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艺术鉴赏ppt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陈设
文房用品:笔山、镇纸、砚、笔洗、笔筒、臂搁等。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陈设
生活用品:玉山子、玉如意、玉炉、玉杯、玉牌等等。
山子、是反映自然界景物艺术美的陈设性玉雕摆件、是清代流 行的陈设品——般是以绘画作品为画稿.雕琢山水人物图案,犹如 立体的绘画、因此被誉为“玉图画”。它是一种圆雕景观,制造时 先绘出平面图,再行雕琢、因而常以图命名。它可以是纯山水景物, 亦可以是人物山水、乡采用多层立体镂雕工艺雕琢。
2 古代工艺美术的形态范畴
八种形态: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家具、建筑、 金银器、染织品和雕塑。
一、玉石艺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经典玉器鉴赏
一、玉石艺术
一、玉石艺术——概述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记载:“玉, 石之美者。” 《辞海》释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蒲纹:始于战国,在谷纹的基础上加刻斜格线,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 ,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像蒲席式样, 故称其为“蒲纹”。它在汉代有所发扬光大。战国时期的蒲纹玉璧,多用水苍玉制作而成 ,水苍玉似青玉而深碧,中有白斑及饭碜,当时这种玉质多用制成蒲纹。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兵器
兵器,亦称武器.玉兵器则是用玉科制成的武器。主要形制:玉 斧、玉刀、玉戈、玉铲等等
新石器时代石斧 宋 旧玉饕餮纹斧
一、玉石艺术——分类
清 白玉福至心灵斧形佩 清中期 白玉斧形佩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戈
二、玉石艺术——分类
装饰玉器
发簪是古代人固定发髻的用具、先秦时称笄、汉后称为簪。 簪:簪的外形是条状,一端尖,另一端为环,环端垂珠花的,称 结子,结成各种花式,富有装饰作用。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琮
玉琮为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圭
玉璋
玉圭是一种上端为三角 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 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 祭方位神,还用以区别 等级等职能。
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器 物,一端斜刃,形状半 边圭。
二、玉石艺术——分类
玉璜
玉琥
玉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
玉琥是刻有虎纹或形似虎纹的玉器,殷 商至汉代常见。
玉石艺术鉴赏
传统工艺美术的形态范畴
1 分类标准及其方法
第一种根据使用材料确定,如陶器、皮革、金银、木 材、漆制品、玉石、玻璃、丝织品、棉织品等。 第二种从技术构成上进行分类,如染织工艺、髹漆工 艺、刺绣工艺、镂刻工艺、雕刻工艺等。 第三种按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实用和物质生活为 主题划分,前类包括祭司类、娱教类、装饰类,后类 分为穿戴类、起居类、生活类、用品类等。 第四种分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机械加工工艺。
三、玉石艺术——工艺
开玉
三、玉石艺术——工艺
三、玉石艺术——工艺
感谢下 载
3、星纹:“星纹”亦是战国新创纹饰,形状就像硕大的环形宇宙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星纹”的出现,经过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发酵,直接引发了“列星纹璧”的制作 高潮。
4、螭龙纹:战国龙纹中有大量的“双尾龙”和“双首龙”,并且龙身出现鱼鳞纹,这 是与春秋龙纹的重要区别。而螭纹是春秋螭纹的继续和发展,战国螭纹多数由龙形首演变 为云豹形首,“螭虎”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中国古代常用玉料 和田玉——新疆和田 蓝田玉——陕西蓝田 岫岩玉——辽宁岫岩 独山玉——河南南阳 肃州玉——甘肃酒泉 密县玉——河南密县 淅川玉——河南淅川
一、玉石艺术——概述
玉石的定义:广义和狭义 “广义” :凡是可作工艺美术品的珍贵石料均可称为玉石; “狭义” :“软玉”和“硬玉”。 软玉:硬度在7以下,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由透闪石、阳起石 矿物组成的致密块体。 硬玉:硬度在7以上,由一种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
二、玉石艺术——分类
装饰玉器——玉镯
明 白玉绞丝镯
明 白玉雕连珠纹装饰玉器
二、玉石艺术——分类
随葬玉器
葬玉是指专门为了保存尸体而制作的玉器。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 早,古人认为,以玉殓葬,可以保护尸身不腐,使复活再生成为可能。 因此到了汉代,葬玉极为普遍,并且渐渐演变为一套包括玉衣、玉九 窍塞、玉琀、玉握等完整的葬玉形式。
一、玉石艺术——分类
1.按用途分类
玉礼器、玉兵器、装饰玉器、随葬玉器、玉实用器皿、玉陈设
2.按工艺分类
圆雕、浮雕、透雕
3.按造型分类
几何造型、艺术造型、组合造型
一、玉石艺术——分类
礼玉
礼玉是古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玉礼器主要用于 祭祀活动,但并非泛指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而是 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 器。
一、玉石艺术——分类
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有三种类型:璧、环、 瑗。
一、玉石艺术——分类
玉璧——纹饰
云纹、谷纹、蒲纹、螭龙纹
一、玉石艺术——分类
玉璧
玉璧上主要有这样几种纹饰值得研究感觉,底部有突出“芽弯”,排列密集均匀。战国中 期谷纹乳突矮扁,手感圆滑,排列略显疏稀。战国后期谷纹多阴线刻,线纹飘逸、线形流 利、手感平润。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区别确实不大。一般 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称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 粒称作“卧残纹”。把谷纹用阴线勾连起来,是战国后期楚国一带常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