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摘要山东小清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后因污染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本文依托综合治理机遇,挖掘沿河历史文化内涵,依托自然、乡村、生态等资源,以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核心,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本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并得出相关结论。

论文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的资源开发现状,并总结启示,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

论文的基础分析,包括山东小清河流域的资源背景概况、资源类型与评价,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分区开发构想、支持保障体系。

总结全文的研宄,归纳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宄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小清河流域开发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维护以及特色文化的发掘;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打造“小清河流域的大旅游区”;恰当的幵发模式、合理的空间布局、准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科学的开发策略等是小清河流域旅游成功开发的基本保障。

本文通过对典型流域旅游幵发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小清河流域幵发构想,完善了流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体系,同时对当地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目录摘要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1.2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2.1研宄思路1.2.2主要内容1.2.3主要创新点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宄综述2.1国外相关研宄综述2.2国内相关研宂综述第3章国内外河流旅游开发经验3.1国外河流旅游开发3.1.1亚马逊河旅游开发3.1.2莱茵河旅游幵发3.1.3塞纳河旅游开发3.2国内河流旅游开发3.2.1长江旅游开发3.2.2黄河旅游开发3.2.3珠江旅游幵发3.2.4松花江旅游开发3.3流域旅游开发示第4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4.1旅游资源概况4.1.1区域概况4.1.2旅游资源概况4.1.3旅游资源类型4.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4.2.1开发现状4.2.2开发存在问题第5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5.1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评价5.1.1旅游资源总体评价5.1.2旅游资源等级评价5.2小清河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5.2.1优势(S-strength)5.2.2劣势(W-weakness)5.2.3机会(O-opportunity)5.2.4威肋‘(T-threats)5.3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定位5.4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目标5.5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原则5.5.1文化本土化5.5,2产品差异化5.5.3布局均衡化5.5.4产业联动化5.5.5发展持续化第6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分区开发构想6.1小清河黄金旅游带6.2济南滨河新城旅游区6.3章丘白云湖乡村旅游区6.4邹平历史文化旅游区6.5高青温泉养生度假区6.6马踏湖湿地旅游区6.7孙子文化与红色旅游区6.8青州乡村旅游区6.9寿光入海口生态休闲区第7章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保障体系7.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7.1.1成立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委员会7.1.2组建小清河流域旅游联盟7.2推进旅游信息系统建设7.2.1旅游信息咨询中心7.2.2旅游公众商务平台7.2.3电子化终端设施7.3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7.3.1旅游人力资源素质要求7.3.2旅游人才培训机制7.3.3旅游专业教育7.4加大金融保障力度7.4.1设立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基金7.4.2拓宽资金融资渠道7.4.3资本积累机制第8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流域是不同地理单位以河流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自然和经济联合体。

流域内资源有许多共性,其资源基础、文化内涵、交通连接及区域内人们的沟通等优势条件,使得许多流域成为发达的经济发展区域,这也成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甚至有的流域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比如,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于四大流域,现今欧洲的莱茵河流域、塞纳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国内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都是发达的经济圈。

由于流域地区具有丰富自然、文化资源,发达的水上交通,具有相通的民族、语言、文化等,使得流域旅游具有高度相关性,流域地区往往旅游业非常繁荣,或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广西泛北部湾流域、泛珠江流域等日益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由此可以预见,流域旅游经济圈也必将是未来旅游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相对于国外流域旅游较为成熟的发展,目前国内流域旅游开发仍处于较为初级阶段。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大趋势,流域旅游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流域旅游开发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山东小清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生态等资源丰富,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后因污染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对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本文依托综合治理机遇,挖掘沿河历史文化内涵,依托自然、乡村、生态等资源,以山东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核心,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本区的旅游资源幵发构想,并得出相关结论。

1.1.2研究意义1.从学术研究上,进一步丰富了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对于流域旅游研宄比较少,主要研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开发研究,其次是对于流域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研究,再就是对流域旅游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域旅游研究理论和典型流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对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小清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此项研究不仅对小清河流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更丰富了流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价值。

2.从开发价值上看,有利于促进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小清河流域内产业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一、二产业发展,该区域第三产业发展较弱。

通过对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开发研究,不仅能更加促进小清河流域各个地区的能源、交通、邮电、轻工业、农业、建筑业等一、二产业的发展,更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有利于引进外来资金,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推进小清河流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战略选择。

3.从全省区域旅游结构看,有利于山东省旅游产业均衡发展在山东省区域旅游结构中,小清河流域的旅游开发必将会成为山东省北部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推动山东省旅游产品转型的新的试验区,成为山东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因此,小清河流域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的研宄,必将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更加均衡发展,有利于丰富山东省旅游产品类型,增加山东省旅游资源的品味,推动山东省旅游业全面升级发展。

1.2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2.1研究思路本文借鉴国内外典型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实践经验,对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条件,整合并提升旅游资源内涵,提出小清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1.2.2主要内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

通过对国内外流域旅游研宄现状和典型流域旅游开发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幵发的总体思路,提出具体的开发构想及策略建议。

1.2.3主要创新点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目前流域旅游资源理论以及开发实践经验的研究,对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进行进一步总结概括;二是总结、分析和评价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开发现状,并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探讨,从而给出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和保障措施。

三是结合小清河流域旅游资源以及发展思路,提出“一带八区”的总体布局。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对于流域旅游开发的研宄,多集中于城市滨水地区旅游幵发的理论研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设立了研究机构,召开了滨水地区开发的研讨会议,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学科研究相应的滨水地区开发问题。

1988年,霍依尔等出版了滨水地区研究着作《滨水空间更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滨水地区比较专业的研宄着作,该部着作全面分析了全球滨水空间的开发情况;1993年,威尼斯“全球水上城市中心”出版了《城市滨水空间一一水上城市开发的全新领域》一书,该书被称为“滨水空间规划师言论芸萃”?.1994年,Waterfront Center 编写了《WaterfrontsCities Reclaim Their Edge》(滨水地区一一城市边缘再幵发),该书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城市滨水地区再开发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的着作气1996年,“滨水空间中心”主编了被称为“滨水区形体规划师的宝典”的《全球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实例》;1995年日本土木学会编写了《水边?景观设计》,这本书侧重于研宄滨水区景观不同要素之间的设计方法与构成关系;该学会2002年又编写了《滨水景观设计》,该书以滨河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分析了河流景观的规划、构成、植被的设计以及城市河流景观的构成等现象气美国的《ParkAnd Site Inarming》一书详细介绍了美国滨水公园的设计案例,i全释了亲水理念在滨水公园设计上的应用?.纵观国外对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多是注重对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俄罗斯科尔达国家公园的建设,以水体和山村景观为主;曰本、英国、匈牙利、等非常注重水体风景的开发利用。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水体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伦敦的泰晤士河经过20多年的大力整治,由一条臭水河变成了全世界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也成为伦敦城市重要的风景景观。

塞纳河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及景观建设,成为了巴黎市区亮丽的水上风景线。

综合研究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对于流域旅游的研宄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多集中于城市滨水地区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第二,注重对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重视水体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休闲旅游资源的幵发利用。

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对于流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现有文献,对于流域旅游开发的资料多见于旅游相关的研究资料中。

辜胜阻,杨艳琳(1998)研宄了长江流域的旅游开发,长江流域内有40多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数万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点,相比较于国内其他流域,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分布集中、质量最高,发展潜力巨大气王保(1998)认为长江流域包括人文景观在内的旅游景观多姿多彩,是长江流域内的五大资源之一,人文景观如壁画、石刻、悬棺、大佛、庙宇、草堂、楼台亭阁、陵墓等,长江流域旅游业方兴未艾,指出应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