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理论教学大纲《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2)二、实践教学大纲《录音技术与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9)《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录音技术与艺术2.课程编号:0104218A3.课程类别:专业(本科)必修课4.总学时/学分:64/45.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节目制作)/专升本6.开课学期:第4/2学期二、课程与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的关系说明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调音台(模拟/数字)、数字音频录制及混音技术,实现影视媒体内容制作能力和新媒体内容设计与实践制作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的地位性质与目的是广播电视学专业节目方向及专升本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音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常识,了解常用音频设备的原理,熟练掌握设备系统调试及使用,熟练掌握数字音频处理软件技术,并进行声音艺术创作(音频创作及声画创作)。
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音频的基本理论知识,拾音、声电转换、声音调节、声音记录及声音混缩合成对应的设备原理及使用方法,多轨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其中软件的讲授结合应用实例进行。
音频编辑软件的内容包括声音的拾取,声音的编辑合成,声音的后期效果处理。
在课程最后的实践实习部分要求学生完成声音合成作品一个(个人音频公益广告),完成声画结合类作品一个(团队结课作品)。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第一章概论及音频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概论:课程体系介绍,课程相关背景,教学方式介绍,录音基本流程,音频的物理性及艺术性;2.音频基础知识:声波、声压、声场、声强、响度、音色、立体声;声波传播特性,人耳听觉特性、频率响应;声学装修;音响系统组成;线材常识【基本要求】了解课程在传媒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学习要求、考核要求;了解从音源到拾音到调音到录音及最后的数字编辑完整的录音流程;理解音频的物理性及艺术性的体现案例;了解声波、声压、声场、声强、响度、音色、立体声;声波传播特性,人耳听觉特性、频率响应等音频基础知识;了解声学装修中吸音隔音原理;掌握常见音频系统设备组成;掌握常见线材名称及种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音频基础常识、音频系统设备组成2. 难点:声波中的直达、反射、混响声;音频系统设备组成方框图第二章传声器原理及使用【教学内容】2.1 传声器的分类与原理结构2.2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2.3 有线传声器2.4 无线传声器2.5 立体声拾音技术2.6 传声器的选择和使用【基本要求】了解传声器原理(声电转换);了解动圈电容话筒的技术原理及特性;掌握动圈话筒原理;掌握话筒分类(按换能方式、有线无线方式分类);了解话筒物理参数指标;理解立体声拾音技术(AB/XY/MS/仿真头式)的组合方式;掌握话筒选择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话筒原理、话筒频响曲线及指向性、动圈电容二种话筒特性区分与选择2. 难点:话筒原理;话筒指向性第三章调音台【教学内容】3.1 调音台概述(总体功能)3.2 调音台主要功能3.3 调音台的技术指标3.4 美奇ONYX.1220操作实践及综合实训3.5 其他调音台功能及使用解析【基本要求】了解调音台在音频系统中的作用(总体功能);了解调音台的分类(数字/模拟);了解调音台的主要功能(放大、输入/输出信号进行电平控制与混合、均衡与滤波、分配、音量控制、压缩与限幅、声像定位、监听、信号显示、通信与对讲);理解在调音台中的声音信号流程;掌握调音台中信号控制与调节基本方法;掌握主输出及辅助输出两种方法并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掌握美奇ONYX.1220操作方法。
了解并分析其他调音台功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调音台功能、声音信号流程、信号调节、母线输出及辅线输出2. 难点:声信号的流程;母线输出及辅线输出;AUX的PRE 、POST操作;Ctrl-Room操作;第四章周边设备(音频信号处理设备)【教学内容】4.1声频信号处理设备常见类型及作用4.2 常见周边设备调节及系统组接方法【基本要求】了解声频信号处理设备常见类型及作用(频率、时间、动态处理、其他处理);掌握常见周边设备(均衡器、激励器、效果器)调节及系统组接方法(调音台前、断点insert、ALT3-4、AUX、调音台后)。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均衡器、激励器、效果器调节及系统系统组接方法2. 难点:效果器(延时混响器)参数调节;第五章数字录音及音频非线编【教学内容】5.1常见数字录音设备及调节5.2 音频非线编软件(Audiotion)的使用【基本要求】了解常见数字录音设备及调节(数字调音台、声卡与计算机连接),掌握数字音频设备系统调节;了解常见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掌握音频非线编软件Audiotion的使用(系统功能、录音、音频编辑、多轨编辑、效果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计算机声卡设置、Audiotion使用、音频公益广告实践2. 难点:Audiotion效果器参数调节;第六章声画结合及实践【教学内容】6.1视听语言中声画结合原理及种类6.2 声画结合案例分析及实践【基本要求】了解视听语言中声画结合原理及种类(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协调一致,同步匹配;声画对位:声画分立、声画对立);了解分析影视中声音运用案例及达到的艺术感觉;掌握声画结合案例操作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声画结合种类、声画结合的艺术感受、音频及音视频编辑软件的组合运用(AU与PR操作)2. 难点:复杂声画结合解析;第七章影视录音设备及使用【教学内容】7.1常见影视录音设备种类及使用7.2 调音台多轨录音实训【基本要求】了解常见影视录音设备种类;掌握摄像机录音功能、相机录音功能、吊杆、有线无线话筒、数字录音机等的调节及组接方法;了解多轨录音调节与系统连接。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各类常见影视录音设备的调节与使用方法2. 难点:多轨录音调节;第八章视听综合实训【教学内容】8.1视听脚本创作及作品摄制8.2 综合实训作品分析【基本要求】了解音视综合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制作实践,在完成摄制后进行集体分析交流。
【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影视创作流程的规范2. 难点:影视录音设备在各种环境下的调节与使用;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为考查课,课程教学以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以过程考核为主。
主要考核音频基础常识、音频硬件系统设备、音频非线编技术、声音作品编创、影视作品声音应用五个方面能力。
(一)考试内容及占比: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录音作业、影评)10%,录入为“平时成绩”个人音频期末作品20%,录入为“期中成绩”团队音视频结课作业30%,录入为“期末成绩”结课作业创作体会(按团队岗位分工,手写1000字左右)10%,录入为“期末成绩”个人操作考试(调音系统设备操作),30%,录入为“实验成绩”(二)教学档案袋:除常规课程教学档案要求外,另有实验报告、创作体会、个人音频作品光盘、团队结课作业光盘。
七、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王健方龙,《影视录音技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黄志鹏,《数字录音艺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参考书目[1]姚国强,《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八、其他说明撰写人:罗炘茂审核人:綦鹏《录音技术与艺术》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录音技术与艺术2.课程编号:0104218A3.课程总学时/总学分:64/44.实验学时数/学分:36/2.255.课程类别:专业(本科)必修课6.开课学期:第2/5学期(专升本班第2学期)7.应开设实验项目数:17二、课程与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的关系说明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调音台(模拟/数字)、数字音频录制及混音技术,实现影视媒体内容制作能力和新媒体内容设计与实践制作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目的了解常用音频设备的原理及使用,熟练掌握数字音频处理软件技术及影视声画合成。
四、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考查课,课程教学以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以过程考核为主。
主要考核音频基础常识、音频硬件系统设备、音频非线编技术、声音作品编创、影视作品声音应用五个方面能力。
(一)考试内容及占比: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录音作业、影评)10%,录入为“平时成绩”个人音频期末作品20%,录入为“期中成绩”团队音视频结课作业30%,录入为“期末成绩”结课作业创作体会(按团队岗位分工,手写1000字左右)10%,录入为“期末成绩”个人操作考试(调音系统设备操作),30%,录入为“实验成绩”(二)教学档案袋:除常规课程教学档案要求外,另有实验报告、创作体会、个人音频作品光盘、团队结课作业光盘。
六、实验教材与参考书1.实验教材王健方龙,《影视录音技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参考书目黄志鹏,《数字录音艺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撰写人:罗炘茂审核人:綦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