppt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整体感知
王维诗: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 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李白诗:一曲奔放旷达、瞬息万变、 波澜起伏、悲怆而不失昂扬的强音。
品味意境
侧
郡邑
楚塞、荆门 三湘、九派
上,翻滚起伏的波澜好象撼
动远处的天空也忽上忽下。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自喻,较能贴切地表达诗人对汉
江风景的赞美。
板书设计
神思激越
起
烦忧
举杯酣饮 乐
观
落起
豁 达
借酒消愁
消极出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开门见山展示了本诗的基调。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秋季开阔之景。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酣饮后的思想情绪——激动、 汉代的文章 建安诗歌的刚健风骨 高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胸怀壮志豪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青天揽 明月。
比喻,酒醉后更引发内 心的苦闷。
将解忧的希望寄托在明朝, 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豁 达乐观的精神。
1.王维《《汉江临眺》中,将动景静景错
位描写,别有情趣的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
的诗句是:
。
2.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用了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诗人内
心的烦恼苦闷而又倔强之情的诗句
是:
。
3.请回忆以前的诗歌,写出含有“江”的诗 句。
三、体会加点词好在哪?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是对偶。原意是:我想抽刀截断流水可水流 更快,我想举杯借酒消愁而愁苦更深。这两句用 精巧贴切的比喻,抒写自己无法摆脱的忧愁与苦 闷心境。
思维体操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 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 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 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 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品味意境
作者介绍
王维,唐代诗人, 他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并称“初唐 四杰”。苏东坡评 价他的诗“诗中有 画”,评价他的画 “画中有诗”。
李白,唐代诗 人,他一生中创作 了大量的浪漫主义 诗篇,人称“诗
朗读训练
朓 tiǎo 饯 jiàn 扁 piān 酣 hān
眺 tiào 塞 sài 郡邑 jùnyì
“诗言志,读诗就须明其志”“有一千个读 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它具有意境、形象。它 的含义含蓄而不浅露;诗歌有“意外之象” 、“味 外之旨” 、“韵外之致”,具有含蓄的韵味、理趣 和意象的多重性。我们解读诗歌欣赏诗歌,就要善于 透过“表象”而领悟其“意象”,以及由此而生发的 无穷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同一首诗歌,不同的欣赏 者所作的鉴赏往往是不尽相同的,甚至于迥然不同, 这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面
翻滚 起伏
正面 描写
江水
赞美
襄阳
描
水流 汹涌
写
青山
汉江临眺
来到汉江登临眺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总写汉江的形势。
汉江水流汹涌,似向天地之外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奔流而去,远山由于被江面蒸
腾的水气所笼罩,所以若有若 无,时隐时现。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一带的城郭楼阁,远远 望去似乎漂浮在前面的江面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 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 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 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 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二、根据提示内容,写出相应诗词句子。
妙句赏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原意是:江流无边,流向天地之外,山色飘渺, 望去若有若无。写水天一色,山景如融其中,时 有时无,意境壮阔。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 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江水流汹涌向天 地之外奔腾而去,远山在水气中若有无,时隐时 现。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所以,只要你的鉴赏是从诗词形象出发(或是扣 合形象)的;而不是牵强附会,不是悬空乱扯,那随 便你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哪个角度所作的鉴赏,都是 可以且是有意义的。
诗歌赏析课
《汉江临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广州市一一五中学
余婷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学法指要 妙句赏析 思维体操
作者介绍 朗读训练 整体感知
四、 、比较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 书叔云》和《行路难》二首诗歌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