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xxxx有限公司设计的《xxxxx工程重件码头工程施工图》;2、xxxx一期工程重件码头工程设计交底纪要;3、xxxx一期工程重件码头工程施工合同;1.2编制说明xxx一期工程重件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遵循合同文件及设计交底纪要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如下:《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及其局部修订《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JTJ269-96《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167-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270-9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TJT203-94)《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T320-1997)《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程》(JTJ289)表1-1第2章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情况2.1.1工程地点:xxxxx。
2.1.2工程内容、范围及结构型式根据xxxx一期工程重件码头工程合同文件,重件码头工程范围为:沉箱码头、翼墙、码头后方陆域形成、重件码头道路外侧护岸、码头供电照明设备基础、码头道路及堆场、港池、回旋区及航道疏浚、助航设施的采购与安装、码头给水管道采购和安装、码头供电照明设备采购与安装。
重件码头泊位总长109.5m。
装卸作业区的宽度范围是50m,码头陆域纵深67m。
主体结构长80m,顶高程7.5m,前沿底标高为-7.8m。
码头面西侧设两座系船墩,前沿线长29.5m。
码头由12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沉箱组成,现浇混凝土胸墙;两侧翼墙采用预制方块。
系船墩两个,各由1.4m直径的4根灌注桩和现浇混凝土墩台组成,墩长7m,宽7.0m,顶高程6.5m。
通过人行桥与码头相连。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2-12.2 自然条件2.2.1施工现场位置xxxxx厂址位于xxxxxx村,在福鼎市市区东南向约32km处的晴川湾西岸,距同三高速公路秦屿出入口约7km,属秦屿镇管辖。
地理位置为东经120°16′40″,北纬27°03′05″。
工程区海岸位于秦屿镇备湾山东南的过境和二跳岛周围。
厂址南西向与渔井之间有一海湾(文渡湾),低潮时露滩。
厂址南东向约10km为大嵛山岛,南向约12km 为小嵛山岛,北东~南东向开阔可直通外海。
工程所在地0~1km半径范围内只含牛栏岗村所辖的备湾村1个自然村。
备湾厂址 20km半径范围内分布有近海海洋养殖场。
2.2.2气象厂址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润湿气候,季风特征十分明显,境内地形复杂,海岸线长,影响天气种类多,气象灾害频发。
2.2.3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8.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3℃2.2.4降水:区域内降水量的年、月际变化幅度较大。
一般2月开始受春雨和雨季影响,降水开始加大,3~6月降水量为全年第一个高峰,7~9月出现第二个降水高峰。
4~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之后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降水锐减,少雨期在10月至翌年2月。
全年降雨量的分布呈双峰形。
福鼎、霞浦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656.4mm和1366.6mm。
根据可能最大暴雨(PMP)分析论证专题报告,厂址地区24小时可能最大降水量为1200mm。
2.2.5风:大风:本海域因受台湾海峡辖管作用的影响,是我国有名的大风区。
2.2.6雾:雾多出现在每年3月~5月份,占全年雾日数的65~75%,夏秋季节雾日较少。
年均雾日有81天,最长持续时间可达12天左右(4月)历时60小时,以夜间~凌晨形成的频数为主,且凌晨浓度为重。
2.2.7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年内变化呈单峰单谷曲线,福鼎3~8月相对湿度大于年平均值;霞浦2~6月相对湿度大于年平均值。
福鼎、霞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79%和80%。
2.2.8潮位特征值最高潮位: 3.97m最低潮位:-3.75m平均潮位:0.285m平均高潮位: 2.35m平均低潮位:-1.83m平均潮差: 4.20m最大潮差: 6.84m最小潮差: 1.30m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7分钟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16分钟2.2.9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4.71m; ( 10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低水位: -3.87m; (100年一遇低潮位)校核高水位: 6.11m; (最高天文潮+100年一遇增水)校核低水位: -4.43m; (最低天文潮-100年一遇减水)设计基准洪水位: 8.85m; ( DBF)2.2.10 波浪常浪向:春季为E向,频率为46.33%;夏季为ESE向,频率为49.81%;秋、冬季均为E向,频率为52.51%和67.27%。
次常浪向:春季为ESE向,频率为43.34%;夏季为SE向,频率为21.64%;秋、冬季均为ESE向,频率为43.48%和31.2%。
强浪向:从7月~10月强浪向为SSE向,4月份为ESE向,11月~翌年6月强浪向为E向。
表2-2 各月强浪向统计表2.3 现场条件2.3.1水电业主于厂区西部提供了水、电接驳点,可接至现场使用。
2.3.2交通海上交通:福州港至沙埕港的海上航道,位于本厂SSE向约8km,承包商经过项目经理和有关当局批准后,可将重型机械、材料等通过海上航线运到现场。
陆上通道:进出现场的道路正在修建和改造。
现场区域没有道路,需要在现场范围内修建临时道路。
2.3.3材料供应本工程填筑的土石料(二片石及碎石除外)由业主指定的土石料供应承包商提供并运送倒卸至指定地点。
2.3.4场地承包商现场施工临建(用于设置现场办公室、构件预制场、仓库、设备停放车间等临时设施)用地由业主指定范围(约8000m2,目前暂提供4000m2,将分段提供另外4000m2),本工程沉箱在福清江阴预制场预制。
第3章施工平面布置3.1 施工平面布置说明施工布置尽量利用所提供的施工场地,布置上要简便、充分、合理、实用,利于生产便于管理。
本工程涉及的施工场区有5个方面:①生活区;②现场办公区;③砼构件预制场;④石料出运及工作码头;⑤施工现场。
各施工区域的具体布置详见本章“第三节临时设施布置”。
生活区水电由承包商自行解决,预制现场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接入点,现场施工及人员用水从接入点接入。
本工程所用的砂、碎石、水泥、钢筋等施工材料均由施工通道由陆路运输抵达施工现场。
本工程方块、人行桥混凝土板、扭王字块预制场拟布置在靠近码头海上作业点的南护岸业主指定回填区域,在岸线处设置预制作业线,沉箱预制在福清江阴预制场进行预制,由拖轮负责拖运,起重船负责吊装。
3.2 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图3.2-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3.3 临时设施布置3.3.1布置依据及原则布置依据1、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所了解到的情况。
2、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
3、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布置条件,合理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布置原则1、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经济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总原则,进行临建布置。
2、合理布置现场生产临建,确保预制件的质量。
3、施工场地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及天气条件,以及环保要求。
3.3.2施工临建总平面布置本工程按照技术规格书和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条件,进行具体的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生产的需要,重件码头工程施工共有4个方面:①生活区;②现场办公区;③预制场;④石料出运及工作码头。
构件生产区、构件堆存区及生活办公区的道路原则上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并与现有道路连通。
3.3.3生活办公区平面布置生活办公区在我司一期项目部生活区基础上进行扩充,增加生活、办公场地,预计生活办公区总占地面积将达6000m2。
生活办公区符合交通便利、通讯畅通、宽敞及安全等条件。
生活区配置食堂、冲凉房、厕所、娱乐室等设施。
3.3.4预制场临建平面布置为了合理利用场地,并节约资源,除沉箱、实心方块和人行桥混凝土板外,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重件码头工程扭王字块将在新建预制场进行预制。
新预制场主要是由二期预制场改扩建而成,根据扭王字块预制强度,计划扩建一条150m长的扭王字块预制生产线,其中新预制厂的现场办公区、搅拌站钢筋和模板加工场沿用海工二期预制场,块体堆存区拟布置在预制场区以外。
实心方块和人行桥混凝土板在码头东侧南护岸后方临岸线上,临近海域方便起重船吊装。
预制场临建位置的选取主要考虑业主提供用地情况及爆破对构件预制的影响。
预制场临建内的布置考虑爆破对构件预制影响的安全范围、当地自然及天气条件的影响,以及环保要求。
预制场平面布置图详见图4.3-1。
具体扩建位置及布置详见图4.3-2:3t扭王字块生产线布置示意图。
3.3.5搅拌站平面布置由于本工程沉箱在福州江阴预制场进行预制,所以预制场主要负责扭王字块、实心方块和人行桥混凝土板的预制和现场混凝土的供应,日均混凝土最高作业量约280方,所以搅拌站计划沿用海工二期的搅拌站,海工二期及重件码头共设两座50m3/h的搅拌站。
搅拌站系统包括:搅拌机、配料斗、自动称量系统、砂石骨料堆放场、沉淀池等。
搅拌站总占地面积为2800m2。
其中,搅拌站1900m2,砂石堆场900m2。
3.3.6沉箱预制场生产线布置沉箱预制施工在经过我方实际考察且具备预制条件的福州江阴预制场进行,沉箱在靠海侧并便于起重船和方驳出运安装的地点预制,布置方式为一字摆放。
详见图4.3-3:福清江阴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3.3.7石料出运码头及工作码头本工程水上抛石工程量较小,为合理利用场地,设置出运码头以供石料装船时,在海工二期的石料出运码头进行装船。
码头布置在内护岸西段及内护岸东段间的岸线,该处水深及风浪条件较好,可满足全天候装船作业要求。
出运码头长80m(与海工二期工程共用),可同时停靠3艘30m3开体驳同时装船作业,也可供抛石船装船。
码头采用临时块石结构,按照当地高低潮情况,设置+3.0及±0.0两级作业平台,施工时,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石料装船。
出运码头通过修建临时道路与场区道路连接,码头前设置车辆调头区域。
第4章主要施工机具设备管理4.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描述“主要船机设备使用计划表”已对船机设备的主要用途及使用计划作了详细的安排说明。
根据重件码头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船机设备的作业强度进行分析计算,以及目前厂区东护岸基本建成,南护岸、北防波堤基础推填基本完成成,港池内形成掩护,波浪较小,陆上施工有效作业天数按平均每月25天考虑,水上施工有效作业天数按平均每月20天考虑。