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习题标准答案

环境保护习题标准答案

环境保护习题答案————————————————————————————————作者:————————————————————————————————日期:2高二地理环境保护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2~4题: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3.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元素D.有机氯农药4.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5.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6—7题。

6.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7.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

据此回答8—9题:8.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 D.治理污染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总量D.改善生态环境10.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11.下列关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B.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只有21%C.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D.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也约占1/3。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12.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在()A. 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D. 柴达木盆地“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

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据此完成13—14题。

13.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14.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

这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

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同时3月22日至28日为第18届"中国水周”。

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与我国水资源特征不符的是 ( )A.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 B.空间分布不均,但季节分配均匀C.许多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 D.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16.目前,中国的660多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与城市缺水关系较小的是A.城市化速度过快 B.地下水超采C.城市降水比郊区少 D.水资源污染严重17.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18.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土壤酸化,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肥力B.我国的酸雨主要碳酸型酸雨C.酸雨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并危害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19.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A、实行末端治理B、实行分散治理C、控制污染物浓度D、推行清洁生产据报道,近些年来,日本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材料回答20—21题20.日本政府认为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应该是()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 B.不开采自然资源C.最佳生产、最少消费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21.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概念的是()A.秸杆燃烧后灰还田 B.推广使用干电池C.采富矿弃贫矿D.用牛粪培育蘑菇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17—19题:22.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23.1998年全球温度大幅度升高,出现了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危及许多地区。

为了防止气候变暖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的氧化物D.氯氟烃24.2002年夏季,北京的某些湖泊发生水华现象,其原因是水体出现富营养化,使某些藻类迅速繁殖,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

下列选项中能够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是 ( )A.含氮、磷的化合物B.含氯的化合物C.含硫的化合物D.含碳的化合物25.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为了防止铝污染,下列铝制品以及含铝物质的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电缆②易拉罐③牙膏皮④用明矾净水⑤炊具⑥用明矾和小苏打作食品膨化剂⑦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⑧防锈漆⑨桌椅A.①②③⑤⑧⑨B.①②⑦⑧⑨C.②③④⑤⑥⑦D.⑤⑥⑦⑧⑨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26—28题。

26.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2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28.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C.庇护农田D.涵养水源29.“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30.每年冬春季节,沙尘暴是肆虐我国北方的一大公害,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一大环境问题.沙尘暴肆虐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①加速土地荒漠化的进程②污染空气,使大气质量下降③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数量,因多雨而形成水灾④诱发眼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⑤易发生交通事故、高空坠物等次生灾害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甲乙丙丁用材林32718 9506 10460 8192经济林68226 17023 9292 2606防护林347829 83286 32379 31822薪炭林4236 346 3463 3860特种用途林754 130 119 69高二地理第7页(共10页)高二地理第8页(共10页)31.沙尘暴的袭击敲响了环保的警钟,要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我国应()①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②适度放慢经济建设的速度③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④加强环保方面的执法力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2.下列关于各种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太阳能的能量比较小,所以目前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B.风力发电虽然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是成本较高C.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D.地热能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且更新速度较慢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

据此回答33~34题。

33.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C.埃及D.沙特阿拉伯34.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35.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③放射性物质泄漏④土壤次生盐碱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6.对可持续发展首次作出明确定义的是:A、《中国21世纪议程》B、《吕氏春秋》C、《我们共同的未来》D、《我们的大自然计划》37.下列环境问题在工业文明以后新发生的有:①臭氧层破坏②CO2的温室效应③水土流失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事故。

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

据此回答38~39题:38.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39.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40.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农业发达、盆地地形B. 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 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二、综合题1.(2011年新课标)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