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2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 2

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价值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

其中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环境景观。

气象、气候与旅游:气象、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㈠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地域景观和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1、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旅游景观。

东部季风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是我国森林、淡水湖泊、江河、大海、瀑布、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布地。

西北非季风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着沙漠、砾石滩、寒漠、草原、咸水湖等旅游资源。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

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

2、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

3、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

(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吉林的雾淞节等)㈡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到其它景观也相应的发生季相变化,使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

㈢气候条件是旅游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旅游区开发规划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㈣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客流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1、对客流空间分布的影响:①气候条件优越并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成为旅游热点、热线地区。

②夏季,我国的气温普遍较高,沿海海滨、湖滨和山区,气候相对凉爽宜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③冬季气候寒冷,我国低纬地区成为居住在北方的游客向往的地方,而生活在温暖地带的游人则喜爱到北方去欣赏北国风光。

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变化节律。

春季、秋季,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的最好季节,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降低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形成旅游平季或淡季。

(暑假学生多,也能形成小旺季,但不是气候的影响。

)二、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价值1、观赏与体验独特的气象气候与天象要素构成奇异的自然景观,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黄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在赞叹黄山的奇松、怪石的同时,更为神奇多彩的气象景观所陶醉。

无论是白云滚滚、银浪滔滔的黄山云海,飘忽不定、变幻无穷的黄山雾,美妙绝伦的黄山日出、日落,鲜为人见的黄山奇景宝光,还是冬日里形成的“玉菊怒放”、“梨花盛开”的雾凇奇观,雪后初晴的黄山银白色世界,都会使游人流连忘返。

除了观赏功能外,气象气候还有体验功能,这是由于温度、湿度、风、光照等都能给人带来直接的身体体验、感觉。

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感觉海风轻轻拂面,嗅着有淡淡咸味的空气,看远处落日余晖,归帆点点,听身边浪涛拍岸,海鸥啼鸣。

这种“亲身体验”的感觉往往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也成为旅游者进一步追寻的主要内容。

2、休闲度假人们对气候的感觉,最敏感的是气温、湿度和风的状况,所以一般多以气温、湿度和风的配合状况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气候舒适度。

由于下垫面(地面、植被、水体等)结构、性质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引起近地面层的热量与水分状况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得一些区域的气候条件具有了相对的优越性,有利于开展避暑消寒等度假活动。

如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夏威夷、阿尔卑斯山地、我国的庐山和北戴河。

这些地方要么夏季凉快清爽,要么冬季温暖湿润,或有充足的阳光,成为著名的度假胜地。

由于地表状况影响而出现的一些局部小气候,也为休闲活动提供了条件,如湖滨地带受湖泊调节,与远离湖面的区域相比具有气温温差小,相对湿度较大的特点,加之有优美的水景和亲水环境,成为人们四季乐于前往的休闲场所。

山谷、河谷地带,常形成山谷风,夏夜凉风习习,可供人们消暑、纳凉。

乡野、农村由于地表植被覆盖度高,水面较多,空气污染少,形成与城市不同的气候条件,这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郊区度假休闲旅游盛行的原因之一。

3、疗养健身气候条件是疗养活动所必需的一个重要环境条件,许多“气候宜人”的环境适合开展疗养旅游活动。

一般来说,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状况,充足的阳光及宜人的景色对人的身体保健和病体康复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开展疗养活动。

森林覆盖好的山区,湖滨、海滨往往成为主要的疗养场所。

如滨海区域四季温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湿润。

柔和的海陆风昼夜交替,十分宜人。

滨海风景区由于海浪拍岸,水被分裂为无数雾珠,使空气中负离子的数量增多。

生物气象学家研究证实,负离子具有消毒、杀菌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富含负离子的空气进入人体,还具有镇痛、止咳、镇静催眠、降低血压和减轻疲劳的功效。

我国滨海地区分布着许多著名的气候疗养胜地,如北戴河、烟台、青岛、大连等地。

近年来我国北方出现的所谓“候鸟型”老人,夏季时居住于北方城市,凉爽干燥,易于避暑;冬季时则栖身于厦门、海南等海滨地区,温暖湿润,利于防寒。

例如,云、雾、雨的旅游价值:云、雾、雨作为旅游资源,贵在与山水、植被、古建筑等其它旅游景观相组合,产生仙境般的虚幻、神秘美感。

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云海也给人美的享受。

冰、雪的旅游价值: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冰雪以它的洁白给人纯洁无瑕、冰清玉洁的美感。

同时,冰雪借助于地形、树木、建筑等因素,形成许多造型生动别致的奇妙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可开展滑雪、冰上运动等活动。

目前,世界上滑雪场地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和斯堪的纳维亚山地。

世界上最长的冰场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里多运河上。

我国适于开展冰雪运动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

主要滑雪场有:亚布力滑雪场是我国最大的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海拉尔滑雪场、黑龙江的玉泉、二龙山、桃山滑雪场、西岭雪山滑雪场等。

②冰雪运动的四个特点:参与性强;趣味性和刺激性;消费层次高;客源市场稳定。

③可发展冰雪雕塑。

冰雪雕塑是寒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

目前世界上以此为主要吸引物来发展冬季旅游的有三大著名艺术区: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雪雕,日本札幌的冰雕和雪雕,我国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的冰雕。

自助游不忘预约天气——5.19惨剧的启示52名登山发烧友借周末前往深圳市南澳镇杨梅坑附近登山探险,不料5月19日凌晨一场突发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袭击了他们的露营地,结果两人遇难。

这不仅令人痛心,也令人深思。

如今,双休日,“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长假,对于在城市里被紧张的竞争环境绷紧了神经弦的人来说,可是个放松的好机会。

他们或者随团出游,或者结伴旅游,或者个人旅游(后两者权且称为自助游),挪一挪身位,舒活舒活筋骨,让那疲惫的忙碌不堪的身心得到暂时的轻松补偿。

旅游,可以说是让人重归自然的诺亚方舟,让人开启心扉的钥匙。

对于年轻的发烧友们来说,更喜欢利用自助游,去探险,去寻幽,去猎奇,以获得刺激。

俗话说,“仁者乐山”。

山是上天造物时的点睛之笔,它以伟岸的形体,恢弘的气势,简单而强烈的线条,向世人展示着无尽的魅力。

我国山高而多,欲游览风光,探险猎奇,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强健身心,去山地旅游往往成为人们首选项目之一。

对于年轻人来说,则是寻求刺激的一个好去处。

这就难怪开头所说的那52名通过“魔方”网相识的发烧友约定去作那一次终生难忘的冒险登山探险行动了。

气象专家指出,登山有利的气象条件是,气温不能太低,降水要少,很少有雷电、冰雹,能见度要好,峰顶附近风速应小于30米/秒。

专家还指出,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阳光充足,气压适中,空气清洁,夏季凉爽宜人。

而在2000米以上,随着气压降低,空气稀薄,人们会产生缺氧性不适感觉。

这种高山反应首先需要引起登山者警惕的,因为缺氧严重的话,会引起肺水肿,甚至昏迷。

出门旅游,尤其是自助游,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旅游地点,这可事先搜集旅游点的有关资料,了解一下概况,这样有助于做到“身游”、“心游”、“神游”的统一,提高旅游质量;其次要安排好行程,给出一个切合实际又留有余地的时间表。

这样,在作好旅游用品准备后,就可以背上行囊,暂别熟悉的环境,到异地感受秀丽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旅游带给您的刺激和快乐。

就出行前的准备,气象专家提示,无论是旅游地点的选择,还是旅游日程的安排,都离不开气象这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就拿日程安排来说吧,您首先要了解一下所去的旅游点地区的一般气候情况,然后要根据当时的天气预报来确定旅游活动的日程安排。

如果天气预报提示近期有一段晴好天气的话,您就可以出行,若预报有暴雨等恶劣天气,就应推迟一下行程。

旅游地点的选择,应该说与气象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天气气候现象本身的美所形成的景色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是旅游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您决定要出门旅游时,就要与天气来个约会,向气象部门预约天气预报,了解所要去的地方的天气气候和可能的气象风景。

外出旅游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也可能出现意外,遇到一些风险,像本文开头所说的5.19惨剧就是因为突发暴雨引起的。

因此,旅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一般来说,旅游时必须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基本的安全意识:一是旅游时应结伴而行,情况不明时不可盲目涉险;二是上、下山时要留意山路,爬山时人与人之间不要相距太远;三是最好带一枚指南针,以防迷失方向;四是注意饮食卫生,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切忌空腹游览。

您若知道一些气象知识,了解一点看天经验,在无法及时得到天气预报的情况下,不失为应付突发灾害性天气如暴雨、雷电袭击的一条重要的安全措施。

1975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旅游胜地,就发生了因遭到雷击造成一死一残六人受伤的惨剧。

在我国西南地区,通常白天天气很好,可是一到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乌云慢慢多起来,接着云层变厚变低,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大雨如注。

拂晓之前,夜雨最大。

可是天亮以后,雨就停了。

您若了解“巴山夜雨”这种气候特点,无疑对去西南山地旅游探险是十分有益的。

再如群众看天经验,如“日枷风,月枷雨”;“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星星眨眼,天气要变”;“燕子低飞,天要下雨”等等,就是通过观看天空中云、太阳、月亮、星星等的形态变化来预知未来有否风雨的。

所以在旅游途中,或者晚上在露营地,花点时间看看天空是否出现异样情况,运用自己所知道的气象知识为自己的安全旅游当一次气象预报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